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4011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48814.2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时滞补偿的风洞支杆抑振方法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滞补偿的风洞支杆抑振方法。该方法采用锤击法对支杆式风洞模型悬臂梁系统进行模态测试,获得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采用LQR算法计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根据观测输出采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系统的全部状态。李萨如图形分析振动控制中加速度传感器与压电作动器激励信号的相位差,在控制器中编制移相算法程序做时滞补偿,最终实现该主动振动控制。采用该方法可消除时滞影响,灵活性好,可调角度范围大,解决了现有的风洞地面实验中,模型振动由于时滞影响系统的安全问题。该方法可调性强,适合风洞地面实验的实际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8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71106.6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风洞主动抑振支杆压电陶瓷驱动器预紧方法属于风洞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风洞主动抑振支杆压电陶瓷驱动器预紧方法。该方法通过预紧装置中的斜形预紧块和斜形移动基座,利用斜面相互移动配合将较小的径向预紧力转换成较大的轴向预紧力。并采用多个压电陶瓷驱动器、应变片和预紧力测量系统,实现施加定量的预紧力。该方法通过斜面相互配合的斜形预紧块和斜形移动基座将较小的径向预紧力转换成较大的轴向预紧力,实现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安装与预紧,保证了压电驱动力的输出,补偿了动态力,并解决了风洞主动抑振支杆轴向预紧螺钉孔加工困难,可操作的轴向预紧空间小和轴向预紧螺钉孔影响支杆气动外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76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58696.6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支撑系统抖振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振动控制方程的风洞实验振动解析方法。根据弹性体理论,将工程模型简化为非均匀截面梁,约束条件为一端固接,另一端附着质量块,且表面分布非均匀动态激励载荷的形式,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列出微单元的振动控制方程;根据欧拉‑伯努利理论,构建弹性体弯矩与挠度的关系方程;得到系统振动微分方程,根据方程性质确定所需测量点数量并对方程进行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振动解析模型,进一步分析振动系统局部部位间振动关系。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振动控制方程的风洞实验振动解析方法,为风洞实验的振动控制、振动解耦、振动测试等工程应用场景打下了理论基础,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解析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1465.2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9/042 , B06B1/06 , G01M9/04 ,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维振动实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首先设计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多维振动振动监测布局和多维抑振布局,同步采集气动负载与惯性负载设计,并设计多作动器协同控制矩阵;在此基础上,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滤波负载信号至目标频域,在抑振作动面上等效为动态载荷矢量,基于力矩平衡原则构建双维PID控制器,实现多维振动的有效控制。实现复杂流场环境下多维振动的实时、可靠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可保障风洞试验可靠开展,拓展风洞试验测试范围,降低风洞试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14106.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联轴器低扭转刚度设计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低扭转刚度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驱动端到负载端振动的传递,提高轴系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传动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根据筒式永磁联轴器的磁路形成特点,基于等效磁路法构建筒式永磁联轴器的等效磁路,通过求解磁路对筒式永磁联轴器的转矩及刚度解析式进行推导,无需进行耗时长、计算复杂的有限元计算,便可对启动阶段筒式永磁联轴器的转矩及扭转刚度进行定量分析,可为筒式永磁联轴器的设计初期、扭转刚度预测和减隔振效果评估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计算耗时短等优点,是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5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68059.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稳定性导数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三自由度强迫振动动导数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偏航‑滚转双向并联+俯仰单向串联的三自由度激振机构布局,可在狭长空间内容纳三自由度激振机构;通过设计、优化双向激振并联机构,实现四支作动器直线伸缩到模型双自由度摆动的位移映射,将双向激振并联机构同已有单自由度激振机构串联,形成三自由度激振装置;采用角编码器与压电天平组合形成力位状态监测系统,采集全历程下模型的作动角位移与多维气动力,进而获得多类动导数数据,该发明可确保飞行器模型在连续式风洞,高速流场下进行三自由度动导数试验,既保证了在多自由度运动下多类动导数的精密测算,又兼顾了试验的连续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8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60794.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磁力传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永磁磁力隔舱传动装置及其涡流损耗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固定在舱壁上的密封罩隔离开内转子永磁体和外转子永磁体,实现动态密封,使得舱壁段侧的海水、油液无法泄露至动力轴侧。最终利用电机带动动力轴转动,在外转子永磁体和内转子永磁体之间的磁力作用下,实现隔舱传动和动态密封。所涉及的永磁磁力隔舱传动装置涡流损耗计算方法麦克斯韦电磁感应理论为基础,结合磁场的缓变时域特性,有效反映出装置运行过程中磁‑电‑热多物理场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即保持了计算简单便捷的优势,又能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实际运用性能,操作简单且计算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3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109663.8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2K49/10 , H02K1/278 , H02K1/27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传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锥筒式自对中永磁联轴器及磁场非线性刚度解析计算方法。锥筒式自对中永磁联轴器通过内外转子首尾两侧同级磁体环达到径向上自对中,采用锥形结构使得内外转子中间阵列磁体块相互作用,传递转矩且具有在轴向上自对中的能力,辐条‑磁体式最大化永磁联轴器传扭性能。基于现有盘式筒式永磁联轴器,本发明使得永磁联轴器的自对中性能及传扭性能大大提升;永磁联轴器磁场非线性刚度解析计算方法摆脱了传统有限元仿真的依赖性,针对永磁联轴器非线性的刚度进行快速计算,大幅提升了永磁联轴器刚度计算效率。该方法具有简单便捷的优点,同时满足其他锥筒式永磁联轴器,是一种具有工程普适性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02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843911.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3/00 , G01M13/045 , G01M13/028 ,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学实验设备领域,一种参数可调的磁水复合轴承‑转子非线性动力学试验台,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联轴器,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及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推力轴,其第一端与所述联轴器的输出端连接;艉轴,其第一端与所述推力轴的第二端连接;螺旋桨模拟盘,且安装在所述艉轴的第二端;激振组件,连接在所述螺旋桨模拟盘。该试验台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支点位置、支点承载力的推进轴系布置方案,获取非线性振动测试单元测量的关键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3783.X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3/022 , G01M7/08
Abstract: 一种永磁联轴器横向与周向振级落差检定方法,该方法以正交方式于试验台架上永磁联轴器的外壳布置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并在使用力锤激励内转子侧法兰后,通过永磁联轴器横向与周向振动解算模型,分别提取永磁联轴器两端横向与周向振动的时域加速度信号,进行时频转换后积分得到永磁联轴器两端横向与周向振动加速度级,并最终算得永磁联轴器激励输入端与输出端振级落差,以此作为永磁联轴器减振效果的评价指标,实现对永磁联轴器减振效果的快速准确评估。该方法使用传感器种类少、安装简单;且充分考虑了不同工况下两端负载对永磁联轴器振级落差的影响,能够对不同工况下的永磁联轴器振级落差进行计算,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计算便捷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