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99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82724.X
申请日:2024-09-13
IPC: G06V40/16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88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监督表情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融合与置信评估的情绪识别智能合约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基于区块链存储的面部图像,划分为有标签与无标签样本集;将所有面部图像分别输入初始图像分类模型,获取预测标签与标签置信度得分;基于每个有标签样本的交叉熵损失,得标签集合损失;将无标签样本划分为正确或错误样本;基于每个正确样本的交叉熵损失,获取集合无监督损失;基于每个错误样本的对比学习损失,获取集合对比损失;基于前述三种损失,构建模型总损失函数,训练初始图像分类模型,获取训练好的图像分类模型,输入待识别面部图像,获取多个置信度得分,以其中得分最高的所表示的情绪类型,作为待识别面部图像的预测标签。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94782.1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归纳偏置和动态特征聚合的深度智能分割方法,包括:构建图像智能分割模型,包括初始层、编码器、瓶颈层、解码器、空间注意力模块以及输出层;将原始图像输入至图像智能分割模型,输出分割预测图像。所述图像智能分割模型应用DConvNeXt模块,结合具有动态特征建模能力的可变形卷积v4算子与高效局部注意力机制作为令牌混合器,在有效提升模型的特征建模能力的同时,显著增强了特征表示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本发明能够有效处理复杂图像分割任务,显著提高了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中的适应性和处理复杂图像的分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06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27410.8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24B1/00 , B24B37/005 , B24B37/02 , B24B37/34 , B24B3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流道内壁面的电诱导液态金属赋能磨料液抛光方法,属于抛光技术这一技术领域,利用在电场诱导下液态金属沿充满磨料液的流道往复移动过程中对行进方向的磨粒产生碰撞冲击和往复移动过程中尾部产生的湍流扰动磨粒对磨粒施加动能,通过赋能的磨粒对流道壁面进行抛光。采用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流道内壁面的电诱导液态金属赋能磨料液抛光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流道的抛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78601.0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裂纹应变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裂纹应变传感元件包括:基底层、金属薄膜、保护层、输出电极、封装层;所述金属薄膜设于基底层上,所述金属薄膜由两种金属材料沉积而成,所述金属薄膜设有图案化裂纹结构;所述保护层设于金属薄膜上;所述输出电极连接于金属薄膜,用于输出电信号;所述封装层设于保护层上。本发明的微裂纹应变传感元件制备方法相较现有裂纹制备技术具有更高精度的裂纹可控性且不会影响裂纹的使用寿命,以及更优化的实际操作难度;微裂纹的应变传感元件的高灵敏度、可穿戴性、小型化等特点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52276.5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时间最优机器人曲面加工过程规划方法,属于精密加工这一技术领域,其设计要点在于:包括三大步骤:机器人曲面加工过程速度规划、以时间参数B‑spline为基础的速度规划结果表征以及面向ROS中position_velocity_acceleration_controller控制器的轨迹生成。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机器人曲面加工效率,可适用于高速高精机器人复杂曲面零件加工。
-
-
公开(公告)号:CN1130430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14359.6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数控铣刀端面修磨装置,包括基台,设于基台上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数控系统,设于第一移动机构上的磨刀组件和测量感应组件,以及设于第二移动机构上的工件装夹组件;磨刀组件在第一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y轴方向移动,用于修磨刀具;工件装夹组件在第二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x轴方向移动,用于夹持刀具;测量感应组件包括用于测量待磨铣刀长度的感应器以及用于定位待磨铣刀角度的侧头角向定位头;数控系统连接第一移动机构,磨刀组件,第二移动机构,工件装夹组件以及测量感应组件,用以协调上述各部件之间的联动运作。本发明实现了对铣刀(包括二刃立铣刀,三刃立铣刀,四刃立铣刀)的高精度数控修磨。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73862.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尖端区域最优压电薄膜摆放形状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压电薄膜摆放形状曲线与最大极值面相垂直,得到压电薄膜摆放形状曲线的切线方程,并根据切线方程得到压电薄膜摆放曲线。本发明缝尖端区域最优压电薄膜摆放形状的确定方法及系统简单可行,得到的摆放形状可以保证缝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获得缝尖端区域最有效的电荷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8969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2577.5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刀片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治具、上料推片以及第一驱动机构,上料治具具有纵向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底部横向贯穿设置有刀片通道,上料推片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且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将定位槽底部的刀片自刀片通道推出;旋转夹持组件,包括旋转台、驱动旋转台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旋转台上的夹具,夹具具有夹口以承接上料推片推出的刀片;下料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下料导向片、第三驱动机构以及第四驱动机构,下料导向片在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接近或远离夹具,以承接夹具开口处的刀片;控制机构,分别连接上料组件、旋转夹持组件以及下料组件,并控制其配合运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7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69412.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集成机械能收集与振动检测功能的微器件,包括:基底层,其上开设有裂纹结构,所述裂纹结构沿所述基底层厚度方向贯穿该基底层,所述裂纹结构具有一封闭的尖端部;振动检测结构,设于所述基底层上且部分覆盖所述裂纹结构,所述振动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振动信号;机电转换结构,嵌设于所述裂纹结构尖端部一侧的基底层内,所述机电转换结构能够将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化成电能。本发明还揭示了上述集成机械能收集与振动检测功能的微器件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包括通过裂纹结构的开设,既可实现对机械能的高效收集也可实现微弱振动信号的高精度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