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293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678051.X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1/00
Abstract: 一种微型圆锥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测量信息处理方法,可利用大规模逻辑器件的并行处理方式实现传统单片机处理方法难以实现的杂光抑制功能。处理过程包括脉宽滤波、地入角数据处理、弦宽数据处理、数据有效信号处理和数据状态处理。本方法与扫描电机控制算法、通信控制、自测试等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大大减少现有技术硬件电路占用的体积和重量,实现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微小型设计。脉宽滤波可以抑制杂光或外界噪声造成的干扰;弦宽数据的处理,可以直接排除红外地球敏感器视线扫描到太阳产生的错误数据;地入角数据的处理,可以直接排除杂光干扰产生的错误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52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63474.5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敏感器的精密控温装置,包括隔热垫、舱外控温回路、前辐板、第一隔热组件、第二隔热组件、温度传感器、探测器、隔热垫片、探测器安装座、舱内控温回路、导热铜块和导热铜带;隔热垫、舱外控温回路、前辐板依次相连,第一隔热组件安装在光学镜头上,温度传感器由第二隔热组件包覆在光具座上,前放组件上设有探测器安装座和隔热垫片,探测器、舱内控温回路、导热铜块、导热铜带依次相连;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光、机、电、热及空间轨道环境条件,对不同组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控温措施,适应了不同的热环境,有效确保各组件正常工作,实现了装置整体控温优化,解决了传统卫星平台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57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74648.8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有效面积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整光阑孔径及其与X射线管的距离,开启窄光束X射线源;测量X射线窄光束强度;对准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和窄光束X射线源;用二维平移台扫描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测量反射镜焦点的光子数量C;计算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的轴上有效面积;转动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重复第四步至第六步,即可得出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的轴外有效面积;本发明通过可调孔径光阑限制X射线束的直径,实现了高准直X射线标定光束,解决了传统的高准直X射线标定光束难以获得的问题;通过设置二维平移台,达到了窄光束扫描标定掠入射反射镜有效面积的技术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标定精度不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574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51421.1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低信噪比红外地球图像信息处理方法,首先将红外相机采集的原始红外地球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在校正后的红外地球图像上建立全局极坐标系群的边缘点检索路径;然后在各条检索路径上使用一种双层塔状微分算子提取图像中地球的子像素边缘;同时使用一种四分区域法,对各区域内的地球边缘点进行判读、分析,剔除太阳、月球干扰,得到图像信息处理后的地球边缘点。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双层塔状微分算子在低信噪比图像边缘提取上的优势,结合全局极坐标系群和ROI四分区域法,有效可靠地实现了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图像信息处理,计算简单且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40753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555275.1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种配置功能的太阳敏感器处理芯片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太阳敏感器专用处理芯片的功能设计验证;对太阳敏感器专用处理芯片的输入输出端口实施约束,实现综合分析及前端设计验证;以150K抗辐射加固母片进行,采用CMOS0.5um工艺实现物理设计,并进行后端时序验证;分析芯片功能,管脚数及管脚驱动能力,设计并实施太阳敏感器专用处理芯片的封装方案。本发明设计采用具有高可靠度的UART通讯单元,针对重要数据采用三模冗余技术,具有UART通讯协议、太阳敏感器探头种类以及不同轨道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视场监视码门槛可灵活配置功能,满足不同轨道卫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776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16843.9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轴微型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由光电组件和主体结构组成。光电组件包括掩膜玻璃、掩膜玻璃安装板、硅光电池、陶瓷基座、基座安装板、支撑螺钉和锥形螺母。主体结构包括外壳、密封垫、后盖和电连接器。太阳光线透过掩膜玻璃通光孔入射到硅光电池受光面上,硅光电池各检测光敏区域输出不同的光生电流,进而解算出太阳矢量两轴方位角;当太阳矢量方位角超出太阳敏感器视场时,与超视场方向对应的监测光敏区域因受到光照而输出光生电流,从而给出超视场边界指示。该敏感器可在双轴大视场范围内实现太阳矢量角的高精度测量,并具有模块化、轻量化的设计特点,可充分满足未来卫星平台微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14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16841.X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双轴微型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的光电组件,包括:掩膜玻璃、掩膜玻璃安装板、硅光电池、陶瓷基座、基座安装板、支撑螺钉和锥形螺母。太阳光线透过掩膜玻璃通光孔入射到硅光电池受光面上,硅光电池各检测光敏区域输出不同的光生电流,进而解算出太阳矢量两轴方位角;当太阳矢量方位角超出太阳敏感器视场时,与超视场方向对应的监测光敏区域因受到光照而输出光生电流,从而给出超视场边界指示。该组件可在双轴大视场范围内实现太阳矢量角的高精度测量,并具有模块化、轻量化特点,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实现。基于此组件的双轴微型模拟式太阳敏感器可充分满足未来卫星平台微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38889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317010.3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1/24
Abstract: 一种双圆锥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地球波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地球波信号预处理单元和局部终端单元;局部终端单元包括单片机、四个计数器、两个定时器、五个RS触发器;单片机对计数器和定时器进行初始化设置;本发明占用的硬件资源相对简单,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即可实现双通道数据处理、上传,不需要高价值、高速器件,不需采用模数转换,数据量较小,软件处理方法相对简单,系统功耗较低,可靠性高,适合于卫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0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43043.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X射线光学仿真的掠入射光学系统聚焦性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X射线光子能量和反射率的特征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考虑单一能量X射线光子,而不考虑反射率的缺陷,可以实现更接近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工程实际情况,提高了X射线光学仿真与分析的效率;采用本发明的光学系统聚焦性能分析方法,可以分别对热形变、结构形变或热-结构耦合形变情况下的光学系统聚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光学系统的弥散斑均方根半径、100%能量集中度和50%能量集中度,从而量化了不同形变对光学系统聚焦性能的影响程度,为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43799.1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建立热-结构耦合方程,提出了X射线光学镜头形变量提取方法和面形拟合方法,实现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耦合分析,揭示单一物理场位移形变及多物理场耦合形变对导航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解决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分析,不考虑其他学科的耦合影响而带来的过于保守的复杂产品耦合分析问题;该方法集成直接耦合方程、有限元分析方法、自适应面形提取与拟合方法,实现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整个耦合分析过程的一体化、自动化,实现了各物理场、各分析阶段中多源数据的自动映射与传递,提高了耦合分析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