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滤器进气导流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553652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1518022.3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器进气导流结构及车辆,包括导流板主体,所述导流板主体包括斜坡引流面,设置在斜坡引流面左右两侧的直面护板,以及设置在直面护板顶面上的密封海绵,在导流板主体后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向上突出于密封海绵的挡板;所述斜坡引流面包括前端斜坡引流结构和后端直面引流结构。在空滤器进气口的前端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导流结构后,在怠速工况下,通过该空滤器进气导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机舱热回流进入空滤器进口,从而保证进入空滤器的冷空气不被加热,并通过该空滤器进气导流结构引导冷气流经过进气系统到达发动机缸体进行燃烧。

    汽车压缩机热防护罩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22580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16741.9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压缩机热防护罩,包括呈圆形的端盖保护板,端盖保护板的边缘设置有翻边,该翻边在正对于压缩机安装座的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呈弧形面的侧保护板,端盖保护板上设置有安装凸台、第一避让凸台和第二避让凸台,其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安装孔,端盖保护板可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安装孔安装在压缩机尾部端盖上。其隔热效果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安装方便。

    一种可避免热冲击的直冷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22372638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501237.7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避免热冲击的直冷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其中,直冷热管理系统包括主冷却回路、乘员舱冷却回路、电池冷却回路,乘员舱冷却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并联设置,且两者均与主冷却回路串联;主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模块、防热冲击阀及设有加热机构的同轴管、控制器,制冷模块的出口及入口均与同轴管连通,防热冲击阀的入口与同轴管的一个出口连通,防热冲击阀的其中一个出口与乘员舱冷却回路的入口连通,防热冲击阀的另一个出口与电池冷却回路的入口连通,乘员舱冷却回路的出口及电池冷却回路的出口均与同轴管的其中一个入口连通,防热冲击阀及同轴管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电池温差较大及启动电池冷却时对乘员舱造成热冲击的问题。

    一种空气引流安装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705428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920918.4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引流安装结构及车辆。空气引流安装结构,包括前端冷却模块和安装在所述前端冷却模块上的导风框,还包括引流部件,引流部件安装在所述导风框上;所述引流部件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前端冷却模块的出风端,出风口朝向空调管路的高温区域,以形成将所述前端冷却模块产生的低温空气引流至空调管路的高温区域的空气流道,实现对空调管路的降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发动机本体、排气系统距离空调管路较近,使得空调管路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空调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

    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7374419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025181.X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包括:冷却框架、主动进气格栅及进气流道;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布置在所述冷却框架的前侧;所述冷却框架上设置有空滤进气口,所述进气流道固定在所述冷却框架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上,且所述进气流道的后端与所述空滤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布置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之前,从前保进入的冷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再通过所述进气流道导流至所述空滤进气口。

    一种空滤器前端进气结构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7745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420139.7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器前端进气结构,包括空滤器本体、空滤器进气管、冷却框架和前端进气组件,所述冷却框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气流过孔,所述前端进气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前端进气组件的前端能够与汽车格栅连接,所述前端进气组件的后端与所述冷却框架连接,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框架和所述空滤器本体连接,所述进气通道、所述气流过孔和所述空滤器进气管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滤器前端进气结构,防止汽车在怠速或者低速行驶条件下从前端散热模块和发动机舱回流的热空气进入空滤器,保证了发动机进气系统吸入的始终是环境温度的空气,防止因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而引起整车油耗升高。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91842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36735.5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斜板,斜板与底板斜向连接固定,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侧并与斜板的边缘部连接固定,在斜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用于与发动机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发动机下护板上设置第一导流结构,包括过渡板、导流板、连接板和通风口。通风口设置在斜板上,过渡板设置在斜板与底板的连接边缘区域,导流板与过渡板连接固定,导流板通过连接板与底板连接固定,通风口、过渡板和导流板形成直线状结构。在汽车行驶中,通过通风口导入外部冷空气,依次通过过渡板和导流板,实现对发动机机舱零部件的散热。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路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584635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53513.0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滤器进气管路布置结构,空滤器进气管路包括进气管、解耦波纹管和进气口组件,进气口组件包括顶置挡风板和进气弯管,顶置挡风板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弯管从顶置挡风板上方与进气口连接,顶置挡风板布置在冷凝器顶部靠车前方位置,使进气口位于并位于冷凝器、前保险杠、顶置挡风板和侧挡风板形成的空气进气舱顶面,直接吸入低温空气。本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有利于降低进气温度、减少进气漩涡产生,提高发动机动力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