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190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14938.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磁等离子体动力推进系统的推进剂供给装置,包括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压力调节模块、流量调节模块;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用于对推进剂进行冷却、压缩、存储;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输出的推进剂依次经压力调节模块、流量调节模块提供给推进系统的阴极和阳极;压力调节模块用于将降低推进剂的压力;流量调节模块用于对输出给推进系统阴极和阳极的流量进行调节。本发明采用主动制冷零蒸发方案,大幅降低推进剂贮箱体积和重量;且采用大范围推进剂流量调节模块,能够同时完成推进剂流量精准控制;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压力调节模块和流量调节模块一体化集成,大幅降低推进剂供给系统体积重量;采用氩气作为推进剂节省了推进剂消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190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14935.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磁等离子体动力推力器的分级启动装置,包括阴极、第一阳极、第二阳极、阴阳极绝缘陶瓷;推力器点火时,阴极和第一阳极首先启动引出束流,然后对第二阳极加载空载电压,使得第二阳极启动;阴阳极绝缘陶瓷用于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的绝缘;第一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预设第一间距且使得启动击穿电压不超过预设第一电压;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预设第二间距且第二阳极环与阴极的空载电压不超过预设第二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81900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272034.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一种微型模块化丁烷推进系统结构及推进方法,结构包括模块主体结构、加排阀、加热系统、电磁阀;加热系统位于模块主体结构的中心位置,用于对推进剂进行状态确定和加热;电磁阀并列排列在模块主体结构的上部,用于对推进剂的流通进行通断管理;加排阀位于模块主体结构的一侧凹槽内,通过螺钉与模块主体结构连接,通过加排阀实现推进剂的加注和排出。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传统推进系统中各单机进行高度集成,与传统推进系统中单机的分体式分布结构不同,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方便安装、可快速批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满足微纳卫星对微推进系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80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268235.8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单线圈驱动自锁阀,包括衔铁组件、阀体、磁钢和线圈,衔铁组件设置于阀体的内腔中,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和滚珠,其中衔铁和阀体均为回转体结构,在衔铁靠近两端端面的圆周方向上各设置有N个沿圆周均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滚珠,凹槽形状为中空结构的球缺与圆柱体的组合形状,球缺与圆柱体的直径相同,且滚珠的直径小于凹槽中球缺或圆柱体的直径,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磁钢套装在阀体圆周表面,将阀体圆周表面分为两个区域,两个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两个区域内,并串联成一个线圈,该自锁阀结构设计大幅减小了产品的重量和体积,缩减了零件数量,在实现产品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高可靠性及快速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80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68890.3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珠支撑型电动阀门衔铁悬浮结构,包括衔铁组件和阀体,衔铁组件设置于阀体的内腔中,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和滚珠,其中衔铁和阀体均为回转体结构,滚珠为球形滚珠,在衔铁靠近两端端面的圆周方向上各设置有N个沿圆周均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滚珠,所述凹槽形状为中空结构的球缺与圆柱体的组合形状,所述球缺与圆柱体的直径相同,且滚珠的直径小于凹槽中球缺或圆柱体的直径,该衔铁悬浮结构取消了传统的衔铁悬浮结构设计中所采用柔性支撑元件,简化了衔铁结构,缩减了零件数量,使得衔铁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最终在实现产品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高可靠性及快速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0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692071.7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等离子体推力器射频加速装置,包括推力器腔体,丝杠支架,恒定磁场线圈组和射频天线组;射频天线组设于推力器腔体外部,包括四个沿推力器腔体周向排布的射频天线,第一、三射频天线,第二、四射频天线分别施加相位相同的射频电,第一、二射频天线中施加的射频电相位差为90°;恒定磁场线圈组包括若干个沿推力器腔体轴向排布的恒定磁场线圈,每个恒定磁场线圈中接入直流电;丝杠支架用于根据所需磁场位型实现恒定磁场线圈组沿推力器腔体轴向的位置调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磁等离子体推力器射频加速方法。本发明利用射频能量耦合机理加速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实现能量的高效注入,避免了加速过程中的电极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13819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014938.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磁等离子体动力推进系统的推进剂供给装置,包括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压力调节模块、流量调节模块;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用于对推进剂进行冷却、压缩、存储;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输出的推进剂依次经压力调节模块、流量调节模块提供给推进系统的阴极和阳极;压力调节模块用于将降低推进剂的压力;流量调节模块用于对输出给推进系统阴极和阳极的流量进行调节。本发明采用主动制冷零蒸发方案,大幅降低推进剂贮箱体积和重量;且采用大范围推进剂流量调节模块,能够同时完成推进剂流量精准控制;推进剂低温存贮模块、压力调节模块和流量调节模块一体化集成,大幅降低推进剂供给系统体积重量;采用氩气作为推进剂节省了推进剂消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97941.9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段式复合结构磁等离子体动力推力器阴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阴极包括导热段、过渡段、发射段、进气缓冲腔体、多孔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均匀分布并贯穿导热段、过渡段和发射段,与进气缓冲腔体相通,等离子体通过进气缓冲腔体进入阴极并使气体均匀的进入多孔导流通道进行工质输送,阴极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导热段、连接导热段和发射段的过渡段与钨基复合氧化物复合材料制成的发射段组成,实现了促进发射段的导热,增加温度梯度,从而增加钨基阴极的散热,降低阴极表面温度,减轻阴极的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2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452238.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付拓取 , 张伟 , 高晨光 , 官长斌 , 刘瀛龙 , 王梦 , 李永平 , 沈岩 , 陈君 , 王平 , 杨蕊 , 赵春阳 , 苏高世 , 吴耀武 , 周磊 , 刘全成 , 甄利鹏 , 庚喜慧 , 赵立伟 , 周旭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推进剂在催化床中催化剂作用下,实现催化分解,在燃烧室中进一步燃烧后经喷管喷出产生推力;热控组件安装在推力室催化床上,对催化床进行温度控制和监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通过导热片、毛细管导热丝等调控毛细管温度,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从而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具有高比冲、绿色无毒、质量轻、可预包装等特点,为微纳卫星轨道机动、快速响应等提供所需的力或力矩,极大的拓展了微纳卫星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1900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272034.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一种微型模块化丁烷推进系统结构及推进方法,结构包括模块主体结构、加排阀、加热系统、电磁阀;加热系统位于模块主体结构的中心位置,用于对推进剂进行状态确定和加热;电磁阀并列排列在模块主体结构的上部,用于对推进剂的流通进行通断管理;加排阀位于模块主体结构的一侧凹槽内,通过螺钉与模块主体结构连接,通过加排阀实现推进剂的加注和排出。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传统推进系统中各单机进行高度集成,与传统推进系统中单机的分体式分布结构不同,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方便安装、可快速批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满足微纳卫星对微推进系统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