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体模型演示的全方位展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792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50306.5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模型演示的全方位展示装置,属于立体模型展示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实现位于载物台上的模型全方位拍摄,能够较为简单地展示模型各个视角。本发明包括载物台、剪叉式升降架、锁定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的载物台具有台面板上设置的定心轮与轴向定位装置和下方设置皮带轮电机,由电机驱动透明圆盘旋转。所述摄像升降机构包括旋转支杆、蔡氏直线运动机构、摄像机夹具和摄像机。该种模型展示装置可以全方位拍摄位于载物台上的模型,能够较为简单地实现各个视角之间的转换;并能通过摄像设备实时将图像传输至常用电子设备或投影至大屏幕,方便观察。主要用于立体模型的全方位演示。

    一种欠驱动自适应机械手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9396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353099.3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欠驱动自适应机械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对所抓物体的形状、大小自适应问题。基座由掌板1和四个固定支座2组成,掌板1的形心位置垂直设有支臂3,掌板3两端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固定支座2,滑块4通过圆柱副与支臂3连接;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杆一5通过铰链与滑块4连接、传动杆二6通过铰链与传动杆一5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杆二6为短直杆,传动杆三7为不等边直角杆,第三传动机构的传动杆四8为不等边直角杆,其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一指段10和第二指段11连接,直角部通过铰链与传动杆7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传动杆五9连接;传动杆五9两端分别与传动杆四8和第三指段12连接,主要用于机器人。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制图架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60707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81602.7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制图架,属于绘图设备技术领域。该制图架的结构解决了固定式制图桌不能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位于底座和中间连接架之间的剪式升降架的下固定支点与底座固定,上固定支点与中间连接架固定,下自由支点设有滑块,该滑块穿过底座的导槽与快拆铰接,上自由支点设有滑块,该滑块与中间连接架的导槽配合;中间连接架设有带导槽的纵向杆;支杆的自由支点设有滑块,该滑块穿过纵向杆的导槽与快拆铰接,支杆的固定支点与纵向导筒组横梁上设置的支点铰接;横向导筒组的两个下支点与中间连接架铰接,横向导筒组与纵向导筒组相互固定;横向拉杆位于横向导筒组之内,纵向拉杆位于纵向导筒组之内。主要用于制图作业。

    一种夹持式中央后视镜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10369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420076.0

    申请日:2013-07-13

    Abstract: 一种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包括镜片(6)、镜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壳(5)的背面中上部连接有横向的转轴(4),所述转轴(4)套合在套筒(3)内,套筒(3)的背面连接有固定夹(1),固定夹(1)夹在中央后视镜的吊杆上;所述镜片(6)的长度为35-50cm。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或倒车等需要观测车后方及车体侧后方时,可将该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夹持于已有的中央后视镜的吊杆上,扩大驾驶员的车后视野范围,消除视野盲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种多接口防尘盒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5076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690023.5

    申请日:2014-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接口防尘盒,属于塑料热加工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多个接口集成密封和防尘问题。盒体为扁桶状整体结构,长轴方向的壁板内侧设有电路板卡槽,短轴方向的壁板内侧加强筋,上部壁板两加强筋之间为薄壁结构,薄壁结构部分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面板正面分别设有毫米波雷达数据输入接口、摄像头数据输入接口、超声波声呐数据输入接口,USB接口、红外夜视仪数据输入接口、导航仪数据输入接口、数据输出接口、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好、防尘、防潮的功能,同时还减少了数据输出接口,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主要用于车辆加装设备的电路板密封防尘。

    一种全方位模型展示台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70884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80280.4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方位模型展示台,属于立体模型展示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实现位于载物台上的模型全方位拍摄,能够较为简单地展示模型各个视角。本实用新型包括载物台、剪叉式升降架、锁定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的载物台具有台面板上设置的定心轮与轴向定位装置和下方设置皮带轮电机,由电机驱动透明圆盘旋转。所述摄像升降机构包括旋转支杆、蔡氏直线运动机构、摄像机夹具和摄像机。该种模型展示装置可以全方位拍摄位于载物台上的模型,能够较为简单地实现各个视角之间的转换;并能通过摄像设备实时将图像传输至常用电子设备或投影至大屏幕,方便观察。主要用于立体模型的全方位演示。

    一种自适应机械手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93898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07485.1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机械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对所抓物体的形状、大小自适应问题。基座由掌板1和四个固定支座2组成,掌板1的形心位置垂直设有支臂3,掌板3两端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固定支座2,滑块4通过圆柱副与支臂3连接;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杆一5通过铰链与滑块4连接、传动杆二6通过铰链与传动杆一5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杆二6为短直杆,传动杆三7为不等边直角杆,第三传动机构的传动杆四8为不等边直角杆,其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一指段10和第二指段11连接,直角部通过铰链与传动杆7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传动杆五9连接;传动杆五9两端分别与传动杆四8和第三指段12连接,主要用于机器人。

    一种汽车会车照明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81391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20016759.4

    申请日:2014-01-10

    Abstract: 一种汽车会车照明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后视镜(9)、与车载电脑(2)相连的远光灯控制开关(10)和灯光控制器(6),灯光控制器(6)与远光灯(1)、和近光灯(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后视镜(9)背部开有光敏器件安装孔(9a),光敏器件安装孔(9a)内安装有凸透镜(8)和光敏电阻(4),且光敏电阻(4)位于凸透镜(8)的焦点处,光敏电阻(4)还与车载电脑(2)电连接。该装置可在会车时自动关闭远光灯、开启近光灯,避免会车时远光灯对对方司机眼睛的干扰,提高会车的安全。

    一种卡合式内后视镜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31954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417703.5

    申请日:2013-07-13

    Abstract: 一种卡合式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的外壳、外壳上嵌合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的外壳背部的左侧的上部铰接左扣爪上臂,左调整丝杆穿过左扣爪下臂与左扣爪上臂下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左扣爪下臂的下端内折形成左横撑;所述的外壳背部的右侧的上部铰接右扣爪上臂,右调整丝杆穿过右扣爪下臂与右扣爪上臂下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右扣爪下臂的下端内折形成右横撑;所述镜片的长度为35-50cm。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或倒车等需要观测车后方及车体侧后方时,可将该卡合式内后视镜卡合于已有的内后视镜上,扩大驾驶员的车后视野范围,消除视野盲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种板面可伸缩便携式制图架

    公开(公告)号:CN204120496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394780.8

    申请日:2014-0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面可伸缩便携式制图架,属于绘图设备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普通桌面使用制图板的问题,升降机构位于底板和中间连接盘之间,中间连接盘与底面旋转环的相对面均设有四个均布的定位孔,带有球铰的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定位孔内,折叠架的上支点与中间连接盘下方铰接,下支点与底面圆盘铰接;中间连接盘的一侧设有连接架,中间设有锯齿定位槽,支架的一端与下圆盘的底面铰接,另一端与锯齿定位槽配合;下圆盘的周边设有四根导轨,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一端与上转盘铰接,另一端与导轨上的滑块铰接,支撑面板固定在滑块上;横梁的中部与连接架铰接,靠近横梁的两根导轨的自由端分别穿过横梁的两端。主要用于绘图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