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08595.4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以及包含所述光发射模块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光信号和所述图像信息确定轨道交通列车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将光通信和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轨道交通列车的定位中,提高了列车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05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641138.0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27/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多车协同控制方法,根据线路运营情况,中心层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将调度指令发送到协调层;协调层根据调度指令,获取列车实际情况,计算出最佳集群控制方案;集群控制层根据集群控制方案得出集群列车的总体规划曲线;列车控制层则根据总体规划曲线,结合轨旁资源层的状态进行单车的控制与防护,列车按计划运行至指定目标点,中心层下达列车集群解散命令,列车按照单车计划运行。本申请将多车协同动态控制系统分为中心层、协调层、集群控制层、列车控制层、共享数据层和轨旁资源层,每层承载不同的功能,当列车以多车协同模式运行时,作为一个整体去申请轨旁资源,降低了多车协同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6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6098.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虚拟编组列控系统运行风险的耦合致因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故障场景下的虚拟编组列控系统的组成架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模型对列控系统进行描述获得列控系统网络模型;根据历史运行数据,量化列控系统网络模型中各节点,将列控系统网络模型对应生成事故链模型;设定事故链模型初始环节、事故链环节以及中间环节,确定各环节条件,设定各环节的触发条件;根据条件函数对各环节的触发情况进行判断,直至事故链环节的事件被触发,以实现获得各事故链,以解决现有虚拟编组列控系统分析风险未考虑各因数间耦合性对运行风险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6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5042.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B61L27/20 , B61L27/4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虚拟编组运行风险的多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虚拟编组运行数据特征,采用运行数据三元组定义虚拟编组列控多维数据模型;基于所述虚拟编组列控多维数据模型,采用数据立方体构建虚拟编组列控多维数据立方体模型,对所述虚拟编组列控多维数据立方体模型进行处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800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608576.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是否获取到超宽带UWB基站发送的无线信号;若获取到所述无线信号,则根据所述无线信号确定轨道交通列车的位置;若未获取到所述无线信号,则根据获取到的当前光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确定轨道交通列车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将光通信和UWB技术应用到轨道交通列车的定位中,通过光发射模块进行粗略定位,再利用UWB基站对定位结果进行校正,提高了列车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892072.6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列车追踪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构建强化学习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包括数据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获取当前策略序列,策略序列与动作对应;根据数据预测模型,预测当前策略序列对应的动作在下一时刻的状态;根据下一时刻的状态,生成对应的下一时刻策略序列;根据目标函数,从下一时刻策略序列中选择目标策略序列;基于目标策略序列进行列车追踪控制。本申请的方法基于数据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进行列车追踪控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控制算法针对复杂系统精确建模困难、参数整定不易以及动态参数调整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1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32353.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安全云平台、轨旁控制执行单元、列车和轨旁设备;安全云平台上部署有TIOC,TIOC用于向轨旁控制执行单元下发第一指令,并用于向列车下发第二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轨旁控制执行单元对轨旁设备的资源进行控制,第二指令用于对列车进行进路控制;轨旁控制执行单元用于接收并执行TIOC下发的第一指令;列车用于接收并响应TIOC下发的第二指令。本发明通过基于安全云平台做联锁的集中化部署,基于部署于安全云平台中的TIOC实现全线列车进路控制及轨旁设备资源管理,不仅简化了整体控制逻辑,而且降低了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5159.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列车运行曲线离线优化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对列车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离散化,得到多个离散子过程;基于离散子过程构建列车节能优化模型,列车节能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确定列车节能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对最优解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优化列车运行曲线。本申请的列车节能优化模型是基于离散子过程构建的可以满足列车动态调整的需求,同时,列车节能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由牵引力、行走距离和运行时分构成,约束条件包括运行时分约束、始端终端约束、列车动力学约束和限速约束,使得本申请在优化时充分考虑了线路条件、列车动力学特性等因素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保证了优化后的列车运行曲线离线不仅节能,而且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08526.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第一光信号、第二光信号和第三光信号;所述第一光信号是由安装在车头的第一光接收模块采集的;所述第二光信号是由安装在车中的第二光接收模块采集的;所述第三光信号是由安装在车尾的第三光接收模块采集的;基于所述第一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和所述第三光信号确定轨道交通列车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使用光通信的定位方式,不会受到其他通信的频段干扰,信息直线性一对一传输,保密性强,利用三个车载光接收模块进行定位,提高了列车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98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531230.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Q10/0631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客流的车站限流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进站和出站客流量及获取每个列车进站上车和下车的客流量,并根据所述进站和出站客流量,以及每个列车进站上车和下车的客流量,确定车站总客流量;根据总客流量与预设的理想客流量,确定客流量偏差;根据上一控制周期的总客流量和客流量偏差,基于状态观测器,确定当前控制周期输入客流量的控制量,对进站闸机进行控制。该方法不受站务人员自身经验、外界条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总客流量和理想客流量差值较大情况下,可避免直接应用理想客流量进行限制时,致乘客的拥堵,降低用户体验,进行少量控制时,又无法实现有效的限流,无法使得客流量尽快接近理想值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