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8816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589082.0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聚类和优化分配的多目标无人监测跟踪方法,能够将整块复杂不确定的待监测区域快速划分为多个具有价值聚类的子区域,以分开监测,降低了系统整体的难度,也提高了无人监测的工作效率;根据现实情况对各区域内的无人机进行再分配调整,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结合相关算法将复杂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转化为无人器的轨迹优化问题,通过优化后的多无人器的协同控制,保障了无人监测跟踪系统的稳定性与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89198.X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41 , G06F3/0354 , G06K9/46 , G06N3/04 , G06N3/08 , G06T5/00 , G06T5/20 , G06T5/30 , H04W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轮廓特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能去除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保留虚拟物体主要结构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2)开发应用软件,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运行;(3)对触摸屏中显示的新图像,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平滑,再利用Sobel算子从平滑图像中提取出物体的轮廓特征;(4)使用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通过具有方向引导功能的振动触觉反馈来再现图像的轮廓特征。本发明可对图像进行快速平滑和轮廓提取,能保证交互的实时性和真实感,并为用户感知图像轮廓提供便捷的实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88750.3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三维形状特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能去除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保留图像中物体的主要结构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2)开发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软件,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3)设计用于触摸屏交互和力触觉再现的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4)对触摸屏中显示的新图像,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平滑,再利用从明暗恢复形状技术从平滑图像中恢复出物体的三维形状特征;使用力触觉装置在触摸屏上滑动时,分别采用基于侧向力场和基于位移场的力触觉表达方法来再现图像的形状特征。本发明可在触摸屏设备上实现对图像的快速平滑和形状恢复,保证了交互的实时性和真实感。
-
公开(公告)号:CN110838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80438.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顾客尺码的智能检测系统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区域设置标杆,并通过红外摄像头对标杆位置图像进行捕捉;对捕捉的图像进行提取人物轮廓特征;根据人物轮廓特征计算人物形体数据;对人物形体数据进行划分尺码;将划分结果存储并显示。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能够减少劳动力,贴合顾客的身型需求,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感,还可以对客户尺码进行收集,有助于设计师更加了解本品牌客户,完善品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26902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13264.7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21/043 , G08B21/04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户外摔倒监测的穿戴式单节点特征选取方法和位置选取方法,特征选取时基于惯性器件IMU采集的三轴加速度值,通过计算在七种特征值——加速度强度值、标准差、协方差、香农熵、最大峰峰导数、偏度系数、峰度系数中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及参数组合,经参数评估后给出最优组合。位置选取时根据特征选取的结果,通过测试数据计算不同部属位置(胸口、手腕和大腿侧)的漏检率和错检率,经加权求和后给出最优位置。本发明以更合理地针对不同的穿戴者,适应多种环境。利用本方法输出的最优参数组合及SVM核参数能够得到94%以上的检出率,检出率高、鲁棒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4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004160.X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海空协同观测任务的多智能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单艘无人艇搜寻出中尺度涡内具有观测价值的区域;无人艇从涡流的最外侧沿着直线向中心行驶,艇上搭载的传感器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水温,并将水温数据由高到底进行排序,得到水温变化梯度大的区域;派出多艘无人艇在以上区域内搜寻等温线,采用数据驱动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对各艘无人艇的航姿继续控制,已确保其行驶在等温线上;派遣无人机前往涡流的中心,采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控制无人机与各无人艇汇合。本发明能够在环境受限、模型受限以及能量受限条件下,实现无人艇搜寻等温线,以及无人机对无人艇的观测数据进行大规模数据的采集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6293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610664971.5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感知装置,包括架体、第一激振器、第二激振器、第一信号发生器、第二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架体上设有沿x轴方向布置的安装槽,安装槽上设沿x方向布置的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安装槽的一端设有沿x轴方向布置的第一激振器;所述第一激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沿架体y轴方向布置的第二激振器,人的手指与第二激振器的振动输出端相接触感知第一激振器和第二激振器相互叠加的振动感,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激振器的振动叠加实现了触觉从尖锐到平滑的转变,使得接触面的感知变的更加清晰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251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4152.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排列熵的虚拟3D任务诱导晕动症检测方法,属于生物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受试者的各脑区分别处于正常状态和虚拟3D任务下的脑电信号;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提取预定频段的脑电信号;对预定频段的脑电信号计算排列熵,得到各脑区分别处于正常状态和虚拟3D任务下脑电信号的排列熵值;对各脑区分别处于正常状态和虚拟3D任务下脑电信号的排列熵值做显著性差异检验;根据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判定受试者是否产生虚拟3D任务诱导晕动症,提高了虚拟现实晕动症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92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60798.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纹理特征提取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输入的图像进行gamma校正;将校正后的图像进行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算法(ACE)处理;使用基于T‑GLCM和Tamura融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并生成特征矩阵;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不同材质的纹理信息进行分类识别;本发明提出基于T‑GLCM和Tamura融合特征的纹理材质分类方法,对传统灰度共生矩阵(GLCM)进行改进,提出了具有改善旋转不变性和减少冗余信息的改进的灰度共生矩阵T‑GLCM算法,通过gamma校正与自适应对比度增强(ACE)处理再建立样本集与测试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融合的特征提取方法较单一的纹理提取方法更加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2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04822.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屏用指套式力触觉装置及其反馈控制办法,该装置主要包括主体框架、执行器、位移传感器、基座、按压板、力传感器等组件;执行器和基座分别位于主体框架的上部和中部,位移传感器固定于主体框架的内部;基座中间设置有手指孔,手指孔的下部放置有按压板和力传感器,基座下部的孔中放置有压电执行器;主体框架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摩擦轮,摩擦轮与直流电机相连,直流电机通过固定套和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的下部;该装置的反馈控制办法包括精确法向力、振动触觉和侧向力反馈控制办法。该装置能够在触摸屏上再现虚拟物体表面的硬度、摩擦和粗糙度等特征,能够进行多模式力触觉反馈,反馈力大,可模拟人与真实物体交互的过程和感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