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56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78949.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床整平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海床整平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吊梁、圆盘犁片、铲刀以及重心移动装置,主体框架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吊梁连接至主体框架的上方,并设有数据处理器以及传感器组件,压力传感器与传感器组件均电连接至数据处理器;圆盘犁片可转动式连接至主体框架,每一圆盘犁片包括一凹面;铲刀连接至主体框架的侧壁;重心移动装置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移动式连接至吊梁;圆盘犁片垂直于行进方向排布,铲刀设于主体框架的前侧壁;圆盘犁片的中心轴线与行进方向形成一锐角,且凹面朝向所述行进方向设置,以解决现有的整平装置不易于监测,不便调整,无法较好地适用于硬质粘土等复杂水底环境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0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594211.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无人自行走的绞吸装置,包括挖掘系统、输送系统以及行走系统,所述挖掘系统包括车架、绞刀架以及横摆框,所述绞刀架通过横摆框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绞刀架所具有的挖掘端能够相对于车架以平行于第一平面的转动轨迹和/或平行于第二平面的转动轨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二平面;所述输送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一端连接所述挖掘系统,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车架的外部;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挖掘系统行走。本发明通过采用横摆框、绞刀架与车架本体铰接的十字轴车架结构,实现了绞刀架左右横摆和上下俯仰动作,使得绞吸机械能够实现水下复杂区域的灵活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892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8164.X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的全封闭低扰动疏浚绞刀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绞刀装置,包括绞刀结构、固定罩结构、活动罩结构和泥浆输送系统;绞刀结构包括螺旋式绞刀、转动轴系;螺旋式绞刀在转动轴系的转动下能够切割粉碎淤泥;固定罩结构、活动罩结构沿绞刀结构外侧布置,能够连接外部结构、保护绞刀结构、并形成内部抽吸封闭腔体;泥浆输送系统能够将切割和粉碎的泥浆向上输送。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挖掘过程中泥浆浓度、提高清淤效率,避免悬浮物扩散和二次污染,解决了环保疏浚难题。同时针对上述装置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系统和方法,在保证对地压力的同时,实现保护罩对泥面的自适应贴合,保证了清淤过程中挖掘区域的封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94211.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无人自行走的绞吸装置,包括挖掘系统、输送系统以及行走系统,所述挖掘系统包括车架、绞刀架以及横摆框,所述绞刀架通过横摆框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绞刀架所具有的挖掘端能够相对于车架以平行于第一平面的转动轨迹和/或平行于第二平面的转动轨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二平面;所述输送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一端连接所述挖掘系统,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车架的外部;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挖掘系统行走。本发明通过采用横摆框、绞刀架与车架本体铰接的十字轴车架结构,实现了绞刀架左右横摆和上下俯仰动作,使得绞吸机械能够实现水下复杂区域的灵活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9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617529.8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原 , 钱文博 , 何炎平 , 黄超 , 张戟 , 诸葛玮 , 张杰 , 赵飞 , 陶秀峰 , 马海松 , 阮春华 , 杨顺 , 张广雷 , 韩政 , 郑琳珠 , 杨锡刚 , 庄海飞 , 陶润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理的呼吸阀,自清理的呼吸阀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浮子、连接部、垫片、格栅和喷水管,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部螺栓连接,浮子设于上壳体内,垫片和格栅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喷水管一端与喷水部连接,喷水管另一端设于上壳体的顶端。本发明增加了喷水管系统,对透气管和上壳体内的淤泥进去定时冲洗,在浮子上增加螺旋片,通过螺旋片有效清理上壳体上的结块淤泥,同时对格栅进行改进,增加入泥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9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17529.8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原 , 钱文博 , 何炎平 , 黄超 , 张戟 , 诸葛玮 , 张杰 , 赵飞 , 陶秀峰 , 马海松 , 阮春华 , 杨顺 , 张广雷 , 韩政 , 郑琳珠 , 杨锡刚 , 庄海飞 , 陶润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理的呼吸阀,自清理的呼吸阀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浮子、连接部、垫片、格栅和喷水管,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部螺栓连接,浮子设于上壳体内,垫片和格栅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喷水管一端与喷水部连接,喷水管另一端设于上壳体的顶端。本发明增加了喷水管系统,对透气管和上壳体内的淤泥进去定时冲洗,在浮子上增加螺旋片,通过螺旋片有效清理上壳体上的结块淤泥,同时对格栅进行改进,增加入泥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0979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17355.5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华 , 朱君喜 , 余龙 , 陈新权 , 周仲方 , 吴士国 , 郑金龙 , 张戟 , 诸葛玮 , 陈跃发 , 宫树发 , 曹承恺 , 钱文博 , 张广雷 , 韩政 , 何炎平 , 黄超
Abstract: 一种挖泥船用导管螺旋桨,包括:导管、螺旋桨、连接轴、连接箱体和导流板,所述导管通过连接箱体与船体连接,所述螺旋桨设于导管内,所述螺旋桨与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与船体连接,所述导流板与船体连接。本发明在传统的导管螺旋桨推进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挖泥船的特殊需求,通过连接箱体和导流板增加挖泥船逆水作业时的抗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33011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174233.5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构以及绞吸输送系统,挖掘机构包括绞刀头、绞刀马达以及绞刀架,所述绞刀架的内部设置有贯穿两端的流体通道,绞刀架上设置有进口端,所述进口端设置有带有镂空结构的支撑台,所述绞刀马达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台上,所述绞刀头紧固安装在绞刀马达的另一端,当所述绞刀马达运行时能够带动所述绞刀头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绞刀架、绞刀马达与绞刀紧凑的连接结构,对于崎岖水底疏浚效果好,解决了传统绞吸式挖掘机构传动路线复杂、布置不便和重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164584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657179.3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原 , 钱文博 , 何炎平 , 黄超 , 张戟 , 诸葛玮 , 张杰 , 赵飞 , 陶秀峰 , 马海松 , 阮春华 , 杨顺 , 韩政 , 郑琳珠 , 杨锡刚 , 庄海飞 , 陶润礼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清理的呼吸阀,自清理的呼吸阀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浮子、连接部、垫片、格栅和喷水管,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部螺栓连接,浮子设于上壳体内,垫片和格栅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喷水管一端与喷水部连接,喷水管另一端设于上壳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喷水管系统,对透气管和上壳体内的淤泥进去定时冲洗,在浮子上增加螺旋片,通过螺旋片有效清理上壳体上的结块淤泥,同时对格栅进行改进,增加入泥量。
-
公开(公告)号:CN217759018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430906.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的全封闭低扰动疏浚绞刀装置及系统,绞刀装置,包括绞刀结构、固定罩结构、活动罩结构和泥浆输送系统;绞刀结构包括螺旋式绞刀、转动轴系;螺旋式绞刀在转动轴系的转动下能够切割粉碎淤泥;固定罩结构、活动罩结构沿绞刀结构外侧布置,能够连接外部结构、保护绞刀结构、并形成内部抽吸封闭腔体;泥浆输送系统能够将切割和粉碎的泥浆向上输送。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挖掘过程中泥浆浓度、提高清淤效率,避免悬浮物扩散和二次污染,解决了环保疏浚难题,保证了清淤过程中挖掘区域的封闭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