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990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8336.3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3/003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为了解决大豆毛油精制过程中非水化磷脂不易脱除,游离磷脂酶存在价格昂贵,不易回收,催化水解条件苛刻、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应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以磷含量为指标,脱胶过程中分别以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起始pH值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0.10g/kg油、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5℃和起始pH值5.0时磷含量降至最低约为8.63mg/kg,此时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效果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3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67538.3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1/04 , C11B1/06 , C11B3/00 , C11B3/06 , C11B3/04 , C11B3/16 , B01D11/04 , C11B13/02 , C11B13/00 , C07F9/10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将大豆经后熟保鲜仓储存调节,而后经清理去杂后进行低温调质,破碎脱皮,轧胚、调质,低温瞬间膨化、压榨得到的大豆原油及高值化蛋白,大豆原油再经水化脱胶得到大豆油及其副产物油脚,油脚经真空脱水后得到大豆浓缩磷脂,再经超临界萃取技术得到大豆磷脂粉末颗粒。通过冷榨及超临界萃取技术相耦合,形成同步回收优质蛋白及其他活性成分的油脂制取新方法,实现生物解离油脂、蛋白制品同步分离关键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290319.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33/115 , A23P10/35 , B01J13/04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多层微囊化工艺保护和输送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奇亚籽油,用去油或水解的向日葵卵磷脂(pH 5)进行高压均质化以获得初级乳液,分别添加壳聚糖和奇亚籽粘液利用静电逐层技术沉积第二层和第三层,将这些乳液喷雾干燥后,得到相应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高微胶囊化效率(84‑99%)和低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水平。大多数微粒呈现白色和浅色,球形,壁连续且略粗糙。粉末分散性与方便食品相容。所有的微胶囊在储存后都呈现出较低的氧化水平,尤其是三层体系。这一信息表明,多层系统可以通过提供高稳定性来对抗奇亚籽油中存在的功能性脂质成分的氧化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490363.X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27/327 , B82Y1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毛油中磷脂检测的二维纳米片阵列的制备及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二维纳米片阵列,然后,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聚硫堇修饰二维纳米片阵列光敏电极,采用交联法将胆碱氧化酶修饰在聚硫堇修饰的光敏电极表面,构建了二维二氧化锡纳米片阵列/聚硫堇/胆碱氧化酶复合材料修饰光敏电极,以可见光作为激发光源,利用碘钨灯作为光源。通过光电流的变化表征毛油中的磷脂含量。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基于色谱技术的毛油中磷脂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可靠的的分析检测手段,首次将二维纳米片阵列光敏电极用于毛油中磷脂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8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73460.8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化学双酶传感器检测毛油中PC含量的方法。通过将胆碱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在以MWCNTs/SnO2/CS作为修饰材料的玻碳电极(GCE)上来制作双酶GCE。在ChOx的添加量为2.5U、HRP的添加量为2.5U和pH为7.5的条件下,双酶GCE对卵磷脂(PC)具有明显的电化学响应,PC含量在10~300m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双酶GCE的重现性RSD低于1%,保存45d后的双酶GCE电流值仍为初始电流的93%,制备的双酶GCE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以期为快速检测毛油中PC的含量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61926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156672.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J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化学大豆分离蛋白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利用自制的电化学改性蛋白质反应釜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将大豆蛋白溶液置于阴极电解槽中,通入一定电流密度的直流电解,反应结束后取出样品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电化学改性蛋白质冻干粉,将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向溶液中加入玫瑰籽油后进行均质处理制得乳液。将浓度为0.050g/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经4mA/cm2直流电流作用,电化学改性120min,所得大豆分离蛋白空间结构改变,α‑螺旋结构量降低含,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增多。利用电解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与玫瑰籽油进行均质制备乳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6716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827.4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9/26 , A23B9/005 , A23V2002/00 , A23V2250/636 , A23V230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渗入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以海藻糖溶液润湿大米,同时采用超高压设备对大米施加一定压力,超高压促进海藻糖渗入大米颗粒孔隙中。海藻糖分子充分结合直链淀粉分子形成配合体,抑制淀粉回生现象。处理后的大米经干燥后,表面形成致密薄膜隔绝氧气,抑制大米氧化作用,防止蛋白质变性。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深入处理后的大米经过干燥即可在粮仓贮藏条件下贮藏18个月,且食用品质优于相同条件下未经处理的普通大米,即脂肪酸值为12mgKOH/100g,比同条件下普通大米低4mgKOH/100g,大米加热吸水率为2.85%,比同条件下普通大米高0.72%,米汤透光差为35.7%,比同条件下普通大米高11.2%。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9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8778.X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水酶法制备水飞蓟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压榨方法出油率低,杂质多,营养价值低等问题。其发明步骤如下:即先对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热处理及超声波处理,使油料细胞结构彻底破坏并提高出油率,再对物料使用复合酶进行酶解,以使酶解作用更加彻底,提高出油率。此过程所需工序少,大大降低能耗,采用酶处理油料,使油脂从细胞内释放出来,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省去了回收有机溶剂的步骤,减少了设备投资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艺的操作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操作条件温和,避免水飞蓟油在高温下变质,很好的保护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料中的微量营养物质和产品的优良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4784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90203.1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涉及大豆分离蛋白干燥过程中的一种加热方法,用燃煤炉的热烟气代替传统装置中蒸汽机产生的热蒸汽。以热管热风炉作为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的热风源。热管热风炉的热管主要由密封管,吸液芯三部分组成。热管采用变相传热,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在热管的两侧装有强化传热翅片,热管风炉采用的是气-气换热器。在换热器壳体中用一块隔扳分为两个部分,形成的高温烟气和冷空气的流动通道,将两种流体间的换热全部移至管外,通过传热热管束进行热量转换。850-950℃的烟气进入热管换热器中与由鼓风机进入的-20-30℃冷空气相互接触换热,烟气由850-950℃降到160℃左右,冷空气升到160-250℃,最后得到160℃左右的气体被传送至喷雾干燥塔为备喷雾干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3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0202.7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通过对混合油预蒸增大油脂与固定化酶接触机会、减少了固定化酶失活。优化了反应温度、反应起始pH、固定化酶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等脱胶条件的最优参数。根据本发明中固定化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油中胶质类物质(磷脂等)析出导致的设备中形成结垢、堵塞管道,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油脂精炼的成本;此外,采用固定化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胶大豆油磷含量显著降低,可降至11.56mg/kg;得到的毛油色泽(Y35,R6.5,罗维朋25.4mm比色槽)优于常规脱胶后油脂(Y35,R7.6,罗维朋25.4mm比色槽)的色泽,对油脂精炼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