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9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03885.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各个不同的第一核酸分子标识符和各个不同的第二核酸分子标识符并基于交叉定位标识法,对微孔芯片中的各个微孔进行编码,从而得到所述微孔芯片中的各个微孔的位置编码信息;基于所述微孔芯片中的各个微孔的位置编码信息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该筛选方法可以降低操作难度和筛选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实验通量。

    一种糖基化外泌体PD-L1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320426.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化外泌体PD‑L1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离外泌体;2)连接第一偶合物与第一DNA,所述的第一偶合物能够与外泌体的糖基结合;3)加入第一偶合物与第一DNA的偶联物;4)加入PD‑L1适配体;5)稀释反应溶液;6)加入连接臂DNA;7)在连接臂的作用下DNA连接酶将第一DNA与PD‑L1适配体连接;8)对与连接臂互补的第一DNA与PD‑L1适配体连接部分进行扩增,检测扩增信号。本发明方法特异性检测糖基化的外泌体PD‑L1,无需分离释放糖蛋白,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9pg/mL,适用于多种生物体系。

    一种微流控芯片和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1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1416130.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流控芯片和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微流道,以及至少一个内嵌于微流道中的双层微粒捕获腔室;各双层微粒捕获腔室包括第一微粒捕获腔室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微粒捕获腔室,且第一微粒捕获腔室的底部与第二微粒捕获腔室的顶部相互连通;第一微粒捕获腔室底部截面直径大于第二微粒捕获腔室顶部开口截面直径;且第二微粒捕获腔室顶部开口截面直径小于底部截面直径。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在使用微流控芯片捕获微粒后,向该芯片中通入分散有用于微粒裂解的固体颗粒的油相,以包封和裂解所述微粒。使用本发明的芯片和方法,可有效防止捕获的微粒因后续操作导致的溶液扰动而再次溢出,并能够防止捕获腔室之间信息的交叉污染。

    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核酸适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4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308366.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核酸适体及其应用,涉及一种核酸。提供能够高特异性识别、高亲和力结合PD‑L1的核酸适体。所述核酸适体可通过基于琼脂糖微珠分离‑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蛋白SELEX方法筛选制备。所述核酸适体具有富含G碱基、具有茎环结构、易合成和标记、成本低、稳定性好、非免疫原性等特点,并且利用该核酸适体实现了PD‑L1蛋白、表达PD‑L1蛋白的肿瘤细胞系及肿瘤细胞系分泌的表达PD‑L1蛋白外泌体的特异性识别,验证了其在生化分析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有望作为检测PD‑L1表达水平的分子识别工具,而应用于临床医学肿瘤免疫研究领域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精准预测和动态监测。

    高效单细胞捕获与快速单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1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083613.9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单细胞捕获与快速单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该检测平台由单细胞捕获与液滴孵育微流控芯片、分泌蛋白捕获玻璃板、芯片夹具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捕获与液滴孵育微流控芯片有两层结构,分别是单细胞捕获与液滴孵育层、隔离阀层。该平台可高效快速的进行单细胞的捕获,通过隔离相的加入快速稳定的生成含有单个细胞的微液滴并可进行长期的液滴孵育,同时保证单细胞的高活性,将该芯片与分泌蛋白的检测的抗体阵列玻璃板相结合,可实现单细胞分泌蛋白高通量、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

    用于生成非球形液滴的芯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7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393722.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非球形液滴的芯片及方法。该方法通过纳米粒子自组装在油水界面处,使液滴的形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结合液滴生成芯片,稳定快速地生成了均一的非球形的液滴。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调控性强等优点。解决了之前非球形液滴生成步骤复杂,形貌调控灵活性不足,均一性不足等问题。本发明同样涉及这种均一非球形液滴的应用,此种非球形液滴可广泛应用于非球形微球合成,微纳米材料自组装,药物胶囊制备等生物、化学、材料、物理、医疗诊断及其相关领域。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及其捕获CTCs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55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80018.4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及其捕获CTCs的应用。该方法采用动态修饰,通过微球将待修饰分子修饰在微流控芯片内。微球偶联的待修饰分子与制备好的微流控芯片可分别保存,因此其保存更简单、方便,产品货架期长。同时,该方法对芯片材质的要求低,通用性好,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等传统方法不易修饰的材质也适用。此外,其修饰步骤少,较大地缩短了芯片的制备和修饰时间。且修饰时试剂利用率高,浪费少,可有效降低成本。其可望应用于生物与医学分析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