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直冷系统进行系统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97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9568.1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对汽车直冷系统进行系统匹配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构建与汽车动力电池直冷系统对应的第一单蒸冷却系统模型,以及构建与汽车空调系统对应的第二单蒸冷却系统模型;将第一单蒸冷却系统模型与第二单蒸冷却系统模型进行并联连接,得到仿真模型;基于预设优化算法对仿真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将目标应用场景下的工况参数输入至优化调整后的仿真模型并获取仿真模型输出的仿真结果,基于仿真结果对汽车直冷系统进行系统匹配。通过本申请,实现了自动化的系统匹配,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匹配实验,提升了开发效率,而且还实现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仿真分析,提升了对对汽车直冷系统进行系统匹配的效率。

    一种发动机排气隔热罩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69477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21936670.4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隔热罩,包括隔热罩顶盖和从所述隔热罩顶盖四周延伸形成的前板、后板、左板和右板。在所述前板上设置开口结构,开口结构便于放置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在所述隔热罩顶盖上设置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与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的安装结构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所述后板上设置缺口,缺口便于放置前氧传感器。在所述后板上设置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用于与催化器隔热罩的安装结构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隔热罩顶盖、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形成一个帽子状的容纳空腔用于容纳瞬态产生的上升的高温热气流,避免对发动机及排气管周围的零部件产生的瞬态冲击,保证零部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行驶设备的机舱的遮盖装置以及行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347162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915289.9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行驶设备的机舱的遮盖装置以及行驶设备,包括遮盖组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机舱内,且位于所述机舱的舱口处,以遮挡所述机舱内的功能件;隔热件,设置于所述遮盖组件朝向机舱的舱底一侧;其中,所述机舱的舱口和所述机舱的舱底相对设置。本申请的遮盖装置,遮盖组件用于设置于机舱内,且位于机舱的舱口处,以遮挡机舱内的功能件;也即,通过设置于机舱的舱口处的遮盖装置能够遮挡机舱内的功能件,此时,如果汽车的前顶盖沉积有液体或杂质,打开汽车前顶盖时,液体或杂质会在遮盖装置的表面,不会进入机舱内部,从而通过遮盖装置能够阻挡液体或杂质进入机舱内部,进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空滤器进气口管道导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898742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238284.5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滤器进气口管道导流结构,包括进气管道和进气口本体,进气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空滤器连接,进气口本体与进气管道封闭端的一侧连通,进气口本体和进气管道的连通处沿进气管道的垂直方向设有一个隔断板,隔断板把进气口本体分为机舱进气口本体和空滤器进气口本体,进气管道分为机舱进气管道和空滤器进气管道。空滤器进气管道和所述空滤器进气口本体与空滤器连通,机舱进气口本体和机舱进气管道位于靠近进气管道封闭端的一侧,且机舱进气管上设置有一个与机舱连通的机舱出风口,所述机舱出风口与机舱进气口本体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机舱空间,解决了机舱位置紧凑,安装机舱降温装置困难的问题。

    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7374419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025181.X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包括:冷却框架、主动进气格栅及进气流道;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布置在所述冷却框架的前侧;所述冷却框架上设置有空滤进气口,所述进气流道固定在所述冷却框架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上,且所述进气流道的后端与所述空滤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布置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之前,从前保进入的冷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再通过所述进气流道导流至所述空滤进气口。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91842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36735.5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斜板,斜板与底板斜向连接固定,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侧并与斜板的边缘部连接固定,在斜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用于与发动机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发动机下护板上设置第一导流结构,包括过渡板、导流板、连接板和通风口。通风口设置在斜板上,过渡板设置在斜板与底板的连接边缘区域,导流板与过渡板连接固定,导流板通过连接板与底板连接固定,通风口、过渡板和导流板形成直线状结构。在汽车行驶中,通过通风口导入外部冷空气,依次通过过渡板和导流板,实现对发动机机舱零部件的散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