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靶向递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590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950869.2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靶向递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CO靶向递送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纳米粒包含有一氧化碳前药和草酸酯或其聚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草酸酯或其聚合物和一氧化碳前药溶于二氯甲烷中,之后加入乳化剂并超声,减压蒸馏得到纳米粒。本发明为了规避光对机体组织穿透性差的缺陷,利用化学能来激发Photo‑CORM释放CO,H2O2与不同取代的草酸酯反应,会生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高能中间体过氧化草酸酯,这个高能中间体通过化学能量转移给Photo‑CORM,激发后者到激发态而释放CO,最终实现靶向递送的目的。

    一种新型芒硝外敷袋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786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74544.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芒硝外敷袋,其包括芒硝内袋,所述芒硝内袋包括若干横排,每一横排被分隔成若干个内层芒硝小袋,每一所述内层芒硝小袋的下方包括两片相互吻合的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根部分别通过一钢丝连接,所述钢丝自芒硝内袋的一侧伸出,所述钢丝的伸出端上设有用于改变扇叶开合方向的调节帽。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外敷面积调整芒硝位置,然后通过闭合扇叶固定芒硝位置,使用方便。

    一种铂基化氟硼二吡咯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1921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846899.8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铂基化氟硼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铂基化氟硼二吡咯类分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纳米尺寸药物的制备以及在光动力学和光热治疗的抗肿瘤光敏药物的用途,采用氟硼二吡咯类染料分子为母核,以共价配位方式引入二价铂离子,并通过聚合物亲水链修饰,构建出一种具有光动力和光热双重活性的自组装纳米粒。在光照条件下,自组装纳米尺寸药物表现出优良的光动力和光热治疗效应。本发明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印证了其光动力和光热治疗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光诱导肿瘤消融。

    砷剂蛋白质纳米制剂在肿瘤免疫协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95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45021.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剂蛋白质纳米制剂在砷剂蛋白质纳米制剂在肿瘤免疫协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砷剂蛋白质纳米制剂粒径适中、分散均匀,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毒性作用,并诱导其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可与免疫检查点疗法协同增强抗肿瘤疗效。本发明提供的砷剂蛋白质纳米制剂包括亚砷酸锰、二氧化锰与蛋白质,其显著的优势在于增强砷剂诱导的肿瘤细胞免疫源性细胞死亡,有效产生肿瘤相关抗原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从而发挥免疫治疗作用,首次实现了砷剂化疗及其免疫治疗的有机融合,解决了砷剂在治疗实体肿瘤中面临的抗肿瘤转移及抑制肿瘤复发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化疗药物砷剂拓展至免疫治疗协同,为提升砷剂的实体瘤治疗奠定了物质和科学基础。

    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29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288446.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新工艺并由生物矿化方法,成功制得共偶联吲哚菁绿、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OXP‑ICG NPs)。本发明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温和,简单易行。经过制剂学相关表征,纳米粒符合被动靶向给药系统要求。细胞试验中,MTT试验,化疗‑光疗结合的纳米粒OXP‑ICG NPs,对CT26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1)抑瘤作用(IC50由12.23~28.56降为4.77);2)抗肿瘤协同作用(协同指数0.56);可增加1.45倍肿瘤细胞对OXP的吞噬量,并增加94.33%的细胞凋亡;从而证实了OXP‑ICG NPs高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化疗‑光疗的协同治疗效果;并且新制备工艺提升了中间体制备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