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学科软件协同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3381.4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学科软件协同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当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仿真请求,根据仿真请求的仿真应用场景确定执行仿真请求的目标CAE软件及目标控制流程;对目标控制流程和各目标CAE软件进行控制流程描述和软件参数描述,得到第一配置文件和第二配置文件,将第一配置文件发送至客户端,以便客户端对第一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以基于反馈的控制流程参数对第二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各目标CAE软件的软件参数信息;根据软件参数信息及控制流程参数按序调度目标CAE软件,执行仿真流程,得到协同仿真后的仿真结果。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式的流程自由定制和组件快速组合方式,实现协同仿真。

    一种多学科软件协同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73381.4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学科软件协同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当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仿真请求,根据仿真请求的仿真应用场景确定执行仿真请求的目标CAE软件及目标控制流程;对目标控制流程和各目标CAE软件进行控制流程描述和软件参数描述,得到第一配置文件和第二配置文件,将第一配置文件发送至客户端,以便客户端对第一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以基于反馈的控制流程参数对第二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各目标CAE软件的软件参数信息;根据软件参数信息及控制流程参数按序调度目标CAE软件,执行仿真流程,得到协同仿真后的仿真结果。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式的流程自由定制和组件快速组合方式,实现协同仿真。

    一种考虑热接触的高温结构热力耦合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8941.2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热结构优化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热接触的高温结构热力耦合拓扑优化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含接触热阻界面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上述步骤中的含接触热阻界面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高温结构的热力耦合分析,建立含有多个约束的拓扑优化模型;对拓扑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进行灵敏度求解,获得灵敏度列式;将灵敏度通过密度过滤法进行过滤;采用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MMA更新拓扑优化模型中的变量。将接触问题扩展到热力耦合结构,有利于对含热接触的高温结构开展精细化设计,同时通过优化结果给出接触热阻对力热耦合结构的调控机制,从而提高含热接触的高温结构设计的精细化程度。

    一种材料热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52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2429.3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材料热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基于同一复合材料的不同尺度的网格结构进行材料热性能的求解,在整个求解过程中不同尺度网格的相互映射一次性确定且可并行式求解温度基函数,最终可快速得到宏观温度分布,并据此温度分布评估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不同尺度的网格结构可自动满足材料交界面处的热流守恒,不需要额外针对交界面处进行计算;并且,该方案还具有尺度不分离特性,由此可更能直接体现细观尺度材料空间分布方式对宏观、细观温度分布的影响。相应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材料热性能评估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一种材料动力学特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952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1761.8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材料动力学特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申请在针对复合材料构建网格结构后,确定网格结构中的每一网格顶点在横向和轴向上含泊松比影响的形函数及其导数,由此本申请在求解方程中引入了轴向对横向位移的泊松比影响以及横向对轴向位移的泊松比影响;那么基于各网格顶点的动力学特性求解方程得到的各网格顶点的位移,具备更高的计算精度,从而在不影响求解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复合防热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的预测精度,能够降低结构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成本,缩短结构设计周期。相应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材料动力学特性评估装置、设备及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一种物体表面热流密度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509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41424.6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热测试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物体表面热流密度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设定物体待测面上热流随时间变化的初步热流密度函数;采集物体待测面的初始温度和超声波传播时长;根据初始温度和初步热流密度函数,确定理论超声波传播时长;若是超声波传播时长和理论超声波传播时长之间的差异较小,则该初步热流密度函数即为物体待测面的热流密度函数;否则对初步热流密度函数进行调整,并重新按照上述方式确定该初步热流密度函数是否准确,直到获得准确的热流密度函数。本申请无需对物体结构进行破坏及其他任何处理,且超声波信号仅仅在物体内部传播,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降低热流密度的测量难度且保证热流密度函数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