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大灯孔盖结构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09181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889140.4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前大灯孔盖结构,包括:孔盖外圈,采用卡角与前保险杠安装固定,所述孔盖外圈采用硬塑材料制成;孔盖内圈,采用软胶过盈的方式与前大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孔盖外圈设置有限位槽,前保险杠主体翻边插入限位槽内,控制上下间隙。所述孔盖内圈软胶与前大灯匹配过盈1.5mm,防止前大灯安装偏差为下差时出现与前大灯离空问题。所述软胶中部设计U型槽,与前大灯匹配部分能够变形,弥补前大灯安装偏差的容差。所述孔盖内圈软硬胶间采用Z型断面的接合面。本实用新型采用软胶过盈匹配可有效的容差,较好的控制与前大灯的间隙,外观感知好,此方式前大灯孔盖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软硬胶采用双注塑,无需开两副模具,模具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上料装置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87429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650052.2

    申请日:2017-06-06

    Inventor: 伍旭 杨明 张瑞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沿传送方向排列的若干支架和与所述支架一一对应的滚筒单元,所述传送方向为Y向,所述滚筒单元沿X向设置,所述滚筒单元包括滚筒轴、设于所述滚筒轴两端的轴承单元和设于所述轴承单元外周的滚筒,所述滚筒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通过设置沿传送方向排列的若干支架和与支架一一对应的滚筒单元,将工件置于滚筒的表面,操作人员沿传送方向推拉工件,工件与滚筒之间产生滚动摩擦,不会对工装表面产生磨损,降低了返修成本,同时工装表面不会产生毛刺,消除了工件底面划伤的质量问题,无需经常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此外,滚动摩擦力通常是滑动摩擦力的1/40-1/60,降低了阻力,更利于推拉作业。

    卡接装置、行李托架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532720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494232.7

    申请日:2022-03-09

    Inventor: 伍旭 李敏 姜宏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接装置、行李托架及车辆。该卡接装置包括主体部(1)和卡接部(2)。卡接部(2)为弹性件,一侧固接于主体部(1)上,另一侧突出于主体部(1);其中,主体部(1)对应于卡接部(2)的位置具有开口,开口的形状对应于卡接部(2)的形状。卡接装置能够防止使用其的行李架稳固不易松动,解决了行李架托架杆与安装支架不易匹配问题。

    一种前格栅及车辆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48499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0220985.9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格栅及汽车,所述前格栅包括梯形前格栅主体和商标牌底座,其中,所述商标牌底座和商标紧固连接形成商标牌组件,所述商标牌底座与所述前格栅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商标牌底座上在不同商标的共同区域布置用于安装商标的安装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不同商标牌无法匹配同一格栅,新开模具,开发周期长,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新型前保险杠及车辆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18556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464311.1

    申请日:2021-10-13

    Inventor: 伍旭 李伟 赵肖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前保险杠及车辆,所述新型前保险杠包括主壳体部和位于主壳体部的底部的前空气导流板,主壳体部与前空气导流板一体成型,这样,前空气导流板与主壳体部整体一起注塑,无需通过单独的前空气导流板模具注塑,从而实现降低模具成本的效果。由于前空气导流板与主壳体部整体一体注塑成型,无需设置前保险杠底部的前空气导流板的安装结构,从而节约了原材料以及降低连接组件的成本,也省去了空气导流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操作,从而实现减少装配成本的效果。

    一种翼子板前安装支架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1229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692228.1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翼子板前安装支架,包括前安装支架本体,前安装支架本体倾斜纵向延伸固定在翼子板本体中前侧上边缘上,前安装支架本体上侧壁中上端设有向内纵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支架,前安装支架本体上侧壁中下端设有向内纵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支架,前安装支架本体与对应的前格栅总成侧壁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可解除固定,前安装支架本体与对应的前保总成侧壁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第二安装支架可解除固定,前安装支架本体上侧壁中下端与前保侧装饰盖可解除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一种翼子板前安装支架,加强翼子板本体强度,不需要在翼子板本体上做安装结构,避免影响翼子板本体外观问题,有效控制各零件装配尺寸,保证装配后各部件匹配间隙段差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029087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651088.2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前保险杠和翼子板,所述翼子板设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前保险杠侧面设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架上,且所述前保险杠侧面下端还Y向设置第一固定件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前保险杠侧面通过连接支架与翼子板固定连接的同时,还通过Y向设置第一固定件进一步加固前保险杠与翼子板下端连接位置的固定强度,克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下端连接位置易被拉开并产生A型间隙进而降低汽车外观感知质量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敞篷车装饰翻转装置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80709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1953630.1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敞篷车装饰翻转装置,包括装饰盖内板、装饰盖外板、前转轴安装架、前支架转轴、前固定支架、后转轴安装架、后支架转轴、弹簧、后固定支架、微动开关、防过拉块I、防过拉块II、拉锁限位块、拉绳、弹簧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整车的信号来控制装饰翻转机构,由电机驱动实现装饰机构的快速开闭与敞篷翻转机构的联动;装饰翻转装置的开闭位置通过微动开关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因装饰盖位置不当与连杆机构干涉,导致篷布折叠机构功能失效。解决连杆机构折叠后连杆机构与钣金外漏所导致感知差的问题,降低异物掉落导致连杆机构卡滞风险,避免篷布折叠机构功能失效,实现翻转机构与篷布折叠机构智能联动,提升整车品质。

    一种防漏光的卡扣结构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589443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914632.7

    申请日:2021-11-25

    Inventor: 伍旭 邵旭东 李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光的卡扣结构,包括前蒙皮总成及雾灯装饰盖,所述前蒙皮总成的一端内凹形成第一折边,所述雾灯装饰盖的一端内凹形成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构成卡扣结构,所述前蒙皮总成与所述雾灯装饰盖通过所述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折边的一端凸出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遮挡住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的间隙。通过在前蒙皮总成及雾灯装饰盖的卡扣结构中增加了翻边结构,可以解决塑料件之间的卡接位置漏光这个问题,同时翻边可以作为装配导向,优化装配难装问题,提高装配效率。

    一种铰链装置安装座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20962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1692281.1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铰链装置安装座,包括铰链安装座本体,铰链安装座本体包括铰链安装底座,铰链安装底座下表面与前格栅内板上表面可解除式固定连接,铰链安装底座上表面中间处自前向后延伸设有转轴座,铰链装置右侧前后两端分别套设在转轴座前后两端上,铰链装置右侧前后两端通过转轴座铰接在铰链安装底座上表面,转轴座前后两端底部与对应的铰链装置右侧前后两端卡接固定,铰链安装底座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壁,安装壁下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所述转轴座前后端部相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铰链装置安装座,方便铰链装置与铰链安装座本体的安装,实现铰链装置与铰链安装座本体连接结构可靠,牢固,方便安装,简化模具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