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022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148729.4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4089 , H01M8/0656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的单电池单元(12)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及第二金属隔板(20)。第一及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18)在外周具有树脂框部件(28a、28b)。在树脂框部件(28a)上设置的双重密封件(51)具有外侧密封部件(48)及内侧密封部件(50),并且所述外侧密封部件(48)的前端抵接于树脂框部件(28b),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密封部件(50)的前端抵接于第一金属隔板(16)的外周端缘面。外侧密封部件(48)及内侧密封部件(50)被设定为同一高度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195019.6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44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两个蓄电池壳体时,也能够抑制上下方向上的大型化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1)具备: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收容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在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上方重叠配置,且收容第二蓄电池模块(21)。第二蓄电池模块(21)固定到紧固连结部(60),该紧固连结部(60)在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座板(23)上形成且向下方鼓出,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罩(13)中,在从上方观察时与紧固连结部(60)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收容紧固连结部(60)的孔部(132)。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195019.6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44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两个蓄电池壳体时,也能够抑制上下方向上的大型化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1)具备: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收容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在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上方重叠配置,且收容第二蓄电池模块(21)。第二蓄电池模块(21)固定到紧固连结部(60),该紧固连结部(60)在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座板(23)上形成且向下方鼓出,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罩(13)中,在从上方观察时与紧固连结部(60)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收容紧固连结部(60)的孔部(132)。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22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48729.4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4089 , H01M8/0656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Y02P70/56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的单电池单元(12)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及第二金属隔板(20)。第一及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18)在外周具有树脂框部件(28a、28b)。在树脂框部件(28a)上设置的双重密封件(51)具有外侧密封部件(48)及内侧密封部件(50),并且所述外侧密封部件(48)的前端抵接于树脂框部件(28b),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密封部件(50)的前端抵接于第一金属隔板(16)的外周端缘面。外侧密封部件(48)及内侧密封部件(50)被设定为同一高度尺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