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1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3616.2

    申请日:2009-10-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DL-丝氨酸作为原料,将具有高L-色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基因工程菌与含有DL-丝氨酸的转化液混合,30~50℃下进行酶促反应,然后用等电点结晶法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转化产物,得到高纯度D-丝氨酸和L-色氨酸。该方法实现了D-丝氨酸和L-色氨酸的同时生产,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转化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鲁棒安全的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充电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9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314749.1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鲁棒安全的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充电调度方法,首先提出了概率性充电模型和电磁辐射模型,并用其来描述其电磁辐射抖动特性,同时,还定义一个设备的充电效用与它的接收功率成比例;然后利用电磁辐射近似和区域离散化技术,把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鲁棒安全的电能传输问题公式化为经典的二阶锥规划,并提出首个消除二阶锥约束冗余的算法,进而降低计算开销,得到一个(1‑ε)‑近似比的集中式算法;最后提出一个随网络规模可扩展的(1‑ε)‑近似比的分布式算法。本发明首次在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电磁辐射抖动研究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无线电能传输鲁棒安全的充电问题,软件仿真和实际实验都显示其性能优于比较算法480.19%。

    一种鲁棒安全的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充电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97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14749.1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鲁棒安全的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充电调度方法,首先提出了概率性充电模型和电磁辐射模型,并用其来描述其电磁辐射抖动特性,同时,还定义一个设备的充电效用与它的接收功率成比例;然后利用电磁辐射近似和区域离散化技术,把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鲁棒安全的电能传输问题公式化为经典的二阶锥规划,并提出首个消除二阶锥约束冗余的算法,进而降低计算开销,得到一个(1-ε)-近似比的集中式算法;最后提出一个随网络规模可扩展的(1-ε)-近似比的分布式算法。本发明首次在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电磁辐射抖动研究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无线电能传输鲁棒安全的充电问题,软件仿真和实际实验都显示其性能优于比较算法480.19%。

    L-酪氨酸或L-酪氨酸衍生物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14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89373.0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酪氨酸或L-酪氨酸衍生物(L-3-羟基酪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含丙酮酸的料液为底物,加入具有酪氨酸酚裂解酶活性的菌体细胞或粗酶液、氨水、苯酚或邻苯二酚,25~55℃、pH7~11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利用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制备转化产物L-酪氨酸或L-多巴。该方法以廉价的丙酮酸料液为底物酶法合成了附加值较高的L-酪氨酸或L-多巴,具有原料来源广,酶促转化效率高,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L-茶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053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910027192.4

    申请日:2009-05-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茶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L-谷氨酸-γ-烷基酯或L-谷氨酰肼和乙胺作为原料,将含有γ-谷氨酰转肽酶的菌体细胞或该酶提取液与含有L-谷氨酸-γ-烷基酯或L-谷氨酰肼和乙胺的水溶液混合,在25℃~60℃下进行酶促反应,利用等电点结晶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转化产物,得到高纯度的L-茶氨酸。该方法以L-谷氨酸-γ-烷基酯或L-谷氨酰肼为主要原料,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转化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L-色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5502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0910029347.8

    申请日:2009-04-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色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含有L-丝氨酸的混合氨基酸作为原料,将具有高活力L-色氨酸合成酶或L-色氨酸酶的基因工程菌与含有L-丝氨酸的混合氨基酸转化液混合,30~45℃下进行酶促反应,然后用等电点结晶法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转化产物,得到高纯度L-色氨酸。该方法解决了混合氨基酸中L-丝氨酸的分离及综合开发难题,得到了应用更为广泛、附加值较高的L-色氨酸产品,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转化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9978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83530.3

    申请日:2009-09-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为起始原料,经醋酐乙酰化得N-乙酰-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然后将含有氨基酰化酶的游离细胞或固定化细胞或该酶提取液与N-乙酰-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水溶液混合,在30℃~60℃下进行酶促反应,利用等电点结晶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转化产物,得到高纯度的N-乙酰-D-2-氨基-3-烷氧基丙酸和L-2-氨基-3-烷氧基丙酸;转化产物分别经盐酸或氢溴酸水解后即得D-丝氨酸和L-丝氨酸。该方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转化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酶法制备L-2-氨基脂肪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63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181762.5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N-乙酰-DL-2-氨基脂肪酸为原料的固定化细胞酶法制备L-2-氨基脂肪酸的方法。将发酵得到的含氨基酰化酶的微生物细胞用不同固定化载体包埋装柱,使一定浓度的N-乙酰-DL-2-氨基脂肪酸水溶液以一定速度流经固定化细胞填充柱,收集流出液,浓缩结晶或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得L-2-氨基脂肪酸和N-乙酰-D-2-氨基脂肪酸,其中N-乙酰-D-2-氨基脂肪酸经消旋后再次用于酶柱拆分。N-乙酰-L-2-氨基脂肪酸的摩尔转化率达96%以上,L-2-氨基脂肪酸收率高于85%。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微生物细胞利用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L-茶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053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27192.4

    申请日:2009-05-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茶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L-谷氨酸-γ-烷基酯或L-谷氨酰肼和乙胺作为原料,将含有γ-谷氨酰转肽酶的菌体细胞或该酶提取液与含有L-谷氨酸-γ-烷基酯或L-谷氨酰肼和乙胺的水溶液混合,在25℃~60℃下进行酶促反应,利用等电点结晶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转化产物,得到高纯度的L-茶氨酸。该方法以L-谷氨酸-γ-烷基酯或L-谷氨酰肼为主要原料,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转化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