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2969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020243.2

    申请日:201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从反应气体连通孔经由缓冲部均匀且可靠地向反应气体流路整体供给反应气体、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保持良好的发电性能的燃料电池。构成燃料电池(10)的第二隔板(18)在表背设有第一入口缓冲部(52)以及第二入口缓冲部(60)。第一入口缓冲部(52)具有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相邻而使氧化剂气体流通并在第二入口缓冲部(60)侧限制燃料气体流通的第一专用缓冲区域(52a)、以及与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相接近的共通缓冲区域(52b)。并且,第一专用缓冲区域(52a)被设定为比共通缓冲区域(52b)深的深槽。

    燃料电池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9721.3

    申请日:201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的电池单元(12),包括:第1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第1金属隔板(16)、第2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和第2金属隔板(20)。在第1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的外周,一体地设置树脂框部件(28a),在所述树脂框部件(28a)上分别形成了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在树脂框部件(28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了在短边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9a1,29a2)。

    燃料电池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34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19965.0

    申请日:2011-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H01M8/0271 H01M2008/1095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且可靠地将易滞留在反应面内的重力方向下方的生成水从所述反应面排出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具备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和阴极侧隔板(30)及阳极侧隔板(32)。在阴极侧隔板(30)上设有使氧化剂气体沿着反应面的长度方向流通的氧化剂气体流路(34),并且在阳极侧隔板(32)上设有使燃料气体沿着所述反应面的长度方向流通的燃料气体流路(36)。在阴极侧隔板(30)上的反应面的重力方向下方,且在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与所述阴极侧隔板(30)之间设有用于将生成水从氧化剂气体流路(34)排出的阴极侧排水槽(46)。

    燃料电池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03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1267248.6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在该燃料电池的阳极隔板设置的多个阳极波状部具有彼此相位相同的波状图案,并且以第一间距在阳极波状部的振幅方向排列。在阴极隔板设置的多个阴极波状部具有彼此相位相同但相对于阳极波状部而言相位相反的波状图案,并且在阴极波状部的振幅方向以第二间距排列。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的大小不同。

    燃料电池用接合隔板以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6138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107549.6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用接合隔板以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用接合隔板(33)具备连通孔凸起部(52)和外侧凸起部(53)。在连通孔凸起部(52)与外侧凸起部(53)并列延伸的双重密封部中,在连通孔凸起部(52)与外侧凸起部(53)之间,一体地形成从金属隔板(30)的一方面侧突出的凸部(94)。凸部(94)的高度比凸起密封件(51)因受到紧固载荷而压缩时的高度低。在外侧凸起部(53)与凸部(94)之间设置接合线(33c)。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