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868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42429.1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自然风节能利用的风道设计方法,对于地下风机房,在风机房内由于安装有风机,在风机不开启的情况下风道是被风机阻隔的,因此需要在风机房风道位置处加设辅助风道,自然风可通过节能风道进入隧道,当隧道通风路径中的自然风风向与设计风向相同,即q>q0时,完全利用节能风道进行通风;当自然风风向与设计风向相同,即0<q<q0时,开启部分风机和节能风道协同进行通风;当自然风风向与设计风向相反,开启风机,调整到合适功率,进行通风。本发明可以使得节能风道有效的利用了长达隧道中的自然风资源,为隧道后期运营通风的节能减排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减少了隧道机械通风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89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227842.0
申请日:2014-05-27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斜井式紧急出口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结构设置、数据获取、仿真模拟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疏散通道由斜井式结构构成,包括与主隧道连接入口处的防护门、斜井式结构的缓坡段和斜井段,缓坡段宽度不小于斜井段宽度;防护门的最小宽度D(P)=1.75e0.025P;缓坡段最小面积A(P)=34e0.1P;缓坡段最大坡度S(a)=e0.18a。本发明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获得了满足不同数量人员安全疏散紧急通道结构设计参数,该参数也充分反映了紧急通道结构条件对隧道内人员紧急疏散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目前斜井式紧急通道的结构设计方法,而且为斜井式紧急通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了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的安全可靠性,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安全、高效、减少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81090.9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竖井式盾构管片原型加载试验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试验方法通过获取立式试验环管片的重力大小和实际载荷集合,并根据实际载荷集合计算得到径向集中载荷大小和环箍均布载荷大小,再启动吊装加载组件施加提拉力,实现自重平衡,启动径向加载组件施加径向载荷,启动环箍加载组件施加环箍均布载荷,并记载试验环管片的内力和变形。本发明为站立式管片原型加载试验,与现有技术的平躺式试验相比,更加真实的模拟管片实际受力状态;通过吊装加载组件实现自重平衡,可准确模拟实际工况中地层所提供的管片自重反力作用,解决了站立式管片原型加载试验自重反力集中的问题,更加真实的模拟管片实际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40020.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E21B49/00 , G06F30/13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F123/02 , G06F11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围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钻进参数的隧道围岩级别精细化超前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凿岩台车采集连续循环的钻进参数;步骤2、提取钻进参数统计特征;步骤3、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训练出基于钻进参数的隧道围岩级别超前预测模型;步骤4、通过围岩三维空间单元体划分方法将整个循环在横向上划分成多个分块,进行围岩级别精细化超前预测。本发明能够不断采集开挖循环的钻进参数,确保超前预测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39705.3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围岩力学参数变化的隧道岩锚承载拱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隧道岩锚承载拱数值计算模型开展第i步数值计算;遍历模型中的所有单元;提取每一个单元的对应应力分量和质心坐标然后计算每一个单元的径向应力;计算每个单元的力学参数更新值;判别每一个单元是否参与第i步数值计算;如果参与则赋予单元更新后的力学参数,反之力学参数不变化;判别数值模型第i步数值计算是否收敛;收敛则结束计算过程,反之则开展第i+1步数值计算。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在隧道岩锚承载拱数值计算过程中,考虑围岩力学参数随着围岩应力变化而变化,为锚杆支护的隧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0236498.0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地层变形的节段式衬砌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基岩面深度和隧道仰坡高度沿隧道轴向的变化函数;S2.采用洞口地层变形计算方法,确定设计区域在设防烈度下的洞口地层变形模型;S3.提取出每个隧道节段两端点和中心点处的地层水平向位移和竖向位移;S4.确定弯矩位移占总位移的比例系数;S5.基于地层水平向位移和竖向位移,以及弯矩位移占总位移的比例系数,根据节段式衬砌纵向内力计算公式计算出对应的纵向弯矩、剪力和轴力。本发明可以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3500.0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温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确定隧道纵向瞬态温度场围岩部分和风流部分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S1.确定高地温隧道的围岩初始温度t0b、洞外的风流初始温度t0f、围岩比热容c1、围岩密度ρ1、隧道半径R、空气比热容c2、空气密度ρ2和通风时长,并假定隧道内的风速v,利用三维隐式差分方法计算通风预设时长后的围岩壁面温度和风流温度;S2.计算高地温隧道内的散热量Q;S3.基于所述散热量Q、通风后的该围岩壁面温度和风流温度,计算高地温隧道的需风量。本发明够精确控制高地热区段施工隧道洞室内通风降温的真实需风量,有降低隧道内的空气温度,方便施工人员正常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07175.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隧道通风耦合细水雾灭火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螺旋隧道通风耦合细水雾灭火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螺旋隧道、火源模拟系统、纵向通风模拟系统、细水雾模拟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螺旋隧道通风耦合细水雾灭火的试验方法基于该试验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模拟螺旋隧道纵向通风耦合细水雾下对火灾烟雾以及火情状况的影响,为研究螺旋隧道的通风、细水雾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保障螺旋隧道运营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3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551934.4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基于损伤理论的型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残余强度确定了新型损伤模型,同时基于滑移等效假说得到粘结滑移过程中损伤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有损微元生成的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了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统一描述粘结滑移曲线峰前及峰后全部特性及其损伤演化规律,且损伤方程形式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经验证,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5854.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隧道急上高原人员必需疏散时间计算方法和系统,其包括获取急上高原人员的疏散运动速度;基于隧道火灾工况下烟气浓度影响,对疏散运动速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疏散运动速度;计算隧道火灾工况下的急上高原人员报警探测时间;计算隧道火灾工况下的急上高原人员疏散预动时间;计算隧道火灾工况下的急上高原人员疏散行动时间;将报警探测时间、疏散预动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相加得到高海拔隧道急上高原人员必需疏散时间。本发明能够为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防灾救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运营期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