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47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637171.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9D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结构风扇叶片制备方法,所述叶片包括由开口区(22)和纯复合材料区域(21)形成的预制体复合材料部分(20)、金属前缘部分(30)及连接复合材料部分(20)与金属前缘部分(30)的缝合线(40),在所述复合材料部分(20)的一侧设置开口区(22),将金属前缘部分(30)插入所述开口区(22)后用缝合线(40)将金属前缘部分(30)和复合材料部分(20)缝合联结得到所述风扇叶片。本发明通过纤维缝合将金属与复合材料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的胶接连接方式,增加金属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可实现叶片的RTM一体化制造成型,实现金属夹芯结构与三维机织预制体一体化的制备,实现叶片减重,并满足抗冲击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38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206157.1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空盒状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中空盒的制备方法,中空盒状纤维增强体的盒底、盒身及垫层均采用一体编织,盒侧壁不会出现散落现象;盒身的底部的连接部与盒底之间形成第一道面连接;垫层的底部臂与盒底之间形成面抵接,增强臂与盒的侧壁之间形成面抵接,使盒底与盒身形成第二道面连接,向预制体内注入基质材料而固化后,提高盒的侧壁的强度;两道面连接使盒底与盒身之间的连接牢固,提高整个中空盒的刚度,改善其力学性能;在制备方法中,盒身预制体及垫层预制体通过贴合中模或顶模的壁而弯折来形成中空通道,在编织过程中只编织平板状预制体,而无需编织出中空通道,从而降低中空盒的制备难度及提高其制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29209.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风扇流道平台预制件及其制备方法,预制件包括面板P1、第一侧壁P2和第二侧壁P3,所述面板P1形成流道平台L0的流道面L1,所述第一侧壁P2和第二侧壁P3的底侧面与所述面板P1连接,所述第一侧壁P2和第二侧壁P3之间至少部分通过折叠重合从而与所述面板P1共同形成盒状结构,第一侧壁P2和第二侧壁P3之间的折叠重合部分构成盒状结构的封顶L4,第一侧壁P2和第二侧壁P3还分别形成与所述面板P1连接的第一加强筋L2和第二加强筋L3。本发明流道平台具有结构一体性好,实现两侧加强筋、封顶区及流道面一体连接,操作简单,外观均匀,满足离心力变形和强度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1168162.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D04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异形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相邻两个矩形梁的交接面间隔一行携纱器位置,定义为纱线交换区;步骤2:各矩形梁上下表面含有边纱的列向无边纱的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3:将步骤2中运动到纱线交换区的纱携纱器按照步骤2的运动方向继续移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4:各矩形梁左右表面含有边纱的行向无边纱的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5:各列携纱器沿着与步骤2相反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6:将步骤5中运动到纱线交换区的纱携纱器按照步骤5的运动方向继续移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7:各行携纱器沿着与步骤4相反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8:重复步骤2至7直至完成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8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02852.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回转体的制备方法,回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以预设回转体的第一主体的任意一点的外径,获得卷曲轴的第二主体的任意一点的外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各自以倾斜角转化为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来制备卷曲轴;在卷曲轴上一体编织出第三主体、第三斜边及第四斜边,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分别与第三主体的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给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向外弯折提供了弯折余量,使两个翻边与第一主体之间的纱线连续,两个翻边和主体一体,基质材料固化后,加强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8301.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D03D25/00 , D03D15/275 , D03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机织封闭式空腔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预制件。其中,一种三维机织封闭式空腔结构的制备方法中增加了封闭延伸段,并在封闭延伸段相邻的开口端边缘设置延伸的填充经纱,采用开口端位置处的填充经纱替代封闭延伸段中的待替换纬纱,实现了封闭延伸段在开口端位置处形成封闭端的目的,进而有效实现封闭式空腔结构的制备。本发明在提高盒体主平台面的抗挤压、抗离心强度的同时,还能尽量不造成对外形净尺寸成型影响,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538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06157.1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空盒状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中空盒的制备方法,中空盒状纤维增强体的盒底、盒身及垫层均采用一体编织,盒侧壁不会出现散落现象;盒身的底部的连接部与盒底之间形成第一道面连接;垫层的底部臂与盒底之间形成面抵接,增强臂与盒的侧壁之间形成面抵接,使盒底与盒身形成第二道面连接,向预制体内注入基质材料而固化后,提高盒的侧壁的强度;两道面连接使盒底与盒身之间的连接牢固,提高整个中空盒的刚度,改善其力学性能;在制备方法中,盒身预制体及垫层预制体通过贴合中模或顶模的壁而弯折来形成中空通道,在编织过程中只编织平板状预制体,而无需编织出中空通道,从而降低中空盒的制备难度及提高其制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68162.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D04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异形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相邻两个矩形梁的交接面间隔一行携纱器位置,定义为纱线交换区;步骤2:各矩形梁上下表面含有边纱的列向无边纱的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3:将步骤2中运动到纱线交换区的纱携纱器按照步骤2的运动方向继续移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4:各矩形梁左右表面含有边纱的行向无边纱的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5:各列携纱器沿着与步骤2相反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6:将步骤5中运动到纱线交换区的纱携纱器按照步骤5的运动方向继续移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7:各行携纱器沿着与步骤4相反方向运动一个携纱器位置;步骤8:重复步骤2至7直至完成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31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8921.6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机织预制体纬向纱束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实时检测机构、图像识别系统和控制器;实时检测机构包括竖向检测子单元和横向检测子单元,竖向检测子单元和横向检测子单元实现对纬向纱束的360°全方位检测;图像识别系统包括断纱检测子系统和毛羽检测子系统;图像识别系统与实时检测机构相连,实时采集纬向纱束的运动轨迹;控制器与图像识别系统的断纱检测子系统和毛羽检测子系统相连,通过接收断纱信号和毛羽信号,从而实现对三维机织设备的控制。本发明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横向和竖向检测子单元以及毛羽检测子系统,实现了对断纱、毛羽等多种缺陷的同时检测;且能够实现实时纬向纱束运动轨迹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06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7493.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机隔框的制备方法及飞机隔框。飞机隔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依据展平后的飞机隔框绘制隔框增强体模型;S2,在隔框增强体模型的任意一个截面选取多个沿隔框增强体模型的幅宽方向间隔分布的标点,并确定每个标点对应的隔框增强体模型的弧长L;S3,根据每个标点对应的弧长L确定对应的半径值R;S4,通过每个标点对应的半径值R设计并制造适用织机织造要求的卷曲辊;S5,将卷曲辊应用在织机上并织造出隔框增强体;S6,将隔框增强体置入成型模具,并将基质材料注入隔框增强体,以制得飞机隔框。本发明使得飞机隔框内侧区域不易发生褶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