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4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59132.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K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谐波频率测量高温结构内部温度的方法,属于无损探测领域,包括:测量某一温度场下的纵波和横波超声谐振频率,获得纵波和横波超声波传播速度,再依据预先标定的波速与温度关系分别获得纵波和横波测量得到的温度,最后根据纵波和横波的谐振频点数得到综合谐振测温结果。本发明可以在超声波传播时间数据不易采集或采集数据失真的情况下,实现对结构内部温度进行有效的测量,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98130.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伴随梯度的变形网格质量优化方法,涉及网格变形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目标物体进行网格划分形成粘性网格,经过网格变形后获取第一变形网格;第一变形网格不满足后续使用需求时,对目标物体重新进行网格划分形成非粘性网格;基于所述非粘性网格构造网格变形质量优化目标函数;推导所述优化目标函数相对设计变量的伴随梯度;根据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和伴随梯度得到网格单元刚度的最优解;将优化刚度值插值到所述粘性网格中,求解粘性网格系统的刚度方程,获得基于优化刚度的网格节点分布,重新生成第一变形网格。本发明可以实现网格质量的提升,解决由于网格变形后的单元质量过低导致的计算结果失真或计算过程终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5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3495.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飞行器多体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置栅格舵及机弹分离投放控制方法,该后置栅格舵安装于投放物尾部并一起挂载于飞行器上,且能够在投放物脱离飞行器干扰后从投放物尾部弹射分离;所述后置栅格舵包括边框、栅格壁、支撑板和连接部件,所述栅格壁包括若干栅格,且内嵌于边框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边框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投放物尾部连接部对齐;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投放物的后端面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投放物尾部安装一个后置栅格舵,改善了投放物的静稳定性,使得投放物分离姿态较为稳定,可以解决投放物从飞行器分离时姿态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33495.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飞行器多体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置栅格舵及机弹分离投放控制方法,该后置栅格舵安装于投放物尾部并一起挂载于飞行器上,且能够在投放物脱离飞行器干扰后从投放物尾部弹射分离;所述后置栅格舵包括边框、栅格壁、支撑板和连接部件,所述栅格壁包括若干栅格,且内嵌于边框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边框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投放物尾部连接部对齐;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投放物的后端面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投放物尾部安装一个后置栅格舵,改善了投放物的静稳定性,使得投放物分离姿态较为稳定,可以解决投放物从飞行器分离时姿态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6710.0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00 , B64D33/02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弱内外流干扰的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成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及内转式激波;S2:生成外压缩轴对称基准流场及外压缩激波;设计气动壁面;S3:设计进气道唇口型线的投影线和乘波体前缘线投影线;S4:在步骤S2生成的外压缩轴对称基准流场中生成乘波面、机翼上表面;S5:在步骤S1生成的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中生成内转式进气道;S6:基于生成的内转式进气道向外设计设定的厚度构成进气道整流罩;S7:设计机身上表面、底面。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体化设计时进气道的激波捕获特性减弱、机体的乘波特性减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04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22075.2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李欢 , 莫焘 , 贾洪印 , 吴晓军 , 章超 , 周桂宇 , 张培红 , 陈江涛 , 赵炜 , 余婧 , 刘深深 , 陈兵 , 罗磊 , 张杰 , 赵辉 , 杨悦悦 , 陈洪杨 , 贾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弹种安全分离的隔断式内埋弹舱,包括内埋弹舱本体,在装载小型弹类飞行器时,通过可拆卸的隔板将内埋弹舱本体横向隔断为前舱和后舱用于分别装载小型弹类飞行器;在装载大型弹类飞行器时,将隔板拆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嵌入式可装卸隔断的内埋弹舱,投放小弹时在弹舱中部安装隔板,通过流动控制实现小弹的安全分离;需投放大弹时无需安装隔板,保持原弹舱构型,不影响大弹的安全分离。本发明可以实现内埋弹舱大弹和小弹的安全分离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2078.0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李欢 , 张杰 , 贾洪印 , 吴晓军 , 章超 , 杨悦悦 , 陈洪杨 , 陈江涛 , 赵炜 , 周桂宇 , 张培红 , 余婧 , 刘深深 , 陈兵 , 罗磊 , 蒋安林 , 贾川 , 莫焘 , 赵辉 , 刘亮 , 吴龙 , 李龙飞
IPC: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速内埋投放数值仿真的混合网格构造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预估初场特征:基于流场计算工具和定常计算方法预估飞行器内埋投放对应计算域的初场特征即初始流场特征,所述初场特征包括压力、密度和速度信息;生成结构化表面网格:基于结构网格生成飞行器表面网格;计算域分解:基于所述初场特征将计算域分解为若干区域,包括漩涡干扰区、剪切层干扰区、激波干扰区和动态分离区;分区域生成差异化混合空间网格:针对所述漩涡干扰区、剪切层干扰区、激波干扰区和动态分离区,分区域差异化生成飞行器空间网格。本发明减小了计算网格造成的数值误差,提高了超声速内埋投放数值仿真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0294.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李欢 , 贾洪印 , 吴晓军 , 章超 , 陈江涛 , 赵炜 , 张培红 , 周桂宇 , 蒋安林 , 余婧 , 刘深深 , 陈兵 , 罗磊 , 张杰 , 杨悦悦 , 陈洪杨 , 莫焘 , 贾川 , 刘亮 , 赵辉
IPC: B64D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前缘直板的内埋弹舱及投放控制方法,其中内埋弹舱包括:前缘直板、弹舱舱门、连接杆、弹舱本体以及安装槽,所述前缘直板通过安装槽嵌入于飞行器的弹舱本体内部前缘位置,并通过连接杆与弹舱舱门联动,且能够随弹舱舱门的开启而运动至弹舱本体外部前缘位置。当飞行器无需投弹时,弹舱舱门关闭,前缘直板嵌入在弹舱本体内部,不影响飞行器正常飞行;当需要打开弹舱舱门投放导弹时,前缘直板随弹舱舱门运动至弹舱外部,抬升内埋弹舱的剪切层流动,减小内埋弹舱后缘底部的压强并使导弹下方呈现低压状态,从而使导弹从内埋弹舱投放分离时呈现低头姿态。本发明可以解决导弹从内埋弹舱投放分离时抬头姿态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16652.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法向量修正的反距离权重数据插值方法,通过表面法向量对翼/舵面、缝隙、舱内密排翅片等结构的插值点进行筛选,选取法向量在一定夹角范围内的插值点作为最终的插值点集合,最终使得插值点被限制在一定的方位角内,这样在进行最近距离点的选取时就可以避免原始方法存在的上下表面交错选点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插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76628.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补能弹跳滑翔式升力体气动布局的构建方法,属于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飞行器的头部区域轮廓线;步骤二:设计预定平面飞行器预设长度处轮廓线高度方向限高顶点;步骤三:设计飞行器预设长度处的底部截面;步骤四:根据步骤一、步骤三中得到的轮廓线和底部截面,连接得到该处截面曲面;并进行填充;步骤五:根据步骤一、步骤四所得曲面关于指定平面对称,得到飞行器的所有曲面;采用接合方式,将所有曲面合并为一个模型,完成飞行器设计;步骤六:在飞行器中设计发动机的轮廓线;本方案中的飞行器能够提供滑翔飞行器的高升阻比,同时可以提供较大的装填空间,有利于高速飞行下的防热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