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8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18249.1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F04F5/54 , H01M8/04201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4)的绝缘板(59b)上,在连通喷射器(50)和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连通部位设有用于对燃料气体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30)。整流部(130)设有横长形状的开口部(132)和多个孔部(134),开口部(132)与具有横长形状的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底部对应,多个孔部(134)配置在所述开口部(13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50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301274.3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2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具有层叠了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72)和隔板(74、76)的燃料电池(71),层叠多个燃料电池(71),并在相互相邻的隔板(74、76)之间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沿隔板面流通的冷却介质流路(38),在冷却介质流路(38)的入口侧和出口侧设置一对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和一对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2b),至少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或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2b)的开口形状设定为沿冷却介质流路(38)的流动方向为长条的长方形,并且,在长方形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将该长方形分割为第1区域(22a1)以及第2区域(22a2)的弯梁部(78a(rib))。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229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498358.1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67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层叠有多个发电单元(12)而成的层叠体(14)。在层叠体(14)的一端层叠接线板(16a)、绝缘构件(18a)以及端板(20a)。在层叠体(14)的另一端层叠接线板(16b)、绝缘构件(18b)以及端板(20b)。在绝缘构件(18a)与端板(20a)之间形成有沿着该端板(20a)的板面方向使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介质通路(66)。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57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10211282.0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征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第一端板(18a)上设有冷却介质供给岐管(50)及冷却介质排出岐管(52)。冷却介质供给岐管(50)具备: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岐管部(54a、54a);将一对所述供给岐管部(54a、54a)的上部侧彼此连结的供给连结部(56a)。在一方的供给岐管部(54a)的下方端部连结有从铅垂方向朝向水平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的冷却介质供给配管(58a)。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58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0910221744.5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谋求壳体的薄壁化,同时能够可靠保持层叠体的载重并很好地抑制其变形。这种燃料电池组(10)具备收容多个燃料电池单元(12)的壳体(14)。在构成壳体(14)的侧部板(18d)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一体成形与承载部(60)抵接来承担多个燃料电池单元(12)载重的凸部(64)。在侧部板(18d)上跨着作为凸部(64)的背面形状的凹部(64a)设置独立的多个加强板(66)。各加强板(66)利用由点焊形成的焊点(68)固定在侧部板(18d)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5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11282.0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征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第一端板(18a)上设有冷却介质供给岐管(50)及冷却介质排出岐管(52)。冷却介质供给岐管(50)具备: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岐管部(54a、54a);将一对所述供给岐管部(54a、54a)的上部侧彼此连结的供给连结部(56a)。在一方的供给岐管部(54a)的下方端部连结有从铅垂方向朝向水平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的冷却介质供给配管(58a)。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50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1274.3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2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具有层叠了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72)和隔板(74、76)的燃料电池(71),层叠多个燃料电池(71),并在相互相邻的隔板(74、76)之间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沿隔板面流通的冷却介质流路(38),在冷却介质流路(38)的入口侧和出口侧设置一对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和一对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2b),至少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或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2b)的开口形状设定为沿冷却介质流路(38)的流动方向为长条的长方形,并且,在长方形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将该长方形分割为第1区域(22a1)以及第2区域(22a2)的弯梁部(78a(rib))。
-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8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585893.6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在燃料电池堆(10)中,具有非对称三角形的入口缓冲部(40a)。入口连结流路(50au1)连通上方侧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与入口缓冲部(40a),另一方面,入口连结流路(50ad1)连通下方侧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与所述入口缓冲部(40a)。入口连结流路(50au1)和入口连结流路(50ad1)设定为相互不同的流路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00559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271215.9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8/2485
Abstract: 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第一端板(18a)上,设有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歧管部(54a、54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上部侧,并且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接部(56a)。在一个供给歧管部(54a)上,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58a)。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58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21744.5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谋求壳体的薄壁化,同时能够可靠保持层叠体的载重并很好地抑制其变形。这种燃料电池组(10)具备收容多个燃料电池单元(12)的壳体(14)。在构成壳体(14)的侧部板(18d)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一体成形与承载部(60)抵接来承担多个燃料电池单元(12)载重的凸部(64)。在侧部板(18d)上跨着作为凸部(64)的背面形状的凹部(64a)设置独立的多个加强板(66)。各加强板(66)利用由点焊形成的焊点(68)固定在侧部板(18d)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