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面板座及接缝模块及一种轨道梁接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67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811333950.0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面板座,用于安装稳定面接缝板模块的基座体,包括与轨道梁侧面连接固定的稳定面基座板,以及与轨道梁端面连接固定的端封板,稳定面基座板及端封板相互垂直一体连接固定,稳定面基座板及端封板相互连接的棱边上设置有凹形槽口。包括分别与轨道梁体相互垂直的两个面埋设固定连接的端封板及稳定面基座板,通过在二者交接的棱边上设置凹形槽口,以适应轨道梁自由伸缩,避免导向面接缝板齿形悬臂端及支撑板与基座板发生冲突,导致结构功能失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单轨轨道梁指形板板座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或出现板座下混凝土脱空现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轨道梁稳定面接缝模块及一种轨道梁接缝装置。

    一种支座锚固承载装置及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拉力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9024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811101244.3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座锚固承载装置,包括支承块结构,以及用于将支承块结构与桥墩梁盖预埋固定的底座结构,支承块结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承轨道支座的上承载体的上支承面,支承块结构设置有辊轴凹槽,辊轴凹槽用于容纳轨道支座的支座抗拉件内的辊轴。通过实心非中空的块状的支承块结构作为实际的支承结构,顶面用于直接承压,并在顶面开槽容纳传递水平力的辊轴,提供运动限位,支承块直接通过底座锚固钢筋锚固在下部结构内,能够缩短支座的传力路径,根据各部件承载力的特性设置构件的构造,从而改善装置的受力特性,较既有铸钢拉力支座及支座箱体其所占据的空间大幅减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拉力支座。

    梁体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25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57992.8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梁体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包括型钢支撑架,所述型钢支撑架两端侧部开设有通孔;对拉螺杆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型钢支撑架内侧,通过所述对拉螺杆将两个所述型钢支撑架相连接,形成环绕在梁体外周且闭合的梁体支撑单元;多组所述梁体支撑单元沿梁体长度方向设置;位于首未两组所述梁体支撑单元具有起吊侧耳,所述起吊侧耳与型钢支撑架的外侧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梁翻转装置各部件不可拆卸,需要将轨道梁预先吊移至翻转架中放置固定,灵活性不够,其试验场地受翻转装置地点而限制,不能根据轨道梁实际所处现场而进行翻转试验操作的问题。

    一种轨道梁接缝板座体模块及轨道梁接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67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811332559.9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梁耦合式接缝板座体模块,轨道梁耦合式接缝板座体模块包括与梁体棱边锚固的行走面基座板座,还包括轨道梁接缝板,轨道梁接缝板与行走面基座板座安装固定。轨道梁接缝板包括指形面板,指形面板设置有齿形悬臂端,每个齿形悬臂端的底部均设置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支撑于垂直过渡连接面的端面。支撑板分别与齿形悬臂端及轨道梁体的侧端面支撑连接,从而改善原齿形悬臂端的受力情况,将其表面所承受的多种应力更好的向底部的轨道梁传递,增加了齿形悬臂端的抗拉压性能,在相同受力情况下,可以缩短齿形悬臂端的长度,及其他对应的各个结构尺寸。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轨道梁接缝装置。

    一种跨座式单轨PC梁柱面抗拉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4635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48603.2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PC梁柱面抗拉支座,包括:上摆总成,上摆总成埋设在PC梁的下端面上,上摆总成上设置有抗拉耳板;锚固总成:锚固总成埋设在桥墩盖梁上,锚固总成上设置有限位箱体,限位箱体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箱体对称设置在锚固总成上;承压总成:承压总成设置在锚固总成上,承压总成设置在两个限位箱体之间;限位总成:每个限位箱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总成,限位总成上设置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的一端抵接在上摆总成上;滑动总成:滑动总成包括辊轴和辊轴套筒,辊轴分别与上摆总成和承压总成转动连接,滑动总成用于连接上摆总成、承压总成和锚固总成。该支座的焊接件更少工作量更少施工更简单,且更便于维护安装。

    一种轻型化预制道床及其施工简易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4561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80618.X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化预制道床,包括预制纵向轨枕,预制纵向轨枕为两个,且两个预制纵向轨枕呈纵向对称分布,预制纵向轨枕的顶部设有承轨台,承轨台上通过扣件安装有钢轨,其特征在于:两个预制纵向轨枕的两端及中部均通过横向连接梁连接,横向连接梁内设置有横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预制纵向轨枕连接,还公开了一种轻型化预制道床的施工简易支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轻型化预制道床施工方便、无需使用支撑大架,只需使用简易的支架就可完成使用,而且该简易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使用也即为便捷,能够轻易的实现预制纵向轨枕的高度调节。

    双肢薄壁Y形墩
    27.
    发明公开
    双肢薄壁Y形墩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4558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02572.3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肢薄壁Y形柱,双肢薄壁Y形墩,包括承台基座和弧形柱,弧形柱成对设置在承台基座上,且两弧形柱构成中间空心的双腿Y形墩柱,弧形柱的顶部安装有柱帽,两柱帽之间通过横向连系梁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其拆分成两个柱帽和两个弧形柱,并在工厂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预制加工完成,弧形柱可采用仰卧式预制,便于制造、储存和运输,安装前可在工厂内拼装成整体双肢薄壁Y形墩。上述拆分预制,拼装成空心构件,既保证其结构强度,又节约30%~40%的原材料。现场安装时,采用机械化吊装,其现场作业少于3天,较原有现浇墩柱而言,大幅的缩短了现场作业时间,从而减少了道路通行和城市环境影响的时间。

    上承式纵向分块预制箱梁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28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202585.0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上承式纵向分块预制箱梁,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为相向设置,Z形纵梁A、Z形纵梁B的底部通过底板湿接缝连接,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的两端头通过端横梁连接,叠合板相互拼装在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上部的台阶上,顶板后浇层浇筑在Z形纵梁A、Z形纵梁B和叠合板所形成的上部空腔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箱梁沿纵向分成若干自重较轻、跨度较大的纵梁和若干叠合板,可采用常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克服了市政工程中,高架桥梁通常间断布置,难以采用大型专用架桥设备连续作业,而无法推行预制拼装工艺的难题,同时避免传统现浇工艺中满堂支架现场长期施工作业对市政道路通行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滑移式抗拉支座及轨道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941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101759.3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滑移式抗拉支座,包括:滑移组件,包括上摆连接板及传导轴,上摆连接板两侧设置有连接耳;抗拉组件,包括承拉耳结构及连接于承拉耳结构之间的辊轴,与滑移组件铰接;线调组件,包括滑移座,滑移座承受滑移组件的上摆连接板传递的压力,提供滑移组件的纵向滑移量;锚固承载组件,包括支承块结构,其底部与桥墩锚固,上方承载线调组件,并与抗拉组件的辊轴限位配合。这种支座设计简化了现有的支座结构设计,令其结构紧凑各个构件之间连接牢固,适应梁体自身力学特性的同时,并能够避免传导结构承受各方向复杂应力的情况,以此降低构件加工的力学性能及精度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轨式轨道装置。

    中承式纵向分块预制箱梁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72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202591.6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承式纵向分块预制箱梁,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为相向设置,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的两端设置有沉降台阶,且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的两端通过端横梁连接,位于两端横梁之间的Z形纵梁A、Z形纵梁B的底部通过底板湿接缝连接,叠合板相互拼装在Z形纵梁A和Z形纵梁B上部的台阶上,顶板后浇层浇筑在Z形纵梁A、Z形纵梁B和叠合板所形成上部空腔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工厂批量预制,少部分作业现场制作,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更降低了对市政道路通行干扰和城市环境粉尘及噪声污染的影响,且该工艺对运输安装设备要求较低,对场地条件及线路条件也较低,故可灵活应用于城市高架区间结构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