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高速列车制动夹钳积雪结冰的车体

    公开(公告)号:CN108730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810876520.7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高速列车制动夹钳积雪结冰的车体,沿车体运行方向的前方的制动夹钳上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安装在制动夹钳的底部,防护罩包括有用于安装固定的防护罩安装板和用于将流向制动夹钳的风雪和车轮甩水导流引向至制动夹钳下方的围板结构,围板结构固接在防护罩安装板的下方,且沿该防护罩安装板周向布置,该围板结构与防护罩安装板形成的容腔的开口朝向车轮的底部。该防护罩可有效减少制动夹钳表面的积雪结冰量,抑制车轮甩水的四处飞溅避免转向架区域其他重要部件(如高度阀)的结冰,保证转向架制动系统在冰雪天气内的正常工作,提高了高速列车在下雪天气的安全性、平稳性以及运输效率。

    一种列车用自适应升力受电弓

    公开(公告)号:CN115570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18221.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用自适应升力受电弓,包括依次连接的受电弓底座、受电弓臂杆和受电弓弓头,以及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和自适应升力翼片,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安装于受电弓臂杆上,自适应升力翼片包括固定前翼、垂向力传感器、可动后翼及翼片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垂向力传感器获取列车运行过程中受下沉气流作用形成的下压力,并根据下压力控制翼片传动机构驱动可动后翼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提升自适应升力翼片的升力,避免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弓网分离现象,且具有自适应性,可以根据运行环境自行调整结构,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有效提升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基于泄压空间角的隧道微气压波缓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76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82759.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列车进入缓冲结构后一种基于泄压空间角的隧道微气压波缓解方法,当列车进入缓冲结构时,前方气流以球面波的形式向缓冲结构散开,并且该球面波的等效半径为隧道断面的水力半径,形成的空间角为1/4球体π,以该球体的球心为投影中心,将缓冲结构的开孔区域向球面S上投影,得到投影面积S1,定义泄压空间角θ=S1/S×π,调整泄压空间角θ的大小,有效减缓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的初始压缩波,从而减小隧道出口微气压波。本发明满足了在既有铁路隧道的基础上,更高速列车顺利安全地通过隧道这一需求,通过对列车进入缓冲结构后泄压空间角特征与隧道出口微气压波之间影响机制的研究,得出高效缓解微气压波的缓冲结构模型,为缓冲结构设计提供新的方式。

    基于涡发生器的列车增减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97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32133.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发生器的列车增减阻装置,包括:涡发生器,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列车两侧,所述涡发生器分别设置在列车头车和列车尾车上,所述涡发生器垂直于所述列车流线型区域车壳设置,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滑动控制机构,所述涡发生器通过滑动控制机构升起或收缩设置在所述列车流线型区域车壳处,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涡发生器与列车中线间的角度。本发明能够通过减弱或增强尾涡强度的方法,从尾涡控制的角度实现尾车阻力控制,同时头车所设涡发生器可打断列车流线型,增大头车阻力,从而实现整车增减阻协同控制。

    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全封闭式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78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508318.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全封闭式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对称设置有两个侧翼,所述导流罩呈流线化的圆拱形或水滴形设置,所述导流罩的中部开设有下臂框孔和拉杆孔,受电弓设置在所述导流罩内,所述下臂框孔和拉杆孔分别用于所述受电弓的下臂框和拉杆通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翼,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侧翼的张开、闭合和转动。本发明不影响受电弓自身功能,降弓时实现受电弓全部封闭,升弓时降低气流与受电弓底部基座和杆件、受电弓区域腔体的冲击,从而达到减阻降噪目的。

    一种转向架积雪结冰风洞试验系统的造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29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00976.8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积雪结冰风洞试验系统的造雪装置,包括设于转向架积雪结冰风洞试验系统的动力段的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进风端前方设有一表冷器,轴流风机的出风端外周沿轴流风机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过冷水喷嘴。该造雪装置通过设置轴流风机,在轴流风机的进气端前方设置表冷器对气流进行降温冷却,形成低温气流进入轴流风机;在轴流风机的出风端外周沿其周向设置多个过冷水喷嘴,过冷水喷嘴喷出的过冷水遇到低温气流形成冰雪,相比于在风洞外部造雪再将雪输送到风洞内的方式,可使冰雪与气流混合均匀;将多个过冷水喷嘴沿轴流风机的出风端外周周向设置,使整个风洞流道的截面区域内都形成冰雪,提高了冰雪与气流混合的均匀性。

    一种防高速列车制动夹钳积雪结冰的车体

    公开(公告)号:CN1087303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76520.7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高速列车制动夹钳积雪结冰的车体,沿车体运行方向的前方的制动夹钳上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安装在制动夹钳的底部,防护罩包括有用于安装固定的防护罩安装板和用于将流向制动夹钳的风雪和车轮甩水导流引向至制动夹钳下方的围板结构,围板结构固接在防护罩安装板的下方,且沿该防护罩安装板周向布置,该围板结构与防护罩安装板形成的容腔的开口朝向车轮的底部。该防护罩可有效减少制动夹钳表面的积雪结冰量,抑制车轮甩水的四处飞溅避免转向架区域其他重要部件(如高度阀)的结冰,保证转向架制动系统在冰雪天气内的正常工作,提高了高速列车在下雪天气的安全性、平稳性以及运输效率。

    基于风雪水冰协同控制的列车转向架防积雪结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770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0975.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雪水冰协同控制的列车转向架防积雪结冰装置,包括飞雪导流组件、轮对集水组件、发热部件表面结构以及转向架舱主动除冰组件。本发明提通过飞雪导流组件、轮对集水组件、发热部件表面结构的设置,能够减少转向架区域的结冰程度,通过转向架舱设置的主动除冰组件能够主动地对转向架区域的结冰进行清除,结合了飞雪控制与液滴、冰渣轨迹优化,发热部件表面及形状优化,配合主动融冰/除冰,实现对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积雪结冰的有效防治,提升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冰雪灾害治理的效果。

    一种列车用自适应升力受电弓

    公开(公告)号:CN1155709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318221.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用自适应升力受电弓,包括依次连接的受电弓底座、受电弓臂杆和受电弓弓头,以及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和自适应升力翼片,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安装于受电弓臂杆上,自适应升力翼片包括固定前翼、垂向力传感器、可动后翼及翼片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垂向力传感器获取列车运行过程中受下沉气流作用形成的下压力,并根据下压力控制翼片传动机构驱动可动后翼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提升自适应升力翼片的升力,避免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弓网分离现象,且具有自适应性,可以根据运行环境自行调整结构,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有效提升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种带有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923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62682.5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和车体,所述转向架为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包括构架、轮对和外置制动装置,所述轮对包括车轮和车轴;所述外置制动装置为轴盘式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盘和制动夹钳,所述外置制动装置设置在轮对的外侧;所述车体包括隔热裙板,所述隔热裙板固定连接在车体的侧边,且位于车轮和外置制动装置之间,将外置制动装置隔断在车体外部。本技术方案通过隔热裙板将车体分隔出热区和冷区,热区位于车体外部,冷区位于车体内部,列车制动时制动装置产生的热量及对流换热形成的热空气有效限制在热区,以保证冷区内耐热性差装置的正常运作,从而提升轨道车辆运行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