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98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93345.1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复合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先制备金属硫化物@抗原纳米粒子,然后将金属硫化物@抗原纳米粒子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共孵育2‑6h,得到金属硫化物@抗原@DC复合纳米疫苗。将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抗原作为模板和原料合成纳米粒子,方法简单绿色,可解决应用于生物体内生物安全性问题;合成的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尺寸为10±2.1nm、尺寸均匀、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高;合成的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能作为金属佐剂刺激骨髓细胞诱导未成熟DC细胞成熟,增加抗原呈递以及激活下游的T细胞相关适应性免疫反应;合成的复合纳米疫苗具有高抗原负载率,且能够实现金属佐剂和抗原的共递送。
-
公开(公告)号:CN1135993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25678.1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9/52 , A61K31/122 , A61K47/42 , A61K33/04 , A61P2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氧化应激纳米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制备二硒酸溶液、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液并混合;将蛋白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混合,然后加入缓冲液,再加入虾青素溶液,混合搅拌20‑24h。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产量和产率均较高,可大批生产;虾青素被紧紧地包裹在亲水性的二硒酸和蛋白形成的空腔结构中,提高了虾青素在水性、脂性溶剂中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以及载药量,提高了可治疗剂量和生物利用率;该纳米试剂同时具备靶向炎症部位、药物释放可控性、双重抗氧化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抗炎的效率,可减轻临床抗生素的滥用,提高炎症治愈率且降低复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0695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566206.5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的铜基人血白蛋白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控制蛋白浓度、铜盐浓度、反应溶液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诱导无机铜基纳米复合物的生长,合成出以人血白蛋白为骨架、包裹硫化铜或硒化铜纳米复合物的铜基纳米结构,该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的铜基人血白蛋白纳米复合物具有分散性好、光稳定性好、光热转换效率高以及体内肿瘤靶向性良好等特性,可用于光热治疗,实现肿瘤高效热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14177.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41M5/025 , B41M5/03 , B41M5/06 , C09D129/04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胞背包的微接触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有机粘附层涂覆在玻璃板上,加热干燥,得到粘附材料;S2.将玻璃板放置于加热台上进行加热,将旋涂好细胞背包的印章粘附至玻璃板含有粘附材料的一侧;S3.对印章施加一定的压强,拓印细胞背包,使细胞背包与粘附材料进行共形接触;S4.通过剥离的方式使印章和细胞背包发生断裂分离,将规则的细胞背包留在粘附材料上,即完成细胞背包的微接触转印。本发明基于细胞背包的微接触转印方法流程较为简单,操作难度降低,减少人为误差,便于推广应用,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90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4357.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癌症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癌症疫苗及其制备方法。癌症疫苗包括抗原和佐剂,其中抗原包括一种或多种肿瘤细胞,佐剂为厌氧菌和/或兼性厌氧菌,且佐剂感染肿瘤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内部。利用佐剂感染肿瘤细胞的方法获得佐剂固定的全肿瘤细胞疫苗,疫苗中的肿瘤细胞作为抗原,且可以靶向肿瘤组织,并通过膜融合作用与肿瘤细胞相互融合。通过膜融合作用,将疫苗中肿瘤细胞携带的抗原与MHC分子转移给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表面MHC分子和抗原分子表达量增加,增强了T细胞受体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除此之外,疫苗中的佐剂能够降低肿瘤细胞表面的胆固醇水平,使肿瘤细胞硬度增加,增强T细胞力学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597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33204.2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性疫苗,特别涉及一种锰佐剂固定的疫苗及其制备方法。锰佐剂固定的疫苗包括抗原和MnO2,抗原为肿瘤细胞、细菌或病毒,MnO2由抗原以KMnO4为原料通过仿生矿化生成,包裹于抗原及其内部细胞器膜表面。MnO2壳层能充分保留肿瘤细胞、细菌或病毒的抗原蛋白,提供完整T细胞表位,还可用于活体磁共振成像,揭示锰佐剂固定的疫苗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于肿瘤微环境时生成O2和。MnMnO2+。2释放O2通过改善肿瘤乏氧,增强放射治疗诱导的免疫原性死亡;Mn2+作为佐剂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增强免疫激活作用。锰佐剂固定的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向肿瘤细胞、细菌或病毒沉淀中加入KMnO4,进行仿生矿化反应后,以PBS缓冲液清洗至上清液无色澄清,得到锰佐剂固定的疫苗。这种制备方法环保,工艺简单,原料较易获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07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119339.X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培养并灭活的肿瘤细胞抗原原液、制备纳米材料@Mal溶液后加入佐剂合成纳米材料@Mal‑佐剂颗粒,然后将肿瘤细胞抗原原液和纳米材料@Mal‑佐剂颗粒按体积比5:1‑5:3配比混合孵育,得到纳米材料@Mal‑佐剂@抗原。本发明的原位疫苗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绿色、简单、易于操作。且本发明的原位疫苗制备方法适用于多种肿瘤,具有普适性。纳米材料@Mal表面的马来酰亚胺可与蛋白质上的巯基形成稳定的硫醚键从而捕获肿瘤相关抗原,提高抗原利用率,且能够实现佐剂和抗原的共递送。纳米材料@Mal本身可作为佐剂,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并增强其吞噬,提呈抗原的能力,进一步激活T细胞,提高癌症免疫治疗安全性以及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549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21035.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51/02 , A61K39/39 , A61K47/02 , A61P35/00 , A61K103/32 , A61K103/30 , A61K103/00
Abstract: 一种放射性原位疫苗的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制备碳酸钙微球粉末,然后用磷酸盐溶液与碳酸钙微球粉末制备介孔羟基磷灰石,再加入锰盐制得锰掺杂羟基磷灰石微球;然后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标记,制得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锰掺杂羟基磷灰石微球。本发明采用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很好地将射线局限于肿瘤部位,在持续照射肿瘤的同时可以避免全身反应;选用的锰佐剂作为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更加安全且廉价易获得。另一方面,微球自身掺杂的锰在释放后可以激活免疫,另外微球所具有的特殊介孔结构可以实现对肿瘤抗原的高效捕获,维持肿瘤部位高浓度的抗原浓度,持续激活免疫,产生抗肿瘤效果,实现普适的肿瘤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288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56850.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磷酸钙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包括:S1、提供Ca2+、Tat溶液、Cas9溶液和sgRNA溶液,将所述Ca2+和Tat溶液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将所述Cas9溶液和sgRNA溶液混合得到第二溶液;S2、混合所述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分离沉淀得到磷酸钙纳米载药体系。此方法制备过程无任何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添加,保护了CRISPR/Cas9系统结构完整性,且具有高生物安全性及负载效率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0695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6206.5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的铜基人血白蛋白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控制蛋白浓度、铜盐浓度、反应溶液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诱导无机铜基纳米复合物的生长,合成出以人血白蛋白为骨架、包裹硫化铜或硒化铜纳米复合物的铜基纳米结构,该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的铜基人血白蛋白纳米复合物具有分散性好、光稳定性好、光热转换效率高以及体内肿瘤靶向性良好等特性,可用于光热治疗,实现肿瘤高效热消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