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豆分离蛋白干燥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840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90203.1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涉及大豆分离蛋白干燥过程中的一种加热方法,用燃煤炉的热烟气代替传统装置中蒸汽机产生的热蒸汽。以热管热风炉作为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的热风源。热管热风炉的热管主要由密封管,吸液芯三部分组成。热管采用变相传热,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在热管的两侧装有强化传热翅片,热管风炉采用的是气-气换热器。在换热器壳体中用一块隔扳分为两个部分,形成的高温烟气和冷空气的流动通道,将两种流体间的换热全部移至管外,通过传热热管束进行热量转换。850-950℃的烟气进入热管换热器中与由鼓风机进入的-20-30℃冷空气相互接触换热,烟气由850-950℃降到160℃左右,冷空气升到160-250℃,最后得到160℃左右的气体被传送至喷雾干燥塔为备喷雾干燥使用。

    一种连续化电化学氢化油脂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425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474198.2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一种连续化电化学氢化油脂的装置。针对目前氢化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将氢化油脂的装置设为连续化电化学氢化装置。装置由泵、恒温装置、油槽、水槽、反应器、阴阳电极组成,其中反应器由金属端板、石墨框、膜电极组成,金属端板、石墨框、膜电极通过螺钉组装在一起,石墨框与膜电极之间有硅垫片密封,装置的反应器一侧设置有阳极水入口、阳极水出口,水入口位于水出口的下方,反应器的另一侧设置有阴极油入口、阴极油出口,油入口位于油出口下方。膜电极由Nafion117质子交换膜、碳纸构成,催化剂固定于两侧的碳纸上,实现了氢化产物的高效分离,由泵和循环管路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氢化效率。

    一种通过温度联合pH处理及电还原改性米糠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1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92728.X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温度联合pH处理及电还原改性米糠蛋白的方法,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电化学反应器,通过调节温度(25、45和60℃)和pH值(4、6和8)联合电还原改性米糠蛋白,改变了米糠蛋白的结构特性,使其结构先展开然后聚集,40%的二硫键断裂,其中电还原的作用是生成新的游离巯基,并诱导硫醇‑二硫化物交换反应,同时温度和pH在新分子的形成过程中占主要作用,本发明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温度联合pH处理电还原改性米糠蛋白的方法,拓宽了米糠蛋白的应用范围,为米糠蛋白在不同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制备富含复配型天然抗氧化剂玉米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1873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83123.4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富含复配型天然抗氧化剂玉米油的方法,本发明是针对在玉米油脱臭精炼过程中由于高温、高真空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油脂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大量减少,致使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延长玉米油货架期方法。根据共轭亚油酸甾醇酯对维生素E的抗氧化具有协同作用,利用复配型天然抗氧化剂代替单一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有效地控制酯化条件、添加配比及添加量,添加后玉米油过氧化值为2.5mmol/kg,此外其货架期可延至570d,感官品质良好。其特点是增强了抗氧化剂抗氧化稳定性,达到了延长油脂货架期,提升油脂品质的目的。

    一种制取高油酸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826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82596.2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取高油酸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本发明是针对在油脂氢化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选择及氢化条件的选取会产生大量的TFAs与硬脂酸,致使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分步选择性氢化方法。利用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采用分步选择性氢化方法,通过有效地控制氢化条件,氢化后产品中油酸含量高达50%,TFAs低约10%。其特点是降低了氢化过程时间,进一步减少了脂肪酸双键异构化的机会,有选择性的向顺式油酸方向转化,从而降低了大豆油氢化过程中产生TFAs含量,提高大豆油品质,达到大豆油脂氢化产品中油酸含量的目的。

    一种超临界CO<base:Sub>2</base:Sub>体系下氢化米糠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825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82552.X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体系下氢化米糠蜡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超临界CO2体系下,使用Pd/C作为催化剂对脱胶后的米糠蜡进行氢化处理,得到了米糠蜡氢化反应的最佳反应参数,米糠蜡中的中性油经氢化后,其氧化稳定性和可塑性提高,且部分色素经氢化后显色基团结构发生改变,使产品颜色变浅;在此条件下的该米糠蜡产品较常规的精制米糠蜡的制备时间缩短,且有效解决了溶剂残留和精制工序繁琐等问题,产品碘值为55I2g/100g,颜色为白色,理化性质均与精制米糠蜡相当,可代替精制米糠蜡在工业中的应用。

    一种利用海藻糖的保护功能延长水稻储藏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768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6870.0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藻糖的保护功能延长水稻储藏期的方法,涉及在一定的海藻糖浓度、一定的喷雾着水量、一定均质时间及含水量,使得海藻糖与水稻内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充分接触。利用海藻糖与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水晶状的玻璃体结构,能使生物分子维持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抵御外界极端环境的影响。海藻糖的这一功能可以防止蛋白质变性、抑制脂类物质酸败等,有效的抑制在储藏中的水稻的陈化,延长水稻储藏期。仓储环境下普通水稻可保存24个月,添加海藻糖的水稻储藏32个月后RVA峰值粘度达到3396cP高于普通水稻;RVA最终粘度达到3971cP低于普通水稻;游离脂肪酸含量31mgKOH/100g低于普通水稻,32个月后添加海藻糖的水稻发霉率为0.2%低于普通水稻,进而使储藏期达到32个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