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工序加工数据的缩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058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63250.5

    申请日:201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延工序加工数据的缩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将拉延工序的模具加工数据型面及轮廓加缩比之前,要了解模具结构形式,即为单槽模具、双槽模具、左右成双、前后共模模具形式;模面设计员参阅对应的方案指示书,了解设计信息和精细模面设计方案,确定缩比中心坐标系;在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制件的压力中心来设置基准点,4)将拉延工序的模具型面及轮廓按精细模面设计方案内容设计完成后,最后采用整体平面(X、Y)方向比例放大1.0003~1.0007倍。其主要考虑产品拉延后产生缩变,将型面及轮廓按比例放大进行补偿,能快速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保证拉延件放在后序修边模具上顺畅吻合,减少钳工研模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气体除液装置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12652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001726.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体除液装置,该气体除液装置的分隔板将罐体的冷凝腔划分为相连通的第一子冷凝腔、第二子冷凝腔和第三子冷凝腔,第一子冷凝腔和第三子冷凝腔间隔分布于分隔板的两侧,第二子冷凝腔位于第一子冷凝腔和第三子冷凝腔的下方;罐体的上端还设有与第一子冷凝腔连通的进口,以及与第三子冷凝腔连通的出口,罐体的下端还设有与第二子冷凝腔连通的排液口;第一除液结构分布于第一子冷凝腔内,导流分离板与罐体的内壁和分隔板均连接,多个导流分离板沿罐体的高度方向交替分布,并与罐体的内壁和分隔板形成蛇形流道。避免现有技术中冷凝的部分水在重力作用下流至罐体的气体入口处的问题,且能提升对气体中气态的液体进行冷凝分离的效果。

    新能源汽车电池检修平台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96934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2191787.1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检修平台。该检修平台包括底板、抬升机构、承托机构和气路联动机构,抬升机构设置于底板,抬升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台能够相对于底板升降,用于抬升汽车;承托机构设置于抬升机构,承托机构包括托板、承托组件和升降气缸,承托组件包括能够相对于托板转动和移动的转盘,转盘用于支撑电池;气路联动机构包括气动组件,支撑台能够将气动组件内的气体提供给升降气缸,用于推动升降气缸的气缸杆。通过抬升机构抬升汽车能够替代举升车,抬升机构抬升的同时通过气路联动机构使承托机构上升,使转盘能够支撑电池,并能够对电池位置进行调整,方便电池的拆装,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一种汽车遮阳板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96182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21441802.2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本体具有铰接轴,所述遮阳板本体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汽车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板还包括电机、控制按钮和控制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铰接轴转动,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打开遮阳板时,按动控制按钮,控制器会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铰接轴以及遮阳板本体相对汽车顶板转动,实现遮阳板的打开。需要对遮阳板进行折叠时亦然,只需控制电机反转即可。

    一种新型多片式铜片结构单边焊枪负电极

    公开(公告)号:CN214161731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773197.6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片式铜片结构单边焊枪负电极,包括电极臂、多片式铜片负电极,多片式铜片负电极由多片铜片以U型堆叠制成,多片式铜片负电极通过安装螺栓连接电极臂,多片式铜片负电极两端设有长孔,安装螺栓与长孔安装配合,并通过长孔调整多片式铜片负电极与电极臂的安装间隙。本实用新型极大降低了调试与生产造成的表面缺陷、人工返修带来的工时、辅材及报废成本,极大地降低了调试难度,保证了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可调式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51781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192304.0

    申请日:2019-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可调式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蓄电池与发动机及部分用电设备串联并对其供电;还包括充电装置、一号接触器和二号接触器,充电装置与蓄电池并联,在蓄电池工作的同时向蓄电池充电;一号接触器串联在蓄电池供电线路中,并由急停按钮控制通断,二号接触器串联在充电装置向蓄电池的充电线路中,并由起动按钮控制通断。有益效果:一、有效解决试验发动机因无法使用发电机而造成的蓄电池亏电故障,可为蓄电池提供充电电源,在给蓄电池充电的同时,通过蓄电池向发动机供电;二、精确控制蓄电池电压值;三、安全、稳定地输出各种试验室所需电压值,为试验室各种用电设备供电;四、此装置可以实现发动机台架急停保护。

    一种可自锁式杠杆气门弹簧拆装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050002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55667.3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一种可自锁式杠杆气门弹簧拆装工具,其特征为:它包括支点机构、锁止机构、杠杆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的支点机构由固定手柄、固定轴和固定螺杆组成,所述的锁止机构由锁止手柄、回位弹簧、导向管、锁止卡块、旋转轴和限位锁块组成,所述的杠杆机构由杠杆、支架和杠杆轴组成,所述的滑动机构由滑动手柄、滑块、保持垂直轴、衬套固定螺杆和衬套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不需要拆发动机缸盖实现气门弹簧的拆装,节约工序。具有自锁装置可实现单人操作,节约人力,操作简单。

    一种充电口及高压电线束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552972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072563.X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口及高压电线束布置结构,包括充电口盖部、充电口固定支架、充电口、高压电线束和动力电池接插件;所述充电口盖部设置在前翼子板上;所述充电口固定支架位于充电口盖部的底部;所述充电口与充电口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充电口上连接有高压电线束;所述高压电线束一端与充电口连接,另一端从水槽的开口处穿过,并连接有动力电池接插件;所述动力电池接插件与动力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将充电口布置在前轮上部,充分利用水槽为充电口提供安装空间,不仅提高了充电方便性,同时,不影响乘员舱密封,还缩短了高压电线束长度,节约成本;此外,雨刮电机线束集成在高压电线束上,避免水槽开口过多,从而简化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汽车动力调控器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2291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23142181.5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调控器,涉及动力调控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动力调控器包括调控器主体、通气管道、连接组件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组件包括底板、插板、弹性件和电磁铁,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插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并在两个插板之间设置具有使两个插板相互远离的趋势的弹性件,使得在将通气管道和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时,可以通过挤压弹性件将两个插板快速插入到发动机的进气端中,之后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将两个插板顶起使得电磁铁与发动机内部贴合,从而实现该汽车动力调控器与发动机之间的快速安装或拆卸。

    GPF内部温度传感器支撑装置及用于车辆检测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637695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585315.3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PF内部温度传感器支撑装置及用于车辆检测的检测装置。GPF内部温度传感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总成,支架总成设置于GPF壳体内,支架总成上缠绕至少一根传感器导线,传感器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插入GPF载体至预设深度,传感器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GPF壳体的外部;固定总成,固定总成为至少一个,固定总成与GPF壳体连接,固定总成与支架总成可滑动地连接,固定总成具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具有将支架总成与固定总成进行锁紧的锁紧状态,以及锁紧机构具有将支架总成与固定总成释放的释放状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在GPF标定等测试过程中有效避免温度传感器脱离测量位置,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