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61158.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修正方法,涉及辐射换热模拟方法领域,本方法在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虚拟单元,设置该单元为黑体单元,虚拟单元可以看作非封闭系统的缺口的集合,形成一个新的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然后采用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对该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进行修正,最后将增加的虚拟单元剔除,得到修正后的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解决了非封闭系统下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的不适用问题,从而提高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辐射传递因子的倒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919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自适应耦合时间步长的飞行器累积热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飞行器结构及材料,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R1;S2、进行t=0时刻气动力/热环境数据的计算求解;S3、在气动力/热环境数据基础上结合热壁热流修正方法开展第一层级的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累积热变形的宏观变化特征;S4、根据该宏观变化特征,在温升变化剧烈的区域选择小的时间步,在温升变化缓慢的区域选择大的时间步开展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新的热变形特征;S5、根据新的温升特征重新进行耦合时间步的选取,重复迭代开展高精度的累积热变形计算,直至热变形计算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2001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37863.7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面锥构型飞行风洞标模布局及设计方法,试验模型的外形为安装控制尾翼的具有多个大平面结构的多面锥构型,所述多面锥构型沿着轴线包括有若干段,第一段为由多个平面切割的球头构型,中间若干段为多边形裙构型,最后段为由多个平面切割的圆柱构型。本方法基于参数化思想,采用了非正多面锥构型作为基本外形,对整个外形可以完全用数学表达式解析描述,以满足飞行试验对气动布局的简化需求。由于本方法采用了参数化表达,因此所设计的试验模型可根据总体、气动和试验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本方法设计的飞行试验模型尾段带有X型布置的、平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的气动控制舵面,可根据实际飞行需求对舵面开展优化设计,使试验模型实现一定时间的自主可控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88626.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激波/边界层干扰及防热研究的标模布局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飞行器左右宽度轮廓线;步骤二,确定飞行器上下表面轮廓线;步骤三,设计x=L处截面曲线;步骤四,设计x=xB处截面曲线;步骤五,设计点B之后到点C的截面曲面;步骤六,设计x=L1处的截面曲线;步骤七,设计点B之前的截面曲面;步骤八,设计点E到点E1的截面曲面;步骤九,设计点E到点E1的截面曲线下部压缩拐角区域截面曲面;步骤十,将步骤五、步骤八、步骤九得到的截面曲面关于zx平面对称;将步骤六所得曲面分别关于zx平面、xy平面对称。本发明能够设计出适用于激波/边界层干扰及防热研究的标模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85287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286126.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矩阵飞行器气动布局结构,包括机身和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大展弦比机翼,所述大展弦比机翼包括机翼框架,机翼框架由若干个垂直于机身方向的机翼框串联而成,在所述机翼框内包括有沿着机身方向的若干个扑翼框,每一个扑翼框内设置一个独立的扑翼,每一个扑翼独立控制;通过对多组扑翼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扑动飞行和滑翔飞行,还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纵向和航向控制。多组扑翼的共同扑动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器的负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扑翼的气动效率,从而使飞行器具有更长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96937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278707.1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标模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这种标模气动布局包括头部椭球头及锥身,头部椭球头与锥身光滑过渡;锥身的底面型线上,与背风面对应的一段为上半截型线,上半截型线为椭圆曲线与CST曲线的线性组合叠加,与飞行器底部对应的一段为下半截型线,下半截型线为椭圆曲线。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标模气动布局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能够用于得到上述标模气动布局。本发明提供的标模气动布局能够具备真实飞行器气动布局的典型特征,同时对整个外形可以完全用数学表达式解析描述,以满足飞行试验、数值计算对气动布局的简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4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252211.8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随机搜索类方法对几何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过程数据进行筛选;步骤二、利用基于POD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处理,得到一组几何外形的POD基;步骤三、利用数据挖掘得到的POD基对第一步的优化结果进行几何外形参数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基于POD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外形优化设计的过程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得到了设计知识;基于设计知识的二次优化在较高的效率下得到了更优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284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68351.5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起降两级入轨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包括一级飞行器:具有乘波属性的翼身融合体双垂尾的下反翼设计,其机身部件为扁平设计,机身部件的背部为削平设计,削平部分用于放置二级飞行器,二级飞行器:采用小展弦比后掠翼的翼身组合体加单垂尾的气动布局,其机身部件的机身截面为半圆加倒圆方形,机身部件的腹部为平面,与一级飞行器的背部削平部分连接;本发明的布局能有效的提高一级飞行器和二级飞行器的各种控制功能,满足燃料的携带要求,具有良好的防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32545.0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过渡段的曲线头部双后掠密切锥乘波体,所述乘波体的两个前缘交汇构成曲面头部,所述乘波体的一个前缘由两条直线段和连接它们的过渡曲线组成,从尖点开始第一条直线段对应第一个后掠角,第二条直线段对应第二个后掠角,两个后掠角的角度在设计阶段可控,所述过渡曲线将两条直线段连接并使得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连续;本发明通过双后掠角可控的直线前缘在上表面产生稳定分离涡,提高了上表面的气动性能却未牺牲飞行器的体积效率,这对上表面的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2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66874.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F5/00 ,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装填需求的乘波概念滑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所述轮廓线为直线段拼接,计算气流偏转角,计算二维切楔流场压力,计算FCT圆弧曲线半径,根据FCT圆弧曲线半径确定圆弧曲线,然后利用二维切楔流场生成下表面乘波面;采用二次曲线生成背风面截面形状;根据机身宽度和高度尺寸约束,结合上表面形状,对下表面乘波面进行缩比设计,得到整个机身形状;对头部和乘波尖前缘进行半径为15mm的钝化倒圆设计;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本发明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