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可调的行驶状态下汽车轮胎激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328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602291.0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振幅可调的行驶状态下汽车轮胎激振装置,该装置包括激振装置、传动机构和张紧机构;激振装置包括曲轴、上推杆、下推杆和载物台,曲轴安装在下箱体的内部,曲轴为能转动的结构;为了移动振动台可以在每个单独的振动台下加上丝杠导轨机构,通过转动丝杠改变振动台之间的距离。电动机与振动台间通过带传动连接,当两个振动台距离变短后带传动会变松发生打滑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使传送带重新张紧,可以将电动机安装在升降台上,通过改变电动机的高度拉伸传送带,使传送带重新张紧,让汽车轮胎激振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一种可调节偏心质量的旋转激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5168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821206.5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调节偏心质量的振动激振器,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防护罩、固定在机架底面中间位置的水箱、安装在机架上的双轴电机、控制器,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端部安装有套筒;套筒内有活塞,活塞上固定有丝杠;丝杠通过螺纹副与丝杠螺母配合;丝杠螺母安装在大齿轮上,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套筒上;套筒上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轴上安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通过与水箱相连的套筒作为振动激励器的旋转部分,通过套筒内的活塞的移动,改变套筒中液体的质量,从而对振动偏心质量进行调节。

    一种四机驱动复合同步振动成型机及结构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05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35255.4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机驱动复合同步振动成型机,该装置包括振动部分和成型部分;成型部分由液压缸、凸模、凹模组成,液压缸驱动凸模上下运动;振动部分由振动台、隔振弹簧以及偏心块组成,振动台上装有四个偏心块,左右各两个;每两个为一组激振器,两组激振器对称安装;每组激振器的两个偏心块对称安装,偏心块之间由一对同步齿轮传动;振动台下方装有减震弹簧,振动台上有承料板,承料板上有凹模,模内盛放有散料,散料由凸模压制,液压缸通过导柱与振动台相连。本发明解决了设备的大型化问题,实现水平方向无激振力,竖直方向产生较大激振力,驱动大量的散料振动成型。

    一种摩擦电磁复合阻尼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5270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98701.3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电磁复合阻尼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芯、摩擦阻尼壁、外壳、固定板、处理器、伺服电机、摩擦阻尼调节机构、电磁阻尼调节机构;外壳底部连接在振动源上;安装芯安装在外壳内部,安装芯顶部连接在被隔振对象上;摩擦阻尼壁安装在外壳内壁;本发明通过摩擦阻尼、电磁阻尼、支撑弹簧的刚度将振动隔离开来。摩擦电磁复合阻尼智能隔振器系统工作时,电磁阻尼盘上会产生涡电流处理器根据涡电流信号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对摩擦阻尼进行调节,使得被隔振对象的振动始终符合隔振要求,不仅可通过摩擦和电磁产生复合阻尼,还可利用电磁阻尼产生的涡电流对摩擦阻尼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振动状态。

    自动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1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38882.0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动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金属丝网智能隔振器和计算机;金属丝网智能隔振器包括安装板、安装芯、外壳、阻尼壁、安装芯配合盘、金属丝网、伺服电机、阻尼调节机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刚度调节机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芯配合盘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上壁;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计算机的输出端。当振动源频率或振幅改变时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被隔振对象和振动源的振动信号,计算机根据振动情况下达指令实时调节阻尼和刚度,实现振动源的振动状态不断变化时保证被隔振对象的振动状态始终符合隔振要求。

    振幅可调的停驻状态下汽车轮胎激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62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602585.3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21

    Abstract: 一种振幅可调的停驻状态下汽车轮胎激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上推杆、曲轴、下推杆、轮胎停驻台及驱动机;上推杆、下推杆和曲轴设置在箱体内,曲轴为能转动的结构,如需较大的振幅,则固定外侧两组推杆的固定螺栓,卸下内侧推杆的固定螺栓,此时外侧推杆呈工作状态,内侧推杆随之做往复的抽动;如需较小的振幅,则固定内侧两组推杆的固定螺栓,卸下外侧推杆的固定螺栓,此时内侧推杆呈工作状态,外侧推杆随之做往复的抽动。导杆上的弹簧以及车胎停驻台下的支撑弹簧有效的起到阻尼作用,减缓振动时汽车对激振装置的冲击。

    一种四机驱动自同步振动筛及结构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0929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87748.6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机驱动自同步振动筛及结构参数确定方法,属于振动机械技术领域,该振动筛包括筛体、支架、弹簧、筛网和两个对称的辅助刚体单元,每个辅助刚体单元包括带座轴承、带座轴承底架、浮动轴、浮动限位弹簧、偏心块和一个辅助刚体,其中每个辅助刚体包括两个对称振动电机和一个振动电机座;其结构参数确定方法,分为:A、圆运动四机驱动振动筛结构参数确定方法;B、直线运动四机驱动振动筛结构参数确定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安装的同一辅助刚体上的两个激振器实现零相位差的同步,作用上振动机体上的激振力相当于安装在辅助刚体转轴位置一个激振器所产生的激振力。此激振力等于两激振器的激振动力合力,实现四个激激器激振力的叠加。

    一种考虑啮合点变化的柔性锥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55451.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考虑啮合点变化的柔性锥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用于锥齿轮系统处于行波共振状态下的振动响应和动应力响应特征规律分析,进而分析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中弧齿锥齿轮系统的行波共振现象。采用三维壳单元和梁单元建立了锥齿轮副有限元实体模型。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和旋转模态投影法建立了考虑啮合点变化的柔性锥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实体模型和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响应和振动应力实验测试,研究了锥齿轮系统的行波共振现象。针对所提出模型的研究成果对航空发动机锥齿轮系统的设计和故障监测具有理论意义。

    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叶轮数据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35128.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叶轮数据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叶轮故障信号;采用非线性加噪方法和非自回归性网络DiffWave对扩散模型进行改进,得到叶轮故障信号增强模型,对叶轮故障信号增强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叶轮故障信号增强模型,实现故障叶轮的振动时域信号的增强;将增强后的故障叶轮的振动时域信号,划分为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通过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来设计叶轮故障分类模型;基于训练集数据,对叶轮故障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叶轮故障分类模型;将测试集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叶轮故障分类模型中,得到叶轮故障分类,提升现有部分数据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的准确率。

    一种足-腿耦合仿生隔振结构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4124.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仿生隔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足‑腿耦合仿生隔振结构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受袋鼠在弹跳过程的启发,提出一种考虑骨骼、韧带/肌肉和关节之间协同作用的足‑腿耦合仿生隔振结构。在建立静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仿生隔振结构的静力特性,通过调整结构参数,灵活获得理想的承载能力和准零刚度范围。结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仿生隔振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分析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在验证理论模型正确的基础上,从幅频曲线和位移传递率的角度揭示仿生隔振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共振特性和隔振性能。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振动幅值,拓宽隔振带宽,从而提高仿生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