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9177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8554.8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64F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直线弹射装置,包括弹射平台装置、永磁直线电机和用于支撑弹射平台装置和永磁直线电机的支撑平台,永磁直线电机的初级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次级设置在弹射平台装置上,支撑平台上设有支撑弹射平台装置的弹射平台支撑板,弹射平台装置能够在弹射平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弹射平台支撑板移动;永磁直线电机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永磁直线电机和第二永磁直线电机,第一永磁直线电机的初级与第二永磁直线电机的初级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两侧,第一永磁直线电机的次级与第二永磁直线电机的次级对称设置在弹射平台装置的两侧。其节省发射的纵向空间,提高了永磁直线弹射装置的效率及在发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2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64458.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定子电机内外定子转矩实时分配方法,包括:根据外定子电机的转矩、转速以及外定子电机的铜耗、铁耗,建立外定子电机效率模型;根据内定子电机的转矩、转速以及内定子电机的铜耗、铁耗,建立内定子电机效率模型;基于所述外定子电机效率模型和内定子电机效率模型,建立包含转矩分配系数的双定子电机整体效率模型;在外定子电机和内定子电机电流约束条件下,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使所述双定子电机整体效率模型最大化,获取最优的转矩分配系数。本发明能够合理构建电机的效率模型,实时优化转矩分配系数,动态调整双定子电机的转矩,在满足电机运行效率的基础上,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55237.3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串联磁路型抗退磁变磁通记忆电机,包括定子、电枢绕组、转子、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电枢绕组安装于定子内,转子位于定子的内侧且相对定子转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均设置于转子上,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高矫顽力永磁体和第一低矫顽力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包括第二高矫顽力永磁体和第二低矫顽力永磁体,第一永磁体的第一低矫顽力永磁体和第一高矫顽力永磁体构成串联磁路结构;第二永磁体的第二高矫顽力永磁体和第二低矫顽力永磁体构成串联磁路结构。本发明通过利用磁化电流对低矫顽力永磁的磁化状态进行调节,进而改变电机磁场分布情况,增加电机的运行范围和高速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89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0288164.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12B5/00 , H02K41/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复合柔性平行四杆机构,包括由上框架和下框架构成的外框架,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有柔性支撑组件。柔性支撑组件分为内侧组柔性支撑组件和外侧组柔性支撑组件两组。在外框架的内部设有用作驱动源的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音圈电机定子通过支架与外侧组柔性支撑组件相连接,音圈电机的音圈电机动子与内侧组柔性支撑组件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将两组柔性支撑组件串联方式提高了柔性机构有效的线性行程范围,通过并联方式消除单个柔性单元产生的寄生位移,利用音圈电机电流与力线性关系,通过常规的控制方式便可实现大行程、高精度、无寄生位移的单自由度直线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295321.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管式深海推进器,包括壳体、推进电机、驱动器、对转螺旋桨、环状导管、曲面导流罩、密封装置和压力平衡装置,壳体内被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两个独立的壳体,推进电机和驱动器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且驱动器与推进电机之间电连接,推进电机包括电机外轴和电机内轴,对转螺旋桨安装在推进电机的后端,其包括内螺旋桨和外螺旋桨,内螺旋桨安装在电机外轴上,外螺旋桨安装在电机内轴上,两者分别在对应的电机输出轴驱动下产生对转运动。本发明通过将推进电机和驱动器集成在一起,在结构上不仅简化了装配结构,而且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82793.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向双输出轴自由转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封装在壳体内的驱动机构、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运动机构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运动机构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还分别经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外壳、第二转轴配合;所述第二转轴还经第三轴承、第四轴承与外壳配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向双输出轴自由转动装置通过对驱动机构、第一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以及相关轴承组的分布形式进行整体设计,解决了双输出轴对转甚至自由转动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06206.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Halbach复合永磁游标无磁轨直线电机,其包括动子和定子,动子和定子之间分布有气隙,动子包括动子铁芯、多个绕组和多个永磁体,动子铁芯包括动子轭部和多个动子齿部,多个动子齿部通过动子轭部相互连接,并沿动子的运动方向间隔排列;多个动子齿部包括多个完整的动子齿部和两个剖分一半的动子齿部,两个剖分一半的动子齿部分别位于动子的两个边端,多个完整的动子齿部分布于两个剖分一半的动子齿部之间,且所有的动子齿部配合构成三相电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直线电机具有低磁钢、高推力密度、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7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53413.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型同极同槽永磁直线电机,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定子,每一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每一定子铁心包括齿部和齿槽,相邻的齿部之间具有齿槽,电枢绕组绕设于齿部;动子,位于两个所述定子之间,且所述定子与所述动子之间具有气隙,所述动子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定子铁心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永磁体,且相邻的所述永磁体磁相反;齿槽包括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第一齿槽的数量与第二齿槽的数量相等,均满足Z=3n;第一齿槽所对应的永磁体对于气隙显示的有效磁极数P1,满足P1=Z+k1,第二齿槽所对应的永磁体对于气隙显示的有效磁极数P2,满足P2=Z‑k1,k1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该永磁直线电机能够降低或削弱推力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90008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29500.0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及永磁同步电机模组。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多台驱动器,每台驱动器对应与永磁同步电机的一组Y型电枢绕组相连,多台驱动器包括主驱动器和多台从驱动器,主驱动器和从驱动器之间以及从驱动器之间通信连接。本发明具有使用灵活、容错性好、开发周期快等特点,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水下推进和航空等应用方面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46084.5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低成本高实时自动纠错通讯系统及方法。所述通讯系统包括一路CAN总线、多个传感器节点和一个控制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第一应用协议层、第一CAN总线控制器和第一收发器,且第一应用协议层内置纠错码编码模块;所述控制器节点包括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第二应用协议层、第二CAN总线控制器和第二收发器,且第二应用协议层内置错误数据纠错模块;所述传感器节点和所述控制器节点连接在CAN总线上。本申请能够利用单通道CAN总线高效实时传输数据的功能,在传输过程中能自动进行数据纠错,最大纠错能力达到所传数据量的一半,大大降低了发起重传或者丢弃数据的概率,且成本低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