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987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21583.5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快速批量扫描与校正方法,任意选取同批次待检测零件中的一件进行CT侦测扫描与校正,获取侦测数据及相应方法;设置侦测数据中需要定时更新的数据的更新周期并设定标志位;判断是否已完成该批次其余零件的扫描与校正,未完成则判断当前侦测数据是否需要更新,需要则更新数据,不需要则采用当前的侦测数据及相应方法对该批次下一个零件进行扫描与校正并对该零件进行CT重建,完成后转回判断是否完成扫描。本发明在使其余零件达到与侦测伪影校正基本相同的校正效果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扫描与校正所需的时间,从而实现了节约机时消耗和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41688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32459.9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硬化曲线的CT射束硬化校正方法,获取CT系统对被检测物体扫描的硬化数据,建立拟合坐标系,选择不含常数项的多项式f(x)对该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射束硬化曲线;求f(x)=0、f′(x)=0和f″(x)=0的实数解;将多项式的拟合区间L均分,分别对区间(0,L/3)和(2L/3,L)中的多项式曲线进行振荡性判断,若有振荡,将其振荡部分替换成幂函数曲线;若无振荡,满足要求;确定过原点的校正直线斜率;对各幅多色投影图像的每个像素,将其灰度代入硬化曲线方程计算得到对应的穿越长度;将该穿越长度代入校正直线方程计算,得到该像素射束硬化校正后的近似单色投影灰度。本发明增强了硬化曲线的稳定性,方法简单,便于实现,可有效提高射束硬化校正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2303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50378.4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3C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叶片缘头曲面的径向铣削方法,首先对待加工的薄壁叶片进行三维建模,并对薄壁叶片三维模型加工坐标系进行调整,分别提取出叶盆曲面、叶背曲面、前缘曲面和后缘曲面,并划分叶身曲面上有效的加工区域,分别对叶盆曲面和叶背曲面进行切触点轨迹设计,得到覆盖整个加工区域的切触点轨迹线,在叶片的前后缘处构造连接叶盆刀位点轨迹线和叶背刀位点轨迹线的非均匀B样条曲线,计算出相应的刀轴矢量与刀位点。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只有叶盆和叶背曲面参与切削,前后缘曲面单独处理,避免了由于前后缘处刀位点密集、刀轴矢量变化剧烈而导致的过切,加工精度由现有技术的0.24~0.60mm提高到0.05~0.10mm,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571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17795.1
申请日:2008-03-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3C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曲面岛屿五轴螺旋加工方法,首先将叶片实体模型数据输入计算机,提取与岛屿底面相连的曲面,并重新进行参数化,在岛屿底面上选择清根刀心轨迹的四个搜索初始点,使得岛屿实体位于四个初始点围成的四边形内部,从物理空间初始点出发,依次在参数域内搜索,生成多曲面岛屿清根刀心轨迹线,根据多曲面岛屿实体结构,按照层距构造自底向上的环绕实体模型的球头刀刀心螺旋线,生成具体刀位轨迹,统一清根加工和岛屿实体螺旋加工的刀位轨迹并进行后置处理,在五轴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由于采用自底向上螺旋加工刀具轨迹设计方法,刀具轨迹连续,加工精度由现有技术的0.15~0.24mm提高到0.05~0.08mm。
-
公开(公告)号:CN199465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05344.4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摩擦焊机摩擦压力加载机构,包括振动夹具(2)、振动油缸(3)和联动装置(13),其特点是所述的联动装置,其中一个固连于振动油缸(3)和振动夹具(2)之间,在振动夹具(2)与线性摩擦焊机床身(14)之间,固连有2~4个联动装置。所述的联动装置包括连杆臂(20)、芯轴(21)、轴承(22)和连杆座(23),轴承(22)的外圈固定在连杆座(23)上,芯轴(21)穿过轴承(22)与连杆臂(20)固定,连杆臂(20)通过轴承(22)绕连杆座(23)的芯轴(21)转动。由于加装了铰链式联动装置,使得线性摩擦焊机摩擦压力加载过程中产生脉动,在焊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驱动力大大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202070986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119376.6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相试样研磨抛光机,在机体上设有上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中部设有研磨抛光底板并环绕有排水槽,两端有砂带驱动轴和砂带传动轴,压板对应安装在研磨抛光底板上部,压板上设置有螺杆,螺杆两端安装有旋转压盘和试样夹具盘,上支撑板的下部调整槽内安装砂带调整轴,下支撑板上设置有水箱和电机,通过水泵向研磨抛光底板供水,电机带动砂带驱动轴,砂带张紧在砂带驱动轴、砂带传动轴、砂带支撑轴和砂带调整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试样制作效率高、能有效保证金相试样的制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1434670Y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20033739.7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B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束CT系统快速定位方法专用测具,其特点是包括圆杆和底座,圆杆和底座连为一体,在圆杆上开有退刀槽。所述的退刀槽深2~3mm,且分别位于平板探测器成像窗口中心上下两侧。由于圆杆和圆盘底座连为一体,结构简单;采用专用测具进行扫描,操作方法简单;可同时测出锥束CT系统的5个主要定位参数Dso、Dsd、x、y和γ。测量精度可达到亚象素级;整个定位过程由现有技术的数小时降到数分钟。
-
公开(公告)号:CN202221347U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20337118.5
申请日:2011-09-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加热温度标定装置,管式电炉上设有变压器、加热控制开关、电源开关和温度控制器,外界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变压器为硅钼棒加热体供电,加热控制开关与变压器相连,管式电炉上设有加热室和炉管,加热室周围设有耐火及保温材料,内部安有硅钼棒加热体,炉管中段位于加热室内,两端设有隔温塞子,标准热电偶的测温端伸入到炉管中部恒温区,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相连,待标定电偶丝的两种金属材料焊接端穿过炉管另一端伸入炉管中部恒温区,另一端的两种金属材料分别通入冰瓶,并分别引出与电位差计的接线端子相连。本实用新型加热速度快,温度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保证对待标定电偶丝温度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129661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164640.8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3Q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长轴类零件铣削专用夹具,三爪卡盘固连在夹具底座上表面,并与轴承的内圈固连,轴承外圈与支撑臂固连,支撑臂底部可绕轴承旋转,并在夹具底座上表面以三爪卡盘为圆心的圆形滑槽中滑动支撑,支撑臂上带有把手、手柄箱、手轮手柄和尾座,手柄箱连接手轮手柄与尾座,手轮手柄控制尾座沿支撑臂做纵向移动,尾座上连接有顶尖座,顶尖座与顶尖锁紧手柄连接,顶尖固定在顶尖座上,配合零件端面上的锥形孔实现装夹,顶尖锁紧手柄微调顶尖沿支撑臂的纵向位移并锁紧顶尖位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缓加工变形,防止支撑臂转动而导致与铣刀干涉情况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细长轴类零件铣削的加工精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