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气缸防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99821.2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气缸防水系统,包括:第一湿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内进气道中的空气过滤器后;第二湿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外进气道入口端;中央处理器,其与所述第一湿敏传感器和第二湿敏传感器相连接;汽车智能语音提示单元,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提示音命令信号;汽车电子启动控制单元,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启动命令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气缸防水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多个湿敏传感器的湿度监测,判断发动机的关闭和启动条件,高度精确的管理发动机,在路面积水的驾驶环境下,防止发动机气缸进水。

    一种汽车燃油辅助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765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251729.X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燃油辅助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要解决了冬季低温环境下驾驶舱的不舒适性和发动机冷启动的低效率问题,燃油辅助加热器在汽车冷起动阶段分别给驾驶舱和发动机加热,使驾驶舱和发动机快速升温。主要技术特征是控制燃油辅助加热循环冷却液工作在核态沸腾区域,提高加热效率。本发明主要优点是将燃油辅助加热循环冷却液控制在核态沸腾区域,使换热效率达到最优,减少泵损,并且可以使辅助加热器热量更加均匀,减少热不均匀性对辅助加热器带来的危害。

    一种SCR系统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57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62342.9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SCR系统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还涉及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能够加快SCR系统解冻速度,并且不影响汽车空调等取暖设施工作。余热回收装置主要包括集热器、储热箱以及换热管,该装置可以将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并储存较长时间,可用作发动机冷启动时对尿素箱中的尿素水进行解冻。尿素泵、尿素喷嘴以及尿素管路根据所需热量不同均覆有不同功率的电加热套,通电加热可快速提高解冻速度;电加热套有电线快接头,方便安装以及更换。

    一种温度可主动控制的定容弹保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748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19781.6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5/02 G01M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可主动控制的定容弹保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弹体保温装置的比热容较低,对温度变化敏感,无法主动控制保温腔体温度且保持温度所消耗能量大的弊端。因此本发明有助于提升弹体加热效率,及保温效果。主要技术特征是双层腔体定容弹弹体,外侧保温腔体壁采用绝热材料硅酸铝纤维板粘敷,加热装置为具有辐射遮热板的加热装置,分块均匀布置与保温腔体内。保温腔体与换气系统连通内充氮气提升保温腔体热容量,由控制器控制制冷装置与加热装置节能高效地主动控制保温腔体与内侧定容弹温度一致。

    复合喷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EGR进气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232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16759.9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喷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EGR进气系统及方法。基于内燃机对于不同负荷工况下,对扭矩需求以及实现最大EGR率的目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EGR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EGR分布状态的快速切换,中小负荷时,内燃机缸内为均质EGR分布;高负荷时,缸内为分层EGR分布。本发明中的EGR进气引入管路安装有文丘里管和气流稳压腔,可方便控制管路中的负压,进一步加大EGR容忍度,且能保持管路废气压力稳定,减小气流扰动。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NOx排放,兼顾负荷对EGR分布形式以及大小的需求,能提高内燃机热效率以及减小燃油消耗率,有效改善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并为实现大EGR率提供可行性。

    基于EGR系统的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417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89599.1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GR系统的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及控制方法,能够解决气体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在进行稀薄燃烧时产生的燃烧不稳定、NOx排放高等问题。本发明是基于气体燃料缸内直喷和进气道喷射组合式的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技术以及EGR技术,该内燃机及控制方法能够使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在高压缩比下,实现稳定、高效的稀薄燃烧,降低循环变动和失火现象;同时,将部分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参与燃烧,根据工况需求改变EGR率,降低缸内燃烧温度,抑制NOx的生成;此外,由于同时存在稀薄燃烧和EGR,可以增大节气门开度,降低泵气损失。综上可以从根本上实现能耗的降低和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一种双转子节气门及汽车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7922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45262.6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子节气门,包括:壳体、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以及驱动机构。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外表面相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能够组成空气流通通道。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连接,驱动所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绕各自轴线旋转,以改变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位置,从而改变空气流通通道的截面大小。本发明通过对称控制转子旋转的角度,改变空气流通通道截面大小,能够提升节气门的控制精度,降低进气阻力,提高进气效率,并减少偏流紊流现象的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摩托车,改装车及赛车。

    一种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点燃式燃烧及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419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0560.7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点燃式燃烧及控制装置,本实验新型中的双燃料存储罐分别经过减压阀与各自的喷嘴相连,两种燃料均采用发动机缸内直喷,所以该发明燃烧装置具有缸内直喷点燃式发动机的所有优点,另外所述燃烧装置还取消了传统点燃式发动机的节气门,减少了进气过程中的泵气损失,并且配备了废气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充气效率,与非直喷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相比可以提高升功率,缸内一种燃油喷射器在火花塞附近,与活塞的特殊形状配合,可以在火花塞附近行程局部浓区,保证可靠点火,而另一种燃料则与空气形成较稀的混合气,以实现发动机的整体稀燃,降低排放,减少石油消耗,缓解石油紧缺的压力,减轻环境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