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1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219458.1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富集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的方法,更好地为目的菌进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树状分子与抗体共价偶联、抗体修饰的树状分子再包被长链生物素分子、抗体和长链生物素共修饰的树状分子捕获样品液中的目的菌、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磁珠识别并偶联样品液中的长链生物素化树状分子、被捕获细菌的分离及重悬等步骤;重悬液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磁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在复杂基质中对细菌进行磁分离,提高了样品中目的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4707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83216.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K36/355 , A61P31/04 , A61P31/02 , A61K3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藤黄微球菌的金银花抑菌剂,属于中药领域。抑菌剂中金银花提取液与水溶性纳米银以75:1~100:1的比例混合,两种药物的合用对抑制藤黄微球菌起到协同的作用。本发明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与纳米银抑菌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解决了常规抑菌方法中金银花抑菌剂用量较大的问题,同时采用两种低剂量的抑菌物质减少了微生物耐药的发生机率、降低了其对人体的毒性,更加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895341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366515.4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K36/718 , A61P31/02 , A61K3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连提取物与纳米银抑菌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抑菌组合物中黄连提取液与水溶性纳米银两种药物的合用对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起到协同的作用。本发明的一种黄连提取物与纳米银抑菌组合物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解决了常规抑菌方法中黄连抑菌剂用量较大的问题,同时采用两种低剂量的抑菌物质减少了微生物耐药的发生机率、降低了其对人体的毒性,更加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89528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367645.X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K36/315 , A61P31/04 , A61K3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蓝根提取液与纳米银抑菌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抑菌组合物中板蓝根提取液与水溶性纳米银以比例混合,两种药物的合用对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藤黄微球菌起到协同的作用。本发明的一种板蓝根提取物与纳米银抑菌组合物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解决了常规抑菌方法中板蓝根抑菌剂用量较大的问题,同时采用两种低剂量的抑菌物质减少了微生物耐药的发生机率、降低了其对人体的毒性,更加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8953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66515.4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K36/718 , A61P31/02 , A61K3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连提取物与纳米银抑菌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抑菌组合物中黄连提取液与水溶性纳米银两种药物的合用对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藤黄微球菌起到协同的作用。本发明的一种黄连提取物与纳米银抑菌组合物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解决了常规抑菌方法中黄连抑菌剂用量较大的问题,同时采用两种低剂量的抑菌物质减少了微生物耐药的发生机率、降低了其对人体的毒性,更加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81671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045286.6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方法,将长双杆菌接种到MRS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转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以2.5-3.5%的接种量转接于新鲜MRS液体培养基中,36-38℃,厌氧培养18-20h;收集菌体,重悬;加变溶菌素至终浓度为4.5-5.5mg/L,36-38℃酶解25-35分钟;重悬于SMM溶液中,得到双歧杆菌原生质体。该方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生成率达到81%,其再生率达到48%,可以应用于双歧杆菌的转化,引入外源基因,构建双歧杆菌的工程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2373160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116971.9
申请日:2011-05-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株耐高糖、高酒精和高酸酿酒酵母ATCC9763的筛选和应用,其应用如下:1、利用该酿酒酵母耐受高糖、高酒精和生长快速等特点,可应用于葡萄酒发酵和生产;2、利用该酿酒酵母产气量大、生长快等特点,可应用于酸面团发酵生产;3、利用该酵母耐高酸,需/厌氧皆可生长等特点,可应用于动物饲料发酵生产;4、利用该酿酒酵母生长快,需/厌氧皆可生长等特点,可用作基因工程菌株。本发明的优点是:来源于农家自制葡萄酒的酿酒酵母ATCC9763,具有耐高酸、高糖、产气量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可应用于葡萄酒生产,酸面团发酵和动物饲料发酵;此外,因该酿酒酵母生长迅速,需/厌氧皆可生长,可作为良好的工程候选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1884782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12682.4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长双歧杆菌粘附抑制蛋白Aip在防治腹泻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粘附抑制蛋白Aip阻抑致病菌粘附定植于肠道,而不影响益生菌的粘附,从而防治致病菌引发的腹泻,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克服副作用大和耐药性,粘附抑制蛋白Aip制备成防治腹泻的功能性产品,并不杀死致病菌本身,而是阻抑其粘附胃肠道,使之失去定植复制的条件,被排出体外,故而安全可靠,也不存在耐药性转移等问题,是治疗腹泻的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654705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15899.0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乳杆菌DGGE Marker在菌群监测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乳杆菌DGGE Marker对乳杆菌属标准菌株的指示作用为:采用DGGE技术对制得的乳杆菌DGGE Marker和V3区通用DGGE Marker进行验证,乳杆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的DGGE Marker呈现4条优势条带。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的DGGE Marker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成菌属特异性指示Marker或者针对所有细菌的V3区通用Marker,方便、快捷、经济地追踪所需监测菌的动态变化;此外,上述Marker还可用于判断胶制备的好坏或者PCR产物质量的好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