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702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45574.7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联接结构、一种应用所述联接结构的套筒、一种加工所述联接结构的加工工艺方法、以及一种应用所述套筒的自动变速器;其中,该联接结构,用于联接两构件以进行扭矩传递,所述联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构件的花键、以及设于所述花键的切削刃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在花键上设置有切削刃结构,使得任意两构件需要配合进行扭矩传递时,只需将其中一个构件设有该联接结构,并将设有该联接结构的构件与另一构件进行压装,该两构件即可形成内外花键紧密配合,从而可进行扭矩传递。通过该联接结构有利于奖励装配成本低、节约材料、提高装配效率、且不存在装配误差、废品率低、传递扭矩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909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332498.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泵,泵盖、机油泵体、中间过渡板和真空泵体依次连接在一起,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泵盖内,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真空泵体内;中间过渡板上设有真空泵进气通道,真空泵进气通道通过中间过渡板和真空泵体内的管路与真空泵体内的气泵腔相通;泵盖上设有机油泵的进油口,该进油口与机油泵的油泵腔相通,真空泵体上设有与机油泵的反馈油道相通的主油道反馈油道,并且该主油道反馈油道与连接轴上转动连接点相通并提供机油。采用以上结构后,大大节省了两个泵的体积,更加适用于狭小空间的发动机位置;并且,解决了摩擦发热变形的问题,使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25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502765.X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油泵测试装置中的机油充气装置,包括气泵(1)、用于向机油泵进油口供油的油箱(6)以及连通气泵(1)和油箱(6)的气管(2);它还包括隔板(4),所述的隔板(4)上设有多个布满整个隔板(4)的通孔(7),隔板(4)的边缘连接在油箱(6)的内侧壁上,并位于靠近气管(2)通入端口处。采用以上结构后,油液内的气体含量是均匀的,不会出现在气管与油箱的连接处气体含量高,而越远离连接处气体含量越低,因此,机油泵能更加稳定地输出压力,反映到发动机上,更加能真实的反映发动机的使用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89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502216.2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N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式变转速油泵,包括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的油泵主体(1)的转轴(10)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3);传动机构包括四个单锥面滚轮(4)和皮带(7),四个单锥面滚轮(4)为两个一对,且每对两个单锥面滚轮(4)的锥面相对并同轴;其中一对单锥面滚轮(4)与转轴(10)周向限位且滑动配合,两个单锥面滚轮(4)之间的距离可调;另外一对单锥面滚轮(4)与动力输出轴(3)周向限位且滑动配合,两个单锥面滚轮(4)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的皮带(7)绕覆在两对单锥面滚轮(4)上。采用以上结构后,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减少了液压功率和机械功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656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718205.3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密封槽槽深的检测装置,工件安装在工装支座的其中一侧,工装支座上具有缺口,该缺口的位置与工件上待检测的密封槽位置对应;检测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工装支座的另一侧,滑台气缸安装在检测安装板上并由PLC控制器控制并驱动;基准板位于缺口处且与滑台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基准板的端面与工件上的检测基准面贴紧;每个位移传感器连接在基准板上并与PLC控制器电连接,一个位移传感器的测头的位置对应工件上的一个密封槽。采用以上结构后,一方面保证了基准面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使检测的数据更加具有精准性,减少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96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14951.5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控制回路,包括可变排量机油泵和调节阀,调节阀包括阀座(9)、阀芯(10)和阀腔(11),阀芯(10)与阀座连通,增排量腔(7)与阀腔(11)连通,第一流道(13)与第二流道(14)之间设有第三流道(15),第三流道(15)上设有节流孔(22),阀腔(11)与油箱(4)之间设有第四流道(16);阀芯(10)外周壁设有用于连通或断开第二流道(14)与第四流道(16)的环形凹槽(21);阀芯(10)设有伸出端(23),出油道(1)上外接有调节装置。提供一种机油泵排量调节稳定且响应灵敏的可变排量机油泵控制回路。(9)之间设有弹簧(12);减排量腔(8)与阀腔(11)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90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2498.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3/04 , F04B37/14 , F04B39/0284 , F04B39/122 , F04B53/00 , F04B53/16 , F04B53/18 , F16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泵,泵盖、机油泵体、中间过渡板和真空泵体依次连接在一起,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泵盖内,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真空泵体内;中间过渡板上设有真空泵进气通道,真空泵进气通道通过中间过渡板和真空泵体内的管路与真空泵体内的气泵腔相通;泵盖上设有机油泵的进油口,该进油口与机油泵的油泵腔相通,真空泵体上设有与机油泵的反馈油道相通的主油道反馈油道,并且该主油道反馈油道与连接轴上转动连接点相通并提供机油。采用以上结构后,大大节省了两个泵的体积,更加适用于狭小空间的发动机位置;并且,解决了摩擦发热变形的问题,使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8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29668.X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18/344 , F04C29/02
Abstract: 一种凸轮轴集成式真空泵,包括泵体(1)、凸轮轴(2)、叶片(3)、装于泵体(1)内腔的转子(4),转子(4)的下端成型有连接段(5)且转子(4)通过该连接段(5)与凸轮轴(2)为一体式结构,转子(4)设有沿径向的安装孔(4.1),叶片(3)悬空装于安装孔(4.1)中,叶片(3)下方的安装孔(4.1)形成供润滑油进入的下进油腔(6),安装孔(4.1)的两侧壁上沿轴向对称开设有下端与下进油腔(6)连通的油槽(4.2),转子(4)的顶部设有用于盖住油槽(4.2)的封盖(7),封盖(7)与叶片(3)顶部之间形成供润滑油进入的第二进油腔(8)。该凸轮轴集成式真空泵结构简洁、无需装配、能有效保障同轴度,且能有效避免叶片磨损,延长叶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0817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2789.5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中弹簧的安装装置,它包括压入座(6)和用于将弹簧(8)压入到机油泵(1)上弹簧安装槽(7)内的压块(2),压入座(6)内具有能容置并压缩弹簧(8)的压入通孔(5),压入通孔(5)的横截面为矩形孔,压入通孔(5)的上段在弹簧(8)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壁为斜面(16);压入通孔(5)的下端位于弹簧安装槽(7)的正上方,并且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递减;压块(2)上端设有用于压入的驱动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弹簧在转移过程中与机油泵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离及定位不准的现象,更加方便弹簧的安装,从而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89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02216.2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N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式变转速油泵,包括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的油泵主体(1)的转轴(10)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3);传动机构包括四个单锥面滚轮(4)和皮带(7),四个单锥面滚轮(4)为两个一对,且每对两个单锥面滚轮(4)的锥面相对并同轴;其中一对单锥面滚轮(4)与转轴(10)周向限位且滑动配合,两个单锥面滚轮(4)之间的距离可调;另外一对单锥面滚轮(4)与动力输出轴(3)周向限位且滑动配合,两个单锥面滚轮(4)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的皮带(7)绕覆在两对单锥面滚轮(4)上。采用以上结构后,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减少了液压功率和机械功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