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前后方向限位的发动机后悬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37549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767873.6

    申请日:2013-11-29

    Inventor: 肖利英 宋树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前后方向限位的发动机后悬置,包括上骨架、下骨架,所述上骨架相对于所述下骨架能够进行运动,所述下骨架设有用于限制上骨架向前移动的下骨架限位板,所述下骨架限位板位于所述上骨架一侧,所述上骨架设有用于限制上骨架向后移动的上骨架限位板,所述上骨架限位板位于所述下骨架一侧,所述上骨架限位板和所述下骨架限位板均位于同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前后方向限位的发动机后悬置结构简单、方便制造、降低成本。

    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总成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3358338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71203.2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支架,尤其涉及汽车悬置支架中的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总成及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总成,包括变速器侧悬置支架和蓄电池托盘,所述变速器侧悬置支架包括与车身连接的主支架、与所述主支架连接的支架加强板、蓄电池托盘连接板和与车身连接的支架连接板,所述蓄电池托盘与所述蓄电池托盘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变速器侧悬置总成的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缩小了体积,降低了重量并降低了成本。

    汽车的悬置装置及汽车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58318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10973.6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悬置装置,包括弯梁结构副车架、左发动机侧支架、右发动机侧支架、左发动机侧隔振器、右发动机侧隔振器,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左发动机侧支架与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相连;所述右发动机侧隔振器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右发动机侧支架与所述右发动机侧隔振器相连;该悬置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且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弯梁结构副车架、右发动机侧隔振器,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的配合起到隔振的作用,可以显著的降低发动机传递车身上的振动,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悬置骨架及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05081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599344.5

    申请日:2012-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侧悬置,包括悬置骨架和限位装置,所述悬置骨架和所述限位装置为分体结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前限位、后限位和安装部,所述限位装置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悬置骨架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用于上述变速器侧悬置中的悬置骨架和用于上述变速器侧悬置中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对发动机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分体式汽车发动机吸音降噪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6071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095898.5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一种分体式汽车发动机吸音降噪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件构成的屏蔽组件,该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均包括有屏蔽基板(11)、表面防护层(13)以及屏蔽基板(11)与表面防护层(13)之间所夹的吸声层(12)和铝箔热反射层(14),所述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分别固定在汽车主梁上,并包裹于发动机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噪声以及散热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在五菱之光上作试验,整车噪声下降了1dB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采用分体式左、右屏蔽件,中间部位不相连,安装后整车离地间隙不变。确保了整车通过性要求。

    一种真空注射的液压悬置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42385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417253.9

    申请日:2015-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注射的液压悬置,包括主簧支架、固定在所述主簧支架上部的上盖以及固定在所述主簧支架下部的下壳体,所述主簧支架内设有主簧内芯,所述主簧内芯中设有真空注射通道,所述真空注射通道的底部设有密封件,所述真空注射通道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悬置支架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上解耦盘、下解耦盘以及位于所述上解耦盘和所述下解耦盘之间的解耦膜,所述上解耦盘和所述下解耦盘将所述下壳体分为位于所述上解耦盘上部的上液室和位于所述下解耦盘下部的下液室。能够精确控制液体注入量,避免了液体内夹杂气泡,从而保证了稳定性,并且不再需要人工液下作业,防止皮肤触及液体后对人体的伤害,改善了人机环境。

    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盘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4392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17081.5

    申请日:2015-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盘,包括上解耦盘和下解耦盘,所述上解耦盘中心设有定位柱,所述下解耦盘中心设有定位孔,所述上解耦盘和所述下解耦盘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卡接固定,所述上解耦盘和所述下解耦盘上分别用于设有固定解耦膜的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和所述下固定槽的内表面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解耦膜可解除式接触。降低了撞击强度,消除了撞击异响。

    分体式汽车吸音降噪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6073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095900.9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一种分体式汽车吸音降噪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件构成的屏蔽组件,该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均包括有屏蔽基板(11)、表面防护层(13)以及屏蔽基板(11)与表面防护层(13)之间所夹的吸声层(12)和热反射层(13),所述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分别固定在汽车主梁上,并包裹于噪声和发热源部件的外面。所述屏蔽基板(11)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111)和泄水孔(1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有效降低了车外加速行驶发动机噪声,降低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在五菱之光上作试验,整车噪声下降了1dB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采用分体式左、右屏蔽件,安装后整车离地间隙不变。确保了整车通过性要求。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768590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82921.0

    申请日:2016-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动力总成通过悬置结构与副车架相连,所述悬置结构包括外金属装配环,所述外金属装配环内安装有内金属装配环,所述内金属装配环内安装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内安装有用于与副车架连接的金属管,所述外金属装配环外表面固定有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橡胶环上与所述内金属装配环接触处和与所述金属管接触处均设有圆角。由于采用了带圆角大刚度的橡胶体,大幅降低电动汽车起步时瞬间的大冲击,很好地抑制了电动车起步时电机及减速时前后蹿动大的问题,提高整车NVH性能,并且制作简单,成本低。采用三点布置,对空间无过多要求,设计时省时,并且总体悬置结构小,重量轻,成本低。

    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盘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45062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31935.X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盘,属于汽车零部件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解耦盘本体,所述解耦盘本体与解耦膜接触部上设有与解耦膜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和避撞孔,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解耦盘本体中部,所述避撞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定位销四周,所述解耦盘本体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增开避撞孔,降低解耦膜与解耦盘的接触面积,减小冲击载荷造成的异响;使用大阻尼的塑料材料,可以利用阻尼对振动的衰减特性,大幅降低由冲击振动造成的异响程度,提升驾驶舱内乘客驾乘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