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固磁稳定流化床酶解豆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337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2571.X

    申请日:2015-01-1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气液固磁稳定流化床酶解豆粕的方法,创新在于将蛋白酶固定于磁性载体制成磁性固定化酶,在磁流化床反应器中利用电流通过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磁性固定化酶能够呈现出磁稳定态分布,进而使豆粕能与酶充分反应。以蛋白质含量为参考指标,考察气液磁流化床反应器中通风量、磁性固定化蛋白酶的加酶量、磁场强度及混合的料液比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影响,对磁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参数的探索。

    一种超临界CO2条件下酶法酯交换制备小麦胚芽起酥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30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8357.5

    申请日:201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CO2条件下酶法酯交换制备小麦胚芽起酥油的方法。在传统的起酥油等食品专用油脂的生产中,氢化工艺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因此酯交换技术可作为替代传统氢化工艺来生产零反式脂肪酸专用油脂的有效方法。用固定化脂肪酶在超临界状态下催化酯交换反应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真空干燥2h,干燥向反应釜内添加固定化脂肪酶及转子;二、密封反应釜,通入CO2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并进行试漏,最后通入一定量的CO2到指定压力;三、升温后搅拌计时反应;四、停止反应,趁热抽滤,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小麦胚芽油和极度氢化小麦胚芽油进行酶法酯交换,时间与常规酯交换相比较短;固定化脂肪酶相对酯化活力保持90%以上。

    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606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256605.8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用于大豆油脱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用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选择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进行脱胶,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酶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而导致酶失活以及酶法脱胶中磷脂酶成本高的问题。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用于大豆油脱胶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的制备;二、大豆毛油前期处理;三、向油中添加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四、搅拌后离心,即实现用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工艺。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处理,其脱胶效率比现有方法提高了5~25%,经济效益增加1~3%。

    一种高溶解性黑豆蛋白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414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1550.X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一种高溶解性黑豆蛋白的提取方法属于植物蛋白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豆清理粉碎后过筛得黑豆粉,将黑豆粉与正己烷混合进行脱脂,脱脂后离心分离得到脱脂黑豆粉;(2)将脱脂黑豆粉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并调节混合液的pH;(3)将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4)将超声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脉冲电场处理;(5)将脉冲电场处理后的混合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pH调至4.5,离心分离得到沉淀,将沉淀反复水洗和离心分离,即得到高溶解性的黑豆蛋白;本方法可得到高溶解性的黑豆蛋白,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所得的黑豆蛋白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0.04%,溶解性可达到62.29%。

    一种超临界CO2条件下电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556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4224.1

    申请日:2013-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CO2条件下电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是一种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由油槽池和溶液池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由固定在反应池中间的质子交换膜隔开,所述反应池是由内衬不导电的电极纸不锈钢反应釜所形成,阴极电极插在油槽池中,阳极电极插在溶液池中;在超临界体系里,水电解成氢离子,并在超临界体系内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油相池,被催化剂表面活性点吸附,使催化剂表面有电解的氢离子,快速形成氢-催化剂-双键的不稳定复合物,油脂双键快速被饱和,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

    一种超临界CO2添加H2条件下电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4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4225.6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CO2添加H2条件下电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是一种在超临界CO2条件下,通过添加氢气进行电化学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由质子交换膜固定在反应池中间将反应池分隔成油槽池和溶液池两部分,所述反应池为不锈钢反应釜内衬不导电的电极纸所形成,油槽池中插有阴极电极,溶液池中插有阳极电极;在氢气存在下的超临界体系里,水电解成氢离子,并在超临界体系内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油相池,被催化剂表面活性点吸附,使催化剂表面既有溶解于油中的氢分子又有电解的氢离子,快速形成氢-催化剂-双键的不稳定复合物,油脂双键快速被饱和,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

    一种超临界状态下除溶剂油中芳烃及不饱和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4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0115.6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状态下除溶剂油中芳烃及不饱和烃的方法。由于在超临界CO2条件下,可避免出现催化剂中毒及失活的现象,可在短时间内将H2溶解于超临界CO2中,在此条件下,催化剂表面H2浓度增加,起到了迅速加成的目的,提高了反应速率,不饱和键更易脱除。研究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催化剂添加量等不同条件对溶剂油氢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图像进一步解释此种氢化溶剂油的优势。用本方法优化出的条件进行溶剂油氢化,得到的最佳脱芳率为97.2%,较常规方法脱芳率提高5~15%。因此,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溶剂油进行氢化,既可提高脱芳率,又可进一步降低油脂中的芳烃含量。

    一种真空湿粕脱溶系统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839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0201.2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湿粕脱溶系统。利用蒸汽喷射增压器对蒸脱机的烘干层进行设计,并对真空湿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料层高度、烘干温度、真空度、烘干时间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下豆粕残溶含量为78ppm左右。蒸汽喷射增压器对蒸脱机的烘干层进行抽真空处理,并将抽出的混合汽经增压处理变为直接蒸汽打入脱溶层对湿粕进行脱溶,这样不仅能实现有效降低豆粕残溶含量,减弱豆粕中的蛋白质变性,使生产出的豆粕呈金黄色,还可减少蒸汽消耗,降低整个湿粕脱溶系统冷凝负荷,保证了湿粕脱溶生产的连续性和成品豆粕的质量。因此,采用真空湿粕脱溶系统,不仅能实现有效提高成品豆粕质量,还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种用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200.8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通过对混合油预蒸增大油脂与磷脂酶A2的接触机会、减少了酶的失活。优化了反应温度、反应起始pH、游离磷脂酶A2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等脱胶条件的最优参数。根据本发明中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油中胶质类物质(磷脂等)析出导致的设备中形成结垢、堵塞管道,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油脂精炼的成本;此外,采用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胶大豆油磷含量显著降低,可降至10.56mg/kg;得到的毛油色泽优于常规脱胶后油脂的色泽,对油脂精炼具有重要意义。

    连续前置式水冷凝及干式冷凝脱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1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196.5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脱臭过程中蒸汽利用不合理及对水蒸气进行液化捕集的方式不当,造成整个脱臭系统中负荷过大,能耗过大,大量的过热蒸汽直接冷凝造成的冷凝设备负担严重,污垢易堆积,甚至使连续脱臭生产难以连续进行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前置式连续干式冷凝脱臭的方法。在原有脱臭塔基础上采用两次冷凝并对使用后水蒸气的捕集方式进行改变,采用两次冷凝并对使用后水蒸气的捕集方式进行改变,首先经过列管式冷凝器初步冷凝,使脱臭蒸汽中的低沸点物质首先冷凝流出,减少了下步冷凝的负荷,提高了干式真空冷凝器的冷凝效率,并且采用水封装置和两组干式真空冷凝器保证了脱臭生产的连续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