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87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205473.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哈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47/54 , A61K31/7105 , C07H21/02 , C07H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义核酸糖基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所述的反义核酸糖基缀合物是由糖分子通过连接臂缀合于反义核酸5′末端共价偶联而成。体外药效显示各缀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靶基因沉默活性与非缀合反义核酸链相当,个别缀合物活性稍优。同时,经缀合后药物摄取率提升。体内实验证明,缀合物显示出更高的肝癌抑制活性,其中Glu‑CT102MOE5效果最为显著。此外,本发明还优选出了与CT102相同靶标但是体内外活性更优的反义核酸PHN02和PHN07,经进一步化学修饰后,PHN02MOE5的抗肿瘤能力与CT102MOE5相当。本发明的提出为抗肝癌反义核酸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基因治疗领域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1239.4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哈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肝癌治疗的寡核苷酸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药物制剂由寡核苷酸药物、载体以及溶剂组成,其中所述的寡核苷酸药物为PHN02ME,所述的寡核苷酸药物PHN02ME在全硫代序列的基础上采用两端各5个盖帽修饰,所述的载体由核苷磷脂TPS或CPS、阳离子脂材CLDA及辅助脂材DSPE‑PEG组成。本发明通过制剂比例调整及制剂溶剂优化,得到极具临床应用潜力的抗肝癌新型药物制剂,此制剂低剂量、低频次经静脉给药小鼠后,显著抑制小鼠肝癌生长,并表现出较理想的缓释/长效抑癌作用,药效优于CT102/DNCA/CLD/PEG制剂。本发明的提出为抗肝癌反义核酸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基因治疗领域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0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0087.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K5/068 , C07K5/078 , C07K5/09 , C07K5/097 , C07K1/107 , C07K1/06 , A61K47/42 , A61K47/62 , A61K31/7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端功能化修饰的胱氨酰二油胺类化合物及其化学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中心骨架为胱氨酸,胱氨酸羧基端修饰油胺组成双疏水尾链结构,氨基端修饰功能化的亲水头部,包括带有正电中心或芳环结构的氨基酸及多肽片段,结构通式如下所示。胱氨酸中心骨架结构中含有二硫键使得该分子具有还原敏感特性,而分子疏水尾链及亲水头部的整体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两亲性,可在水等体系中进行自组装。亲水头部中含有的阳离子电荷中心可以与目标核酸形成电性作用进而包载核酸,发挥核酸递送作用。本发明提出的N端功能化修饰的胱氨酰二油胺类化合物作为新型脂材或辅助脂材能高效递送核酸类化合物入胞,在基因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26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64445.6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24 , A61K31/7084 , A61K47/54 , A61K45/06 , A61P3/10 , A61P9/00 , A61P25/28 , A61P31/12 , A61P35/00 , B82Y5/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s,cDN)或其类似物的中性/阳离子混合脂材纳米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的制剂由中性胞苷脂材DNCA、阳离子脂材CLD、PEG2000‑DSPE、金属盐/PBS缓冲体系以及环二核苷酸组成。经过本发明方法包载后得到的环二核苷酸或其类似物的中性/阳离子混合脂材纳米制剂,具有稳定性好、递送效率高、入胞能力强、生物活性高且毒性低等优点,在抗肿瘤免疫、抗病毒/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90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105576.4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H19/167 , C07H1/00 , C07C43/23 , C07C4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苯甲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纺锤体驱动蛋白Eg5的小分子抑制剂三苯甲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所述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为式Ⅰ化合物或式Ⅱ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是通过特异性地靶向纺锤体驱动蛋白Eg5的变构口袋,在其中增加化合物与氨基酸残基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抑制Eg5的活性。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对癌细胞具有有效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诱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035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286784.4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N15/115 , A61K48/00 , A61P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胸苷修饰的凝血酶核酸适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合成的凝血酶核酸适配体中掺入化学式I和/或II所示的异胸苷,从而得到一种异胸苷修饰的凝血酶核酸适配体,实验证明经过该方法修饰的人体凝血酶核酸适配体,能够更好地与凝血酶识别,结合力更强,且具有更强的抗凝效果,因此,有希望将此异胸苷修饰的凝血酶核酸适配体制备成一种高效,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的抗凝血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15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2588.X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由核酸适配体类似物和包载钆的脂质体构成,其中所述核酸适配体类似物通过化学键连接所述包载钆的脂质体上。所述核酸适配体类似物选自巯基修饰的、氨基修饰的或位点修饰的GBI-10、AS1411、A10、MUC1、sgc8、sgc3、sgd3、KH1C1、KDO5、S6、AGRO100、A30和STRG2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靶向肿瘤的成像检测制剂或靶向肿瘤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结构稳定,以核酸适配体类似物为靶头,定向于多种肿瘤,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细胞,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09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910085088.0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肽-链接基-寡聚核苷酸类化合物及其固相逐步合成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肽-链接基-寡聚核苷酸类化合物具有通式(VIII)的结构,其中X为多肽结构部分,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或碳原子,n为0、1、2、3、4或5。本发明的肽缀合寡聚核苷酸类化合物,具有结构简单、合成方便等特点,产物自身具有膜透性,可以作为研究反义寡核苷酸与小干扰RNA(siRNA)机理的分子生物学工具,也具有潜在的药物开发前景。本发明的固相逐步合成法避免了目前生物大分子缀合物的合成困难,简化了合成操作,便于实现高通量、多靶点的修饰寡聚核苷酸类化合物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08706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4922.3
申请日:2013-01-15
IPC: C07D471/04 , A61K31/444 , A61K31/437 , A61K31/551 , A61K31/496 , A61K31/5377 , A61P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如式(I)所示的取代的中氮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式(I)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详见说明书。试验数据表明,本发明化合物通过抑制VIF/ElonginC的相互作用而发挥抑制VIF活性的作用,并且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具有这种作用机制的本发明化合物有望降低HIV治疗过程中耐药性问题的产生,为HIV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5984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22499.4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F9/6561 , A61K31/675 , A61P31/14 , A61P31/20 , A61P31/18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D,L-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单磷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分别为通式I或II所示,其中R1为氨基、脂肪氨基、环烷氨基或吡咯烷基,R2为脂肪氨基或烷氧基。本发明D,L-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单磷酸酯显示了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稳定性,弥补了原药D4G和ddG所存在的稳定性低、药代动力学性质差等不足,同时可以绕过代谢过程中的单磷酸化限速步骤,增强抗病毒活性。本发明D,L-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单磷酸酯的制备方法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抗病毒活性试验表明,本发明通式I和通式II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可将其应用于制备抗HIV病毒、抗HBV病毒、抗HCV病毒或抗HSV病毒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