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系统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1520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226695.7

    申请日:2010-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Y02E10/725 Y02E10/728

    Abstract: 一种海洋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系统,包括:浮式基础、风力发电机组和若干波浪能发电装置,其中:波浪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浮式基础周围的圆周方向上,波浪能发电装置与浮式基础固连,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浮式基础上,风力发电机组和波浪能发电装置分别与同一输电线路相连传输电能,浮式基础固定在海上。本发明避免了重复建设,达到了减少建设成本的目的;增大了浮式基础的水线面面积,有助于提高整套系统的稳性;提高了波浪利用率;节省了空间,且加强了装置的保护。

    具有周向稳定柱的单柱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4687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80002.2

    申请日:2011-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107 B63B2001/128 B63B2035/446 B63B2039/067

    Abstract: 一种海洋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具有周向稳定柱的单柱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单柱式基础、周向稳定柱、支撑结构、系泊系统和固定压载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固定设置于单柱式基础上,周向稳定柱固定设置于单柱式基础周围,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周向稳定柱和单柱式基础相连,单柱式基础的中部和底部分别与系泊系统和固定压载系统相连,系泊系统与海底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周向稳定柱,以较小的水线面面积获得了较大的水线面惯性矩,同时借助单柱式基础压低重心,从而既满足了稳性要求又获得了良好的水动力性能,为风力发电机组提供一个稳定、经济、灵活的浮式基础,尤其适用于外海深水区域。

    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及载荷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4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7439.9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与载荷预警方法,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包括船体、钢桩、台车主体结构、台车行进子系统、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台车行进驱动油缸以及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安装在台车主体结构上;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检测子系统,检测子系统中设置有传感器。本发明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通过采用钢桩内部布置光纤光栅传感器、台车与侧向轨道接触处布置台车压力传感器、行走装置铰接处布置行进装置销轴传感器、船体和台车上布置IMU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多部件上的传感器载荷、运动以及工作状态监测问题,也解决了传统监测装置对船体和台车运动姿态和工作情况不清、难以判别工作状态的问题。

    具有振荡水翼装置的漂浮式风力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1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56819.7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振荡水翼装置的漂浮式风力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执行系统,执行系统配置有:船型漂浮式平台,漂浮于水面;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船型漂浮式平台上;单点系泊装置,限制船型漂浮式平台在水平方向的自由度;振荡水翼装置,包括多个配置有水翼的振荡水翼模块;液压控制装置,布置在振荡水翼模块上,包括多个液压控制模块,水翼在风浪流的联合作用下能够绕轴转动进而能够驱使振荡水翼模块发电;液压控制模块能够调整水翼的转动阻尼和工作角度。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船型漂浮式风力机运动性能差、发电方式单一的问题,保证了平台的稳定,并提高振荡水翼的发电效率。

    水下无人自行走的绞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74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94211.2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无人自行走的绞吸装置,包括挖掘系统、输送系统以及行走系统,所述挖掘系统包括车架、绞刀架以及横摆框,所述绞刀架通过横摆框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绞刀架所具有的挖掘端能够相对于车架以平行于第一平面的转动轨迹和/或平行于第二平面的转动轨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二平面;所述输送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一端连接所述挖掘系统,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车架的外部;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挖掘系统行走。本发明通过采用横摆框、绞刀架与车架本体铰接的十字轴车架结构,实现了绞刀架左右横摆和上下俯仰动作,使得绞吸机械能够实现水下复杂区域的灵活作业。

    基于神经网络的挖泥船泥泵转速在线辨识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71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237197.6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权值直接确定神经网络的挖泥船泥泵转速在线辨识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光电编码器检测泥泵实际转速,并记录对应的泥泵驱动变频器输入目标转速;然后建立前向神经网络控制器,分别将检测到的若干步泥泵实际转速和对应的输入目标转速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数据,通过权值直接确定方法计算确定神经网络权值;最后根据实际工况下的目标转速,通过训练后的前向神经网络控制器确定需要的泥泵转速控制量,并转化为转速控制指令发送至驱动变频器,实现在线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绞吸挖泥船泥泵转速的精确控制难题,实现了精确施工、节能输送的目标。

    艇载系留无人机回收布放装置及自主起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81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6456.0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艇载系留无人机回收布放装置及自主起降控制方法,包括系留无人机、起降平台以及线缆收放绞车,所述系留无人机包括起飞模式、飞行模式以及降落模式并与船载控制端通讯连接,所述起降平台安装在船体上并用于承载所述系留无人机,所述线缆收放绞车通过系留线缆与所述系留无人机连接并能够在所述船载控制端的控制下动作以响应所述系留无人机的不同模式,本发明通过系留无人机与船载控制端的通讯以及结构的设置解决了系留无人机和无人船结合应用的关键问题即艇载系留无人机的自主起降控制问题,实现了系留无人机的精准、稳定、安全降落。

    基于神经网络的挖泥船泥泵转速在线辨识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713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37197.6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权值直接确定神经网络的挖泥船泥泵转速在线辨识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光电编码器检测泥泵实际转速,并记录对应的泥泵驱动变频器输入目标转速;然后建立前向神经网络控制器,分别将检测到的若干步泥泵实际转速和对应的输入目标转速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数据,通过权值直接确定方法计算确定神经网络权值;最后根据实际工况下的目标转速,通过训练后的前向神经网络控制器确定需要的泥泵转速控制量,并转化为转速控制指令发送至驱动变频器,实现在线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绞吸挖泥船泥泵转速的精确控制难题,实现了精确施工、节能输送的目标。

    桩定位半潜式海上疏浚工程船

    公开(公告)号:CN1039818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5804.5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一种桩定位半潜式海上疏浚工程船,其包括:半潜式平台、疏浚设备、定位桩、定位桩起升系统和移船系统;其中,疏浚设备安装在半潜式平台上,定位桩起升系统固定在半潜式平台上,定位桩设置在定位桩起升系统中,移船系统与半潜式平台相连接。本发明在施工时能够有效地对船舶进行定位,不施工时能够自行移位,半潜式平台有效地减小了水线面面积,从而减小了波浪载荷,因此适用于风浪条件较恶劣的海域,尤其适用于外海深水区域。

    用于深海的系泊浮式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14689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56670.1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Y02E10/725

    Abstract: 一种风能发电技术领域的用于深海的系泊浮式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平台,包括:风机、支撑平台和系泊系统,风机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支撑平台漂浮于水面并与系泊系统的一端固定相连,系泊系统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海底。本发明通过平台上下运动挤压浮体内的水通过驱动叶轮带动发电机作业,从而实现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本发明能量转换步骤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维护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深水海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