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1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94920.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热流传感器及基于双温差补偿的热流修正方法,包括第一热沉、第二热沉与金属板;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呈嵌入式设置在金属板上,且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的第一端一侧端面与金属板所在的平面平齐;其中,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的体积不相同;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分别安装在第一热沉、第二热沉远离金属板的第二端端部,第三热电偶设置在金属板的来流方向所在的一侧;其中,第一热沉的第二端、第二热沉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金属板与来流方向相反的一侧还覆盖有隔热层。本发明在同一流场位置制造两种不同的温差,采集温差对于壁面热流带来的热流测量偏差数据,能够提升飞行器壁面热流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15846.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安装型面的正交各向异性防热材料导热主轴确定方法,涉及热传导数值计算领域,包括:获得安装型面离散单元的表示集合和离散单元对应的外法向量集合;建立位置与离散单元的外法向量之间的射线,获得射线上任意一点的第一表达式和离散单元上任意一点的第二表达式;基于第一表达式和第二表达式建立联立方程式,判断联立方程式是否存在物理解,若存在则表示该射线与离散单元有交点;更换离散单元返回获得第一表达式和第二表达式,直至所有离散单元均被遍历完成累计获得多个交点,基于交点与位置之间的距离大小以及位置获得防热结构导热主轴中的第一主轴方向,本发明解决了复杂防热结构正交各向异性防热材料导热主轴的确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73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6919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自适应耦合时间步长的飞行器累积热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飞行器结构及材料,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R1;S2、进行t=0时刻气动力/热环境数据的计算求解;S3、在气动力/热环境数据基础上结合热壁热流修正方法开展第一层级的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累积热变形的宏观变化特征;S4、根据该宏观变化特征,在温升变化剧烈的区域选择小的时间步,在温升变化缓慢的区域选择大的时间步开展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新的热变形特征;S5、根据新的温升特征重新进行耦合时间步的选取,重复迭代开展高精度的累积热变形计算,直至热变形计算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66109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92878.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尺度修正的反距离权重数据插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固定的飞行器翼面或者舵面构型S,将已知物理量的数据点、待插值的数据点表示为集合;由厚度方向、展向和弦向三个方向构成插值坐标系;统计插值坐标系下已知物理量的数据点集合和待插值的数据点集合在厚度方向、展向和弦向三个方向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插值坐标系下根据最小值和最大值对已知物理量和待插值数据点进行各向异性修正得到数据点;在插值坐标系下进行插值;计算得到待插值点的物理量,用于飞行器薄的翼面、舵面结构进行多场耦合。本发明可以各向异性修正翼面和舵面各方向的坐标,增大薄层方向的距离权重系数,提高数据插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4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065551.6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热壁修正的沿弹道热流插值方法中,利用热壁修正公式,实现前后锚点壁面温度的统一,获得前后锚点统一壁温下的壁面热流,之后利用Fay‑Riddell求得的驻点热流值将前后锚点壁面热流无量纲化,再利用反时间距离权重法插值获得全部结构传热计算时刻点上的统一壁温下的无量纲壁面热流,最后利用对应结构传热计算时刻点上的驻点热流值进行有量纲化和利用热壁修正公式将统一壁面温度修正回各自的非均匀壁温,完成锚点壁面热流向结构传热计算时刻点壁面热流的插值过程。本发明考虑了弹道以及壁面温度变化对于热流插值结果的影响,能够减小热流插值误差,提高热流插值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2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63871.9
申请日:2020-09-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3/28 ,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弹道整体迭代的气动热/传热耦合计算方法。该方法迭代过程为重复热环境-传热的单向计算,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该方法按照一定规则在全弹道上进行锚点选取,锚点之间的热环境可并行计算,流场计算热环境和结构场计算的温度分布通过特定插值相互耦合求解,沿弹道整体迭代若干轮后计算精度可满足特定需求。相较于沿时间方向依次进行耦合计算的方法而言,全弹道整体迭代的气动热/传热耦合计算方法计算效率提升,提升倍数为锚点数/整体迭代轮数;由于沿全弹道整体迭代为误差减小过程,相较于误差增大过程的沿时间方向依次耦合计算,收敛误差至最小范围,计算精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16652.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法向量修正的反距离权重数据插值方法,通过表面法向量对翼/舵面、缝隙、舱内密排翅片等结构的插值点进行筛选,选取法向量在一定夹角范围内的插值点作为最终的插值点集合,最终使得插值点被限制在一定的方位角内,这样在进行最近距离点的选取时就可以避免原始方法存在的上下表面交错选点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插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76628.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补能弹跳滑翔式升力体气动布局的构建方法,属于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飞行器的头部区域轮廓线;步骤二:设计预定平面飞行器预设长度处轮廓线高度方向限高顶点;步骤三:设计飞行器预设长度处的底部截面;步骤四:根据步骤一、步骤三中得到的轮廓线和底部截面,连接得到该处截面曲面;并进行填充;步骤五:根据步骤一、步骤四所得曲面关于指定平面对称,得到飞行器的所有曲面;采用接合方式,将所有曲面合并为一个模型,完成飞行器设计;步骤六:在飞行器中设计发动机的轮廓线;本方案中的飞行器能够提供滑翔飞行器的高升阻比,同时可以提供较大的装填空间,有利于高速飞行下的防热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61158.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修正方法,涉及辐射换热模拟方法领域,本方法在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虚拟单元,设置该单元为黑体单元,虚拟单元可以看作非封闭系统的缺口的集合,形成一个新的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然后采用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对该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进行修正,最后将增加的虚拟单元剔除,得到修正后的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解决了非封闭系统下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的不适用问题,从而提高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辐射传递因子的倒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919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自适应耦合时间步长的飞行器累积热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飞行器结构及材料,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R1;S2、进行t=0时刻气动力/热环境数据的计算求解;S3、在气动力/热环境数据基础上结合热壁热流修正方法开展第一层级的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累积热变形的宏观变化特征;S4、根据该宏观变化特征,在温升变化剧烈的区域选择小的时间步,在温升变化缓慢的区域选择大的时间步开展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新的热变形特征;S5、根据新的温升特征重新进行耦合时间步的选取,重复迭代开展高精度的累积热变形计算,直至热变形计算收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