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970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93252.3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16C3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压气体径向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轴承外体与转子,转子位于轴承外体的内部,转子的外表面直径略小于轴承外体的轴承工作面的直径,从而形成轴承间隙;所述的轴承工作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结构相同的节流孔;节流孔为通孔,在通孔中设置有数个微结构腔;节流孔上端的孔口位于轴承工作面上,节流孔下端与设置在轴承外表面的供气孔连通;在轴承工作面上设置有微结构槽;微结构槽位于节流孔的两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工艺稳定,质量可控等优点,其刚度比传统的小孔节流静压气体径向轴承高,而制造成本与传统的小孔节流静压气体径向轴承相近。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2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69810.7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N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导轨的X射线在位检测装置,可应用在小直径导管挤压点焊接头的在位检测中,所述的X射线在位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器、支撑架、圆弧导轨、滑块、锁紧机构、DR成像板、底板。本发明中采用一种圆弧导轨替代轴系,并采用支撑架两端分别固定X射线发射器和DR成像板,一方面简化结构、优化机构空间,使得X射线在位检测装置整体尺寸大大减小,另一方面实现检测装置中X射线发射器和DR成像板围绕被检测焊封同步旋转,实现了挤压焊封焊接盲管的两个方向的X射线检测,减少了人工调节,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4175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2242.4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M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压导轨刚度测试加载机构,所述的加载机构中竖直导轨单元的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横导轨安装板安装在立柱中的滚珠丝杠Ⅰ上,水平导轨单元安装在横导轨安装板上,水平导轨单元中的工作台安装在滚珠丝杠Ⅱ上,分度单元中的连接轴承座安装在工作台上,加载力施加单元中的固定座安装在分度单元中的上调整板上。水平导轨单元、竖直导轨单元和分度单元,实现了加载力施加机构空间位置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导轨;加载力施加单元中的差分螺母,实现了螺杆的垂直方向的缓慢进给,从而达到了加载力的精确施加,同时加载力施加单元中连接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加载力的大小。本发明能够实现加载力无伤施加且位置、方向、大小较大范围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66907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80454.9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组态重构的磁流变抛光装置。本发明采用模块组态重构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本装置,通过大小柔性磨头与循环单元Ⅰ和循环单元Ⅱ的不同组态和系统重构,形成“大柔性磨头+循环单元Ⅰ”、“大柔性磨头+循环单元Ⅱ”、“小柔性磨头+循环单元Ⅰ”、“小柔性磨头+循环单元Ⅱ”四种具有不同加工能力、可快速组合和切换的抛光工具轴,在同一台磁流变抛光装置中实现对零件材质、加工尺度、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广泛适应性,解决了目前单台磁流变抛光装置加工能力和加工范围受局限的问题;同时本装置通过组态重构实现设备功能单元的复用,装置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4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45958.6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细工具电极在位制备与修整装置,所述的装置的基座安装在微细电加工机床上,车削单元、自动送丝与收丝单元、张力控制与导向单元、放电磨削单元分别固定在基座上,微细工具电极固定安装于机床主轴上,机床的X轴、Y轴、Z轴的联动能够控制微细工具电极的运动;车削单元用于微细工具电极的在位车削成形或粗成形;自动送丝与收丝单元控制线电极的自动送丝与收丝;张力控制与导向单元控制线电极的张力与走丝轨迹,使线电极导入放电磨削单元中,放电磨削单元用于微细工具电极在位精密放电磨削成形或修整。
-
公开(公告)号:CN10510856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4780.5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Q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8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所述的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包括底座、前门、前框架、后框架、后门。前后框架均采用n形框架结构,框架顶部及两个边框处均开有观察窗。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通过两条导轨导向滑动,移动轻巧方便,可在任意位置停留并在极限位置固定。前门可实现270度翻转并连同前框架整体移动,使机床前部空间完全敞开;后门为翻插结构,插入后框架后连同后框架整体移动到前框架内,机床后部空间可完全敞开。本发明的机床外罩提供最大的操作空间以便于工件的装卸、对刀以及机床的维护,特别适用于操作空间要求宽敞,视野要求宽广的机床。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69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60789.7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柔性可调电加工夹具。所述的夹具可以实现工件夹持范围调整、不同类型工件(块状、薄片及圆柱)的夹持、工件空间姿态的精密调整等功能。多功能柔性可调电加工夹具包括夹持范围调整机构、工件夹持机构、工件精密调整机构、辅助支撑、夹具底座。工件精密调整机构的柔性结构可实现工件空间姿态微小范围调整;工件夹持机构设计有不同V型槽口,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圆柱体工件的横向、纵向夹持,利用同一夹具体的不同工作表面,实现不同类型工件的夹持,通用性更强、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夹紧机构和精密调整机构相互独立,利用机械方式即可实现工件的高精度夹紧,且不伤工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831522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15597.4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K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31 , B23K11/36 , B23K37/0533 , B23K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径管挤压焊封装置。所述装置中的气缸驱动的“口”型焊接机头配合独特设置的焊接工具实现了小径管的挤压焊封;中频逆变焊接电源准确、稳定与可靠地满足了挤压焊封所需的焊接参数;气路系统提供了气缸驱动焊接工具所需的可调气压;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确保了装置逻辑的准确,参数与程序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40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44976.7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机床、产生加工能量的混合式微能脉冲电源、提供放电介质的工作液循环系统、磨削超细工具电极的线电极磨削系统、视频监测系统,以及与以上各部分相连的控制系统。本发明中的四轴三联动结构能够实现复杂三维轨迹插补,混合式微能脉冲电源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实现放电参数的大范围调节和稳定放电,可以实现不同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更多选择;线电极磨削系统可实现电极丝的张力设定、恒速运行,视频监测系统可实现工件、电极的在位测量和辅助观察。本发明中的数控系统既实现了电火花加工的伺服进给自适应控制特殊功能,又具备了完备的通用数控功能和操作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579761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59236.1
申请日:2009-05-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限脉宽的精密放电加工脉冲电源。本发明中的可调稳压电源E1,限流电阻阵列R1~Rn,前级场效应管Q1和放电电极正极P+顺序电连接。后级场效应管Q2与前级场效应管Q1串联电连接,与正负放电两电极P+,P-并联电连接,两级场效应管被高频反相驱动,分别控制输出放电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实现两级限脉宽,限制输出脉宽最小达到60纳秒,从而输出微能放电脉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