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8765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235891.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42B15/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B1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姿态角速率估算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导模块01、加速度计模块02和计算模块03,所述制导模块01包括舵机,其用于获得舵偏角,并且将所述舵偏角信号传递至计算模块03,所述加速度计模块02包括加速度计,其用于测量过载,并且将测量的过载信号传递至计算模块03,所述计算模块03,根据所述舵偏角信号和所述过载信号,获得姿态角速率的估算值。该系统可以替代角速率陀螺,降低成本,在各种干扰情况下,稳定导弹姿态,保证导弹飞行姿态角偏差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修正飞行路线,使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9413.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转稳定鲁棒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滚转通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滚转通道二阶模型;根据滚转通道二阶模型建立观测系统,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观测系统,获得外界扰动估计值;结合估计值设置控制器,线性化观测系统;设置最优二次控制器,基于线性化的观测系统,获得控制指令,实现飞行器滚转通道鲁棒控制。本发明公开的滚转稳定鲁棒控制方法,能够快速控制滚转角收敛于0,响应速度快,避免传统反步法带来的微分爆炸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466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08154.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69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滑切换拓扑时间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中通过平滑切换函数,实现拓扑权重系数的平滑切换,从而达到通信拓扑的平滑过渡;将形成的一致性协议控制输入用于飞行器集群视线方向的时间一致性控制设计,从而实现协同到达目标点。该方法避免了现有切换拓扑策略带来的控制输入和系统的抖振问题,提高控制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09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68926.X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46 , G05D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离轴条件下带拦截角约束的非线性最优制导方法,该方法中,将制导指令分为两个部分,即保证拦截的最优制导指令和具有相对航迹角约束的最优制导指令,通过保证拦截的最优制导来控制零控脱靶量,确保飞行器能够命中目标;通过相对航迹角约束来控制终端拦截角,其中,相对航迹角约束中时刻控制期望的终端时刻的相对航迹角和预测的终端时刻的相对航迹角之间的误差来实现拦截角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4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009800.X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机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测量模块、处理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视觉处理器和飞控主芯片,在视觉处理器中设置有检测模型和跟踪模型和调整模型,检测模型在确定任务目标后从后续的图像中框选建议区域;跟踪模型在确定任务目标后从后续的图像中框选跟踪选框;调整模型获取建议区域和跟踪选框的重叠度,根据重叠度控制光电吊舱的旋转角速度,飞控主芯片通过实时解算视线系下的法向期望过载控制旋翼机与任务目标交互或降落在任务目标上。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多旋翼机控制系统及方法,识别速度快,安全稳定,尤其适合快速移动目标的跟踪、交互和降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1432624.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4U20/80 , B64U20/87 , B64U101/16 , B64U1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巡飞查打一体化平台及方法,通过巡航飞行器持续巡航发现入侵无人机并进行防御。该系统及方法具有探测距离远、不受到地形限制、快速摧毁入侵无人机、能够抵御大规模无人机入侵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6811.2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飞行器能量最优协同围捕打击制导方法,该方法为实现对机动目标的协同拦截,提出显式协同的策略,通过协调飞行器间相对视线角来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拦截,其中,根据理想比例导引的物理特性预测每架飞行器的末端视线角,并根据预测的视线角对飞行器进行排序;然后计算相邻飞行器末端视线角差值,构造差值状态矢量,并设计最优控制律使预测所得的相对视线角误差矢量收敛至期望差值,从而使多个飞行器在小过载比拦截机动目标的同时满足相对视线角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1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0903143.3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拒止环境下的多无人机自身定位与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中,通过在地面设立绝对位置已知的基站,并由基站提供与其通信的无人机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角度信息,将基站提供的信息与无人机之间测量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无人机探测得到的目标信息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无人机、目标位置信息,再解算出观测无人机和中转无人机的航向角,并据此控制无人机进一步调整位置,再次得到新的探测信息,持续重复该过程,逐步提升获得的无人机、目标位置信息精度,以使得满足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26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38328.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快时变任务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提出无人机推力单元模型,并将该推力单元模型引入INDI控制框架,优化控制输入模型精度并在反馈回路补偿执行器对于控制量的调节作用,通过更加精准解算控制指令显著提升对于机动指令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面对外部扰动下的状态恢复速度,最终保障无人机能够快速、精准、鲁棒地完成机动飞行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472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48928.X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虚拟视场角约束的机动目标协同制导方法,多个飞行器在不同位置同时向目标飞行,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依靠视觉导引头捕获目标的位置,使得多个飞行器能够同时与目标相遇,通过建立虚拟相对运动坐标系,在虚拟相对坐标系中将目标设定为静止状态,以虚拟相对运动坐标系下飞行器的状态作为飞行器制导律的输入条件,进而获得制导律,使得多个飞行器到达目标相遇时,不大于目标的加速度。本发明提供的带有虚拟视场角约束的机动目标协同制导方法,实现了飞行过程中对导引头虚拟视场角的约束,并避免了末端加速度的饱和,为拦截机动目标提供了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