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销接大开口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3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77480.7

    申请日:2025-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销接大开口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步骤:制备带密封嵌件的前、后接头;制备筒段缠绕工装;缠绕芯模组装及表面处理;制备壳体纤维缠绕层;壳体固化;壳体机加工,最终得到销接大开口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本发明提供的成型方法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并通过采用双排径向销钉连接方法加强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壳体与其他舱段或封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设置密封嵌件进一步确保了壳体的密封性能,且缠绕过程中无需对缠绕芯模表面进行环向缠绕及铺放预浸布找平的复杂操作,工艺过程简单高效。

    一种阵列分布的垂直式喷管反推动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398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29735.8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分布的垂直式喷管反推动力结构,包括舱段壳体、反推发动机、连接杆和点火系统;反推发动机沿舱段壳体内壁面周向阵列式对称分布,与舱段壳体通过连接杆、喷管壳体翻边结构连接;点火系统为非电传爆点火系统,包括点火器和导爆索,所述非电传爆点火系统通过点火器端与舱段电缆连接,通过多根导爆索与反推发动机一对一连接;所述喷管组件轴线与所述燃烧室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燃烧室壳体内壁面粘接绝热环,燃烧室壳体接口粘接收敛环;所述喷管组件入口粘接喉衬。本发明在轴向尺寸严格限制的情况下,适应弹体轴向布局空间,增加有效载荷,提高导弹射程。

    适用于带药缠绕的记忆非金属芯模结构及壳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1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1181755.8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带药缠绕的记忆非金属芯模结构及壳体成型方法,该结构利用记忆非金属芯模和金属芯棒组合实现与推进剂、绝热层一体化成型,满足带药缠绕复合壳体成型需求。该结构通过常规装药工艺实现绝热层与推进剂型面成型,采用装药芯棒和记忆芯模作为缠绕轴,增强了带药缠绕一体化芯模的强度与刚度,同时满足药型设计、装药以及缠绕需求,通过控制工艺温度可以轻松取出芯模结构,避免了带药缠绕一体化芯模结构过于复杂、成型工艺繁琐等问题。

    一种用于制造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单向板的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2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474026.X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单向板的模具及方法,其包括顶板、底板、限位板、脱模棒和垫片组成的缠绕组件,与缠绕机床套设的连接杆、顶针连接杆,以及用于尺寸限位的盖板。限位板为厚度1mm的金属长片,针对不同类型的试样自行定义其数量。采用本技术方案,缠绕单向板的层厚可自行定义,以满足不同测试类型的试样尺寸需求,试样尺寸及性能稳定,同时模具组件的装配、拆卸及试样脱模简单便捷,提高制样效率。

    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201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305024.7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利用封头的预制二次缠绕成型结构实现前后大极孔比的复合材料缠绕壳体的稳定缠绕成型,满足复合材料壳体承受高内压载荷作用的要求。该结构复合材料缠绕壳体通过两次缠绕成型,采用不同的缠绕角进行小极孔封头段及主壳体段的缠绕,避免了极孔比过大导致螺旋缠绕无法变角度一次缠绕成型的问题,极大的提高大开口复合壳体的缠绕工艺性,提升大开口复合材料壳体内压载荷承载能力。

    一种用于制造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单向板的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23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74026.X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单向板的模具及方法,其包括顶板、底板、限位板、脱模棒和垫片组成的缠绕组件,与缠绕机床套设的连接杆、顶针连接杆,以及用于尺寸限位的盖板。限位板为厚度1mm的金属长片,针对不同类型的试样自行定义其数量。采用本技术方案,缠绕单向板的层厚可自行定义,以满足不同测试类型的试样尺寸需求,试样尺寸及性能稳定,同时模具组件的装配、拆卸及试样脱模简单便捷,提高制样效率。

    一种柔性接头弹性件材料的压剪联合加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401093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0802324.5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接头弹性件材料的压剪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包括拉伸试件、通孔式荷重传感器、压紧板、压紧螺钉与螺母,拉伸试件放置于两块压紧板限位槽间,使用压紧螺钉穿过通孔式载荷传感器并安装在压紧板上,在另一块压紧板背部使用螺母将两块压紧板压紧。根据荷重传感器信号输出的显示结果,调节压紧螺钉的预紧力,达到拉伸试件预期的压缩载荷量。而后,将试验装置夹持在拉伸机上以测得压缩载荷下,柔性接头弹性件材料的剪切模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压剪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缩载荷可实时调控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