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光纤陀螺抗扰动寻北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67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577955.8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轴光纤陀螺抗扰动寻北计算方法,属于惯性寻北定向测量领域。本发明对采集的光纤陀螺数据先进行以db3为小波基的5层小波分解,对1、2、3层的高频系数进行滑动窗滤波,对4、5层的高频系数进行硬阈值去噪,构成新的高频系数,再利用新的高频系数与低频系数重构去噪后光纤陀螺信号,再对去噪后的光纤陀螺信号进行加权均值,再用于寻北解算公式中。本发明通过采用这种改进式的小波去噪法,以及加权求均值的方法,有效克服了实际环境应用中寻北精度差的问题。

    色噪声环境下基于约束Kalman波束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55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56941.X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17 H04B7/0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噪声环境下基于约束Kalman波束形成方法。本发明包括:建立阵列天线接收信号模型;建立白噪声环境下阵列接收数据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并应用Kalman滤波五组方程,求解出白噪声环境下阵列权矢量;对色噪声进行一阶马尔科夫建模,将有色量测噪声白化,并在此基础上对阵列接收数据量测噪声进行量测扩充;将色噪声模型和扩充后的量测带入到Kalman滤波五组方程中,得到新的Kalman滤波方程,最后求解阵列天线权矢量。本发明是在色噪声环境下对波束形成算法的改进。将Kalman滤波算法应用到波束形成上,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

    一种双敏感模态的微机械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339870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296005.9

    申请日:2013-07-15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敏感模态的微机械陀螺结构,主要是为了提高微机械陀螺的增益来提高灵敏度。本发明设计的微机械陀螺结构把完全的二自由度振动结构应用在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而且采用双敏感模态结构,即敏感模态拥有两个完全的二自由度振动结构,分别通过检测质量块与驱动模态的驱动框架和解耦框架相连,实现双敏感模态与驱动模态的解耦。完全的二自由度结构可以增加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的3dB带宽,提高陀螺系统的稳定性;双敏感模态可以提高陀螺系统的整体输出增益,提高系统的灵敏度。本发明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以及高灵敏度的优点,并且避免了真空封装,有利于广泛的实际应用。

    一种非圆信号双基地MIMO雷达低复杂度收发角度联合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395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6190.2

    申请日:2014-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3/74 G01S13/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圆信号双基地MIMO雷达低复杂度收发角度联合估计方法。首先,本发明根据MIMO雷达接收信号的非圆特性扩展观测数据,使MIMO雷达虚拟阵元扩大一倍;然后,根据多级维纳滤波的前后递推公式将观测数据分成两个正交部分,分别作为下一级多级维纳滤波的期望信号和观测数据矢量;利用预滤波矩阵构成新的信号子空间和噪声空间;最后,利用扩展的ESPRIT技术估计出目标发射角DOD;再利用DOD的估计值,用非圆ROOTMUSIC技术估计出目标接收角DOA;DOD和DOA二维参数自动配对,得到多个目标相对于发射端的目标发射角和相对于接收端的目标接收角。本发明利用非圆信号特性增大了MIMO雷达的虚拟孔径,实现了可识别目标的最大化,运算复杂度低,且不需要额外的配对过程。

    八面体空间伸展臂连接单元可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9588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1571.9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八面体空间伸展臂连接单元可展机构,包括第一-第六活动杆构件、第一-第五转动副、第一-第二球副、静机架和动机架,第一构件杆和第四构件杆通过第一转动副相连,第二构件杆和第五构件通过第一球副相连,第三构件杆和第六构件杆通过第二球副相连,第二构件杆通过第四转动副与静机架相连,第三构件杆通过第五转动副与静机架相连,同时第四转动副和第五转动副的运动副轴线互相垂直,第五构件杆通过第二转动副与动机架相连,第六构件杆通过第三转动副与动机架相连,同时第二转动副和第三转动副的运动副轴线互相垂直。本发明整体质量低,可展性能好,伸缩率高,收纳率高。

    一种四自由度微机械陀螺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4521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4320.9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四自由度微机械陀螺。由驱动静梳齿、驱动动梳齿、驱动质量块、解耦框架构成的驱动模态和由敏感静梳齿、敏感动梳齿、检测质量块、敏感质量块构成的敏感单元均为完全的2-DOF振动结构。驱动质量块通过两个工形梁与四个锚点相连来限制其在驱动方向x振动,解耦框架通过两个工形梁与四个锚点相连来限制其在在驱动方向x振动。检测质量块通过四个折叠梁与解耦框架相连,连接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敏感质量块通过两个工形梁与四个锚点相连来限制其在敏感方向y运动。本发明利用完全的2-DOF振动结构拥有较高的3dB带宽来同时提高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的3dB带宽,从而得到较高的系统带宽,提升陀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远距离视频下的正面人体自动身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1554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073004.1

    申请日:200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远距离视频下的正面人体自动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步态模块和人脸模块;首先读入视频文件,用Adaboost方法检测行人,若检测到便自动开启人脸模块和步态模块,分别对步态和人脸采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人脸特征辅助步态特征在决策级的融合方法进行识别。本发明为远距离身份识别提出新的解决思路,采用人脸特征辅助步态特征在决策级融合方法。在单样本的步态识别中辅助人脸特征的优点在于,即使步态训练样本是单样本,而人脸图像是多个的,这样便从另外一个角度扩充了训练样本的数目,有助于身份识别,融合人脸特征可以提高2.4%的识别精度。

    基于北斗的扩频无线电救生装置及救生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8610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137588.X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北斗的扩频无线电救生装置及救生信号处理方法。求救部分由编码器、扩频模块和调制发送模块组成,待救方位置信号经过北斗接收机处理后进入编码器与时间信息内容一同转换成扩频电台的导航电文,由扩频模块扩频,通过调制发送模块将生成信号经天线发送;救援部分由射频前端、信号处理平台及输出显示部分组成,射频前端通过对接收信号的放大、滤波提取有用信号送入信号处理平台,信号处理平台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解扩、解调获得待救人员的位置信息传送到输出显示模块输出。本发明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民用搜救,也可扩展至军用;同时,本发明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进程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