-
公开(公告)号:CN10180167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021733.6
申请日:2008-05-16
Applicant: 应用纳米技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石原药品株式会社
IPC: B41M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02 , B22F1/0074 , B22F1/025 , B22F2999/00 , C22C47/04 , C23C18/14 , H01B1/026 , H05K1/0393 , H05K2201/0257 , H05K2203/0514 , H05K2203/107 , H05K2203/1131 , H05K2203/1545 , B22F1/0018
Abstract: 一种形成导电膜的方法,包括在基板表面上沉积含有多个铜纳米粒子的非导电膜,以及用光照射至少一部分所述膜,使经光照部分具有导电性。用光照射膜使铜纳米粒子发生光烧结或熔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69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104363.2
申请日:2008-11-14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4 , C23C18/06 , C23C18/08 , C23C18/1667 , C23C18/1678 , C23C18/1696 , C23C18/1893 , C23C18/2086 , Y10T428/31678 , Y10T428/31681 , Y10T428/31692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含有具有3个以上反应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化合物、具有酸性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化合物、和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加成聚合性化合物的底层组合物形成有机膜的有机膜形成步骤;将所述酸性基团转化为金属(M1)盐的金属盐生成步骤;通过使用金属(M2)离子水溶液进行处理,将所述酸性基团的金属(M1)盐转化为金属(M2)盐的金属固定步骤,所述金属(M2)离子水溶液含有离子化倾向比所述金属(M1)离子低的金属(M2)离子;将所述金属(M2)离子还原,在所述有机膜表面形成金属膜的还原步骤;将所述金属膜进行氧化的氧化步骤。由此,提供了能够在任意的基材上低成本地形成金属膜以及金属图案,能够解决溅镀法中存在的问题点的金属膜的制造方法、由该方法制造的金属膜以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72094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80154098.3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IPC: C07C251/70 , C23C18/12 , H01L21/335 , H05K3/12 , H05K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 , C07C249/08 , C07F7/2204 , C23C18/1216 , C23C18/1279 , C23C18/1295 , C23C18/14 , H01L21/02175 , H01L21/02178 , H01L21/02181 , H01L21/02189 , H01L21/02192 , H01L21/02288 , H01L21/02348 , H01L21/28008 , H01L21/316 , H01L27/1225 , H01L27/1248 , H01L27/1292 , H01L29/45 , H01L29/4908 , H01L29/78603 , H01L29/7869 , H01L2924/0002 , C07C251/70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部件的包含含有至少一个选自肟酸根类的配体的有机金属铝、镓、钕、钌、镁、铪、锆、铟和/或锡络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的可印刷前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印刷电子部件,优选场效应晶体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11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580052491.3
申请日:2005-11-29
Applicant: 塞尔吉·尼古拉耶维奇·马克西莫夫斯基 , 格里戈里耶·阿夫拉莫维奇·拉杜斯基
Inventor: 塞尔吉·尼古拉耶维奇·马克西莫夫斯基 , 格里戈里耶·阿夫拉莫维奇·拉杜斯基
IPC: B8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4 , B82Y10/00 , B82Y30/00 , H01L21/02422 , H01L21/02601 , H01L21/02603 , H01L21/02628 , H01L21/02675 , H01L29/0665 , Y10S977/70 , Y10S977/701 , Y10S977/712 , Y10S977/72 , Y10S977/721 , Y10S977/722 , Y10S977/723 , Y10S977/762 , Y10S977/763 , Y10S977/764 , Y10S977/765 , Y10S977/773 , Y10S977/774 , Y10S977/775 , Y10S977/776 , Y10S977/777
Abstract: 形成纳米尺寸簇群的本发明方法包括:引入含簇群形成材料的溶液到基片材料中所含的天然或人造源的纳米孔隙中,并随后曝光所述溶液到激光辐射脉冲的作用下,其方式是,低温等离子体在其存在的区域中产生气态介质,其中在等离子体冷却的同时,利用它在液态基片上产生的结晶,簇群材料返回成纯材料,从而形成与基片材料连接的单晶量子圆点。所述方法可以形成二维和三维簇群栅格以及由不同材料互相连接的簇群。本发明还能在基片的纳米孔腔中制作不同材料的布线以及从玻璃上分布的有机材料的溶液微滴中制作量子圆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0224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80107337.5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荷兰应用物理学研究组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7/24 , C23C18/08 , C23C18/14 , H01L31/022425 , H05K3/105 , H05K3/125 , H05K2203/013 , H05K2203/086 , Y02E10/50 , Y10T428/24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液滴印刷技术将材料涂敷于衬底上的方法,其中,向衬底的方向释放包括载气和所述材料的悬浮液液滴或所述材料的前体的溶液的液滴或所述材料的前体的液滴的这样的气流,由此,起初使气流中的液滴保持稳定流动并且随后在液滴与衬底接触前将其转化为收敛流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63174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8227.3
申请日:2008-03-19
Applicant: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IPC: C01G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19/00 , C01P2002/70 , C01P2002/84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C23C18/1216 , C23C18/14 , G03F7/0042 , Y10S430/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合成ITO电子束光刻胶的方法和形成ITO图案的方法。通过将四水合氯化铟和二水合氯化锡溶解在2-乙氧基乙醇中而合成所述ITO电子束光刻胶。形成ITO图案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ITO电子束光刻胶膜;通过将所述ITO电子束光刻胶膜图案化而形成ITO电子束光刻胶图案;和通过对所述ITO电子束光刻胶图案进行退火而形成ITO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17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780050461.8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IPC: C08J5/18 , C09D4/00 , C09D133/00 , C09D139/08 , C08F2/38 , C08J5/24 , C08J7/12 , B05D7/00 , B05D3/12 , B05D1/32 , B82B3/00 , H01L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4/00 , B82Y30/00 , C08J7/02 , C08J7/04 , C23C18/04 , C23C18/08 , C23C18/14 , C23C18/28 , C23C18/31 , H01L51/0006 , H01L51/0021 , H01L51/0075 , Y10T428/31616 , Y10T428/31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固体支撑物表面制备有机膜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表面与液体溶液接触的步骤,该液体溶液包括(i)至少一种溶剂,(ii)至少一种粘合引物,在非电化学条件下、并允许形成基于该粘合引物的基团。该液体溶液还可以包括(iii)至少一种与该粘合引物不同的单体,且是自由基可聚合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有机膜根据所述方法在其上接枝的非导电固体支撑物,以及一种用于在固体支撑物表面制备可基本上聚合的有机膜的成套器具。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772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566.6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PC: H01L5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52 , C23C18/08 , C23C18/14 , H01L51/0021 , H01L51/5221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了具有潜在活化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也说明了包括潜在活化材料的活化产物的有机发光器件。也考虑了图样化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实施方案,其中图案化可发生在在制作之前或之后。也提供了具有潜在活化材料或具有潜在活化材料产物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597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29249.7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4 , C03C17/006 , C03C17/256 , C03C2217/42 , C08J7/06 , C08J7/08 , C23C18/14 , Y02E10/50 , Y10T428/24355 , Y10T428/24372 , Y10T428/24802 , Y10T428/24909 , Y10T428/3167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传热介质以及使用该传热介质的传热方法。传热介质包括涂敷有多个纳米粒子的透光基底。所述纳米粒子吸收入射到其上的光从而产生热量,所述热量被传递到将被加热的目标对象。纳米粒子可以被施加到目标对象上。加热后,通过蚀刻去除所述粒子。纳米粒子可以被选择性地施加到透光基底上或者直接施加到将被加热的目标对象上,从而使局部生热,因此加热目标对象的被选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283462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80037298.7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nventor: 刘杰 , 拉里·N·刘易斯 , 阿尼尔·R·杜加尔 , 鲁宾兹坦·斯拉沃米尔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21 , C23C18/08 , C23C18/14 , H01L51/5052 , H01L51/5221
Abstract: 披露一种含有本征活化剂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还披露一种包括本征活化剂材料活化产物的有机发光器件。还预期图案化有机发光器件的实施方式,其中可在器件制造之前或之后进行图案化。还披露含有本征活化剂材料或活化剂材料活化产物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