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007309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248084.4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2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冷器进气结构及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结构包括集气腔体和集气腔导流隔板;集气腔体的进气端开设有第一预设个进气孔,进气孔与增压器压气机的出气口分别一一对应导通连接;集气腔体的出气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预设个出气孔,出气孔与中冷器进气端盖的入口分别一一对应导通连接;集气腔导流隔板设置在集气腔体的内壁出气端,用于将集气腔体内的气流分流到各个出气孔内。中冷器进气结构使用时,各个增压器压气机的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先进入集气腔体内进行混合,混合后,经过集气腔导流隔板的分流,分别进入各个中冷器进气端盖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进气均匀性,进而提高了中冷器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236448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0989738.6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23/024 , F02B7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固结构及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结构包括:第二紧固法兰和连接件车体,所述第二紧固法兰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面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对应于所述第二紧固法兰设置于所述配合面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紧固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结构中,第二紧固法兰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通过第二容纳槽可以容纳不同形状的两个配合面,通过连接件与第二紧固法兰连接实现对两个配合面的固定,不仅可以对任何形状的配合面使用,且相对于传统的V形卡箍能够节约大量的空间,具有结构简单和紧固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2363521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0602636.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2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箍,包括:第一卡箍本体、第二卡箍本体、转动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卡箍本体的端部设置有避让孔,所述第二卡箍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和套筒,所述锁紧件依次贯穿所述套筒、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卡箍本体和所述第二卡箍本体,所述套筒朝向所述第一卡箍本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卡箍本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用于调整所述套筒以对中所述套筒、所述避让孔以及所述连接孔,以使套筒与第一卡箍本体上的避让孔对齐,完成对锁紧组件的导向,进一步避免了锁紧组件弯折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8235251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458762.9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运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驱动电机、涡轮增压器调速系统、发动机总成以及载运工具,驱动电机用于调节废气旁通阀的开度,废气旁通阀与涡轮增压器并联设置,可通过调节废气旁通阀的开度调节涡轮增压器的转速。驱动电机的驱动元件用于带动废气旁通阀的阀杆运动,以改变废气旁通阀的开度,控制元件与驱动元件电连接并用于控制驱动元件运动,控制元件用于与ECU电连接,从而通过ECU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元件控制驱动元件运动,以带动废气旁通阀的阀杆运动。此外,控制元件与排气系统间隔设置,并位于驱动元件远离排气系统的一侧。以使控制元件远离高温热源,避免控制元件中的精密电子元件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发生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218235250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524774.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增压模块,包括底板和多个增压器,各增压器分别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底板能固定于发动机的本体。上述发动机的增压模块中,各增压器分别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便于后期维护时通过吊装的方式整体吊离发动机本体并移动至方便进行维修操作的位置,避免增压器因处于发动机顶部位置过高而导致不便于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增压模块的发动机,维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7107206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541321.2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和排气尾管的连接结构及发动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支架上设置用于支撑排气尾管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避让空间,使第一紧固件能够在穿过避让空间后将转接法兰连接于对应的增压器;在拆卸增压器时,由于避让空间的存在,使安装支架不会阻挡第一紧固件的拆装,可以拆掉第一紧固件而使排气尾管和增压器能够分离,实现在不拆掉转接法兰和排气尾管之间连接的前提下,拆卸增压器,提高了拆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927535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367757.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管密封结构,属于发动机排气管技术领域,包括端部套装在一起的外排气管和内排气管,外排气管的内壁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外阶梯面,内排气管的外壁在周向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内阶梯面,外阶梯面与内阶梯面之间形成阶梯型空间,阶梯型空间中设置有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靠近内排气管端部的第一密封环的直径小于第二密封环的直径,阶梯型空间中设置两个密封环可形成一个迷宫结构,第一密封环对排气管中的废气和冷凝水进行初始密封,未被第一密封环完全密封的少量废气和冷凝水经过迷宫结构到达第二密封环位置处,气体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到达第二密封环后实现完全密封,从而避免排气管的漏气漏液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21563344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769831.0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 , F02M35/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连通管、进气管路组件及发动机,发动机进气连通管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穿设有二通通道,所述二通通道用于将发动机两侧的第一进气管歧管和第二进气歧管连通;支架部,所述支架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所述支架部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支撑位。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连通管具有支架部,支架部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支撑位及涡轮增压器废气管支撑位,集成了支架功能,能够承载涡轮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废气管,因此集成度高,且其二通通道将发动机两侧的第一进气管歧管和第二进气歧管连通,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两侧气缸进气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235141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2084467.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压气机和干式排气尾管,以及第一水套隔热罩、第二水套隔热罩和第三水套隔热罩。其中: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分别位于干式排气尾管的两侧;第三水套隔热罩位于涡轮的上侧,且位于涡轮和压气机之间;第三水套隔热罩、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拼接后包覆于涡轮和干式排气尾管的外侧;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可拆卸连接。可见,该增压器采用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便于维护,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660304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623247.3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进回油集成装置、一种发动机和一种车辆。该增压器进回油集成装置中包括第一增压器、第二增压器和集成底板,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回油腔。集成底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第一增压器和第二增压器通过第一进油管连接第一进油口;第一增压器通过第一回油管连接第一回油口;第二增压器通过第二回油管连接第二回油口;集成底板与机壳固连时,第一进油口与机壳上的进油道连通,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均与回油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多个增压器,并且,多个增压器的进回油管路布置简单,机壳铸造难度较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