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848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216375.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小流量高精度压力控制的双级电磁阀,包括:入口接头、出口接头、第一电磁阀、连接环和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入口接头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关于所述连接环的中心竖直线对称。本发明采用两级结构完全相同的电磁阀以背靠背方式串联布局,实现了两级阀门之间的气容容积精确可控,通过控制两级电磁阀的工作时序,有效实现了工作区高低压可靠隔离和压力精确可控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80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268235.8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单线圈驱动自锁阀,包括衔铁组件、阀体、磁钢和线圈,衔铁组件设置于阀体的内腔中,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和滚珠,其中衔铁和阀体均为回转体结构,在衔铁靠近两端端面的圆周方向上各设置有N个沿圆周均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滚珠,凹槽形状为中空结构的球缺与圆柱体的组合形状,球缺与圆柱体的直径相同,且滚珠的直径小于凹槽中球缺或圆柱体的直径,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磁钢套装在阀体圆周表面,将阀体圆周表面分为两个区域,两个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两个区域内,并串联成一个线圈,该自锁阀结构设计大幅减小了产品的重量和体积,缩减了零件数量,在实现产品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高可靠性及快速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80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68890.3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珠支撑型电动阀门衔铁悬浮结构,包括衔铁组件和阀体,衔铁组件设置于阀体的内腔中,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和滚珠,其中衔铁和阀体均为回转体结构,滚珠为球形滚珠,在衔铁靠近两端端面的圆周方向上各设置有N个沿圆周均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滚珠,所述凹槽形状为中空结构的球缺与圆柱体的组合形状,所述球缺与圆柱体的直径相同,且滚珠的直径小于凹槽中球缺或圆柱体的直径,该衔铁悬浮结构取消了传统的衔铁悬浮结构设计中所采用柔性支撑元件,简化了衔铁结构,缩减了零件数量,使得衔铁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最终在实现产品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高可靠性及快速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60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7928.0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微流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低压自锁阀、第二低压自锁阀、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三流量控制器、第四流量控制器、第五流量控制器和控制单元组成。在此套系统中,主要依靠流体在类似迷宫型通道内流过极为复杂的通道降低流体能量和改变流体的物理参数来实现流量调节的目的。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流量控制系统,解决了目前使用卫星推进系统介质供给流量大、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27475.2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量控制装置多层孔板多通道气体节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光刻的方法对孔板进行刻蚀;对孔板进行微孔激光加工;将激光加工后的孔板和盖板进行扩散焊接形成多层孔板多通道气体节流组件。本发明通过刻蚀孔板、激光加工、扩散焊,发挥了多种特殊加工工艺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易堵塞的问题,提高了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的精度,弥补了传统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精度低的缺陷;通过加压扩散焊接孔板和盖板,实现了多层孔板多通道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的可靠连接及密封,克服了传统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可靠性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8848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6375.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小流量高精度压力控制的双级电磁阀,包括:入口接头、出口接头、第一电磁阀、连接环和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入口接头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关于所述连接环的中心竖直线对称。本发明采用两级结构完全相同的电磁阀以背靠背方式串联布局,实现了两级阀门之间的气容容积精确可控,通过控制两级电磁阀的工作时序,有效实现了工作区高低压可靠隔离和压力精确可控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1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16360.3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流量精确控制的比例电磁阀,包括:入口接头、阀体-线圈组件、外导磁体、衔铁组件、阀座组件、出口接头、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连接;阀体-线圈组件、外导磁体和衔铁组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并且阀体-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相连接;外导磁体套设于阀体-线圈组件的外部;入口接头与阀体-线圈组件相连接;出口接头的一端面与衔铁组件相压接,所述出口接头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连接;所述阀座组件设置于所述出口接头内,所述衔铁组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阀座组件内。本发明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压力和流量连续输出控制功能,能有效保证电推进系统的可靠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80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268890.3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珠支撑型电动阀门衔铁悬浮结构,包括衔铁组件和阀体,衔铁组件设置于阀体的内腔中,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和滚珠,其中衔铁和阀体均为回转体结构,滚珠为球形滚珠,在衔铁靠近两端端面的圆周方向上各设置有N个沿圆周均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滚珠,所述凹槽形状为中空结构的球缺与圆柱体的组合形状,所述球缺与圆柱体的直径相同,且滚珠的直径小于凹槽中球缺或圆柱体的直径,该衔铁悬浮结构取消了传统的衔铁悬浮结构设计中所采用柔性支撑元件,简化了衔铁结构,缩减了零件数量,使得衔铁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最终在实现产品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高可靠性及快速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73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227475.2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量控制装置多层孔板多通道气体节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光刻的方法对孔板进行刻蚀;对孔板进行微孔激光加工;将激光加工后的孔板和盖板进行扩散焊接形成多层孔板多通道气体节流组件。本发明通过刻蚀孔板、激光加工、扩散焊,发挥了多种特殊加工工艺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易堵塞的问题,提高了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的精度,弥补了传统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精度低的缺陷;通过加压扩散焊接孔板和盖板,实现了多层孔板多通道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的可靠连接及密封,克服了传统气体微流量控制组件可靠性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10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216360.3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流量精确控制的比例电磁阀,包括:入口接头、阀体‑线圈组件、外导磁体、衔铁组件、阀座组件、出口接头、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连接;阀体‑线圈组件、外导磁体和衔铁组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并且阀体‑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相连接;外导磁体套设于阀体‑线圈组件的外部;入口接头与阀体‑线圈组件相连接;出口接头的一端面与衔铁组件相压接,所述出口接头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连接;所述阀座组件设置于所述出口接头内,所述衔铁组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阀座组件内。本发明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压力和流量连续输出控制功能,能有效保证电推进系统的可靠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