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98341.2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56 , C12N15/61 , C12N15/70 , C12N15/31 , C12P19/2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基因nanA,基因nanT,基因nanK和基因nagB,游离表达外源基因neuC和基因neuB,并过表达UDP‑GlcNAc合成途径基因glmM,glmU和GlmS突变体基因glmS*获得的一种高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在摇瓶发酵实验过程中,N‑乙酰神经氨酸的产量可以达到7.02g/L。分批补料条件下,在5L发酵罐中N‑乙酰神经氨酸的产量达到46.92g/L,产率达到0.82g/L/h和1.05g/gDCW,具备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649475.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来源于微生物Caldicellulosiruptor saccharolyticus的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简称Casa‑WT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第231位的苯丙氨酸Phe替换成半胱氨酸Cys和第173位的丝氨酸Ser替换成半胱氨酸Cys,得到双突变体F231C/S173C。最适催化条件下,双突变体酶在70℃的异构酶活提高到原有的287%。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更多异构酶活较低的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0691.0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酮糖3‑差向异构酶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固定化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第二步,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蛋白酶;第三步,加入戊二醛进行交联。本发明制备的固定化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反应条件简单温和。固定化提高了酶的相对活性和稳定性,制备得到的固定化酶结合牢靠,可进行多次酶催化反应。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D‑阿洛酮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86878.0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90 , C12N15/61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19/24 , C12P19/02 , C12Q1/533 , G01N21/3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文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及获得的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是基于在酸性Si(IV)–Mo(Ⅵ)显色液中,D‑果糖可将黄色钼酸盐Mo(Ⅵ)还原,生成蓝色钼酸盐Mo(V/Ⅵ),其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D‑果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相同浓度水平下,D‑阿洛酮糖不会干扰D‑果糖的测定。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四点突变体,与该酶野生型相比,其在60℃下孵育1h后的残余酶活提升69.8%,最适温度提高5℃,在60℃下的半衰期值由0.64h增加到7.30h,因此其工业应用潜力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4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701935.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稳定性提高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的突变体S162P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GliocladiumroseumMA918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将162位的丝氨酸(S)突变为脯氨酸(P),获得单点突变体S162P。与野生酶相比,在原始催化活力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基础上,突变体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突变体酶在50℃保温2min后残余酶活提高为野生酶的1.52倍;在48℃分别保温10min和20min后,仍具有约80%和58%的残余酶活,在48℃的半衰期也提高为野生酶的3.6倍。为实现ZEN内酯水解酶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49475.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来源于微生物Caldicellulosiruptor saccharolyticus的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简称Casa‑WT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第231位的苯丙氨酸Phe替换成半胱氨酸Cys和第173位的丝氨酸Ser替换成半胱氨酸Cys,得到双突变体F231C/S173C。最适催化条件下,双突变体酶在70℃的异构酶活提高到原有的287%。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更多异构酶活较低的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1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615300.0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和酶活提高的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Lactobacillus gasseri DSM 20604的菊糖蔗糖酶的截断酶作为亲本,构建了四点突变体酶A310E/S346A/I478M/A491S(简称M4),并进一步截断N‑端33个氨基酸的突变体M4N‑33。M4N‑33在55℃的半衰期由原来的不足5min提高到大约10h,熔融温度由原来的55.00℃提高到61.27℃,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55℃提高到60℃,在最适催化条件下的酶活提高了52%。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微生物菊糖及转糖苷酶的工业化应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4385.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3‑岩藻糖基乳糖微生物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筛选高效的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并通过组合调控3‑岩藻糖基乳糖合成途径中manC、manB、wcaG和gmd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使大肠杆菌拥有生产3‑岩藻糖基乳糖的合成能力,并能够精确调控代谢通路的碳通量,缓解代谢压力。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3‑岩藻糖基乳糖的能力为2.01g/L,在3L发酵罐中,3‑岩藻糖基乳糖的产量达到20.3g/L,具备良好工业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348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092950.0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90 , C12N15/61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P19/3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生产GDP‑岩藻糖的大肠杆菌生产菌株,属于基因工程、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葡萄糖为底物,通过组合调控代谢通路中的磷酸甘露糖变位酶(ManB)、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ManC)、GDP‑甘露糖4,6‑脱水酶(Gmd)和GDP‑岩藻糖合成酶(WcaG)的表达从而缓解GDP‑岩藻糖合成通路的代谢压力。本发明还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大肠杆菌中分解GDP‑岩藻糖的基因UDP‑葡萄糖脂质载体转移酶(WcaJ)以及加强代谢通路中的辅因子的再生进一步提高胞内GDP‑岩藻糖的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1080457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188891.7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2’‑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原始菌株2’‑岩藻糖基乳糖合成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构建模块化代谢通路,通过不同质粒组合调控代谢途径中的磷酸甘露糖变位酶(ManB),甘露糖‑1‑磷酸鸟嘌呤基转移酶(ManC),GDP‑甘露糖‑6‑脱氢酶(Gmd),GDP‑岩藻糖合成酶(WcaG),L‑岩藻糖1‑激酶/GDP‑岩藻糖焦磷酸化酶(Fkp)以及2’‑岩藻糖基乳糖合成酶(FucT2)的表达水平,使细胞内能积累更高浓度的2’‑岩藻糖基乳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生产2’‑岩藻糖基乳糖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