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75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55399.3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植物与AM真菌共生的双向培养盒,是在储液池内盛有营养液,其上连接支板,支板上铺放吸液纸与菌丝滤膜,吸液纸两端浸入营养液内,支板上部设植物生长室,两侧分别设置菌根室与换液口,植物生长室内放置培养基质并与菌根室底部相通、其顶端分别用透气封口膜密封。本发明可使营养液自动进入菌根室和植物生长室,使植物根系沿菌丝滤膜生长,待根系进入菌根室后将AM真菌孢子接种于根系表面,即可实现在透明直观条件下观察AM真菌菌丝特性及与宿主植物根系共生结构的形成过程,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及AM真菌生理生化特性。本发明实现了对AM真菌和整株植物的双重培养,为研究AM真菌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对植物的作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66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94350.3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其技术方案是:在盛有营养液的储液池上放置外盆,外盆下部放置储液基质,吸液绳一端置于储液基质内,另一端置于营养液中,在储液基质上放置根系阻隔网,内盆压紧放置在外盆内的根系阻隔网上,内盆内放置培养基质。本发明利用吸液绳使营养液自动进入储液基质内。实现了对植物营养液的自动供给,并使根系长期处于通气状态,利于植物多发新根和分枝,使植物生长茂盛;利用双盆叠加固定根系阻隔网,有效地防止了植物根系沿吸液绳生长并进入储液池。在移栽植物苗木时可将外盆取下,从内盆底部向上推,从而轻松地将植物苗木取出,而且不会伤及植物根部,提高了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94327.4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其技术方案是:槽型刀体的一端为斜面,左侧斜面上开有左斜面刀刃,右侧斜面上开有右斜面刀刃并标有右斜面标尺,底面上开有底面刀刃并标有底面标尺,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分别为一组刻度线,槽型刀体另一端底面设有操作手柄。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在培养基上开槽,尤其是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可实现对开槽深度的准确控制。解决了常规开槽工具操作繁琐、易污染培养基且不能控制开槽深度的难题,具有造价低、制作及操作简单、便于灭菌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08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232248.5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自然环境中经过定向诱导培育驯化筛选分离得到白地霉T3d329TF(Galactomyces geotrichum T3d329TF),于2008年10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8167。该菌株具有降解正己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产生多种香气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3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04336.0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利用TTC还原反应检测细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是通过抗生素溶液配制;制备抗生素浓度呈梯度变化的96孔板;菌悬液制备;恒温培养;结果判读,培养基发生呈色反应后为红色,表示供试菌可耐受该浓度水平的抗生素,继而灵敏、准确的判断药敏性检测结果,得到最小抑菌浓度值,避免操作人员视觉判断的错误,以及仪器读取板孔中培养物的光密度值时培养基本身浊度而产生的误差。继而结合CLSI的鉴定标准,判读供试菌对各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为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提供指导依据,为新药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提供准确的评价结果,更好的监测细菌耐药性,掌握耐药菌的流行趋势,保障食品与公共卫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180050.2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牛羊乳清粉混掺定性半定量检测鉴定方法,该方法不仅有效、还可以定性以及半定量分析鉴别出牛、羊乳清粉混掺,操作简单、发明可行性高,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具体所述方法包括:牛羊乳清粉样品前处理、BCA法测定样品原液蛋白含量、Native-PAGE、盲检验证步骤。其中盲态检测正确率为100%,混掺比例亦可进行量化评判,该法可用于生产中牛羊乳清粉纯度质量评定,即可进行混掺样品的定性半定量初步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08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232248.5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自然环境中经过定向诱导培育驯化筛选分离得到白地霉T3d329TF(Galactomyces geotrichum T3d329TF),于2008年10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8167。该菌株具有降解正己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产生多种香气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53729.2
申请日:2019-03-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DNA模板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培养的菌株置于加入无菌去离子水的PCR管中形成混合菌液,将混合菌液置于PCR仪中高温裂解,后降温冷却;然后在离心机上经12000-15000rpm离心,吸取上清液,弃除沉淀物,即获得高纯度DNA模板;依据需求将获得的高纯度DNA模板直接或经稀释后加入PCR体系进行PCR扩增。本发明降低了对后续扩增体系、特别是D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菌体高温裂解后再将裂解物冷却,可以使DNA重新快速形成螺旋,获得的DNA模板纯度高、数量多,DNA模板约占混合菌液量的67%-72%,对后续PCR扩增过程中DNA聚合酶的影响较小,极大的提高了扩增效率,减少了非特异性扩增,制备的DNA模板稳定,克服了现有DNA模板制备方法存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7121.8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几何形状的微生物固体菌剂,是经优选的菌种通过肉汤培养基扩大培养,离心获得菌泥,向菌泥中加入保护剂后振荡重悬,再对其冷冻后加入辅料,磨具成型获得具有一定立体几何形状的微生物固体菌剂。经压制成型后的菌种更加致密,单位体积或重量的菌剂中活细胞数量更多,细胞分散更均匀,剂量更准确,可极大提高实验成功的几率,实现固体菌剂分粒包装而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用作标准菌种和质量控制样品时获取更为便捷,在生产、贮藏、分发和运输过程中稳定性高,细胞不易死亡或退化,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59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82388.1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2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新鲜牛羊乳混掺定性检测鉴定方法,该方法不仅有效、还可以现场进行定性分析鉴别出新鲜牛、羊乳的混掺,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浓盐酸和间苯二酚的反应可以使乳中的酪蛋白变性沉淀的具体现象不同以此达到鉴别的目的。具体所述方法包括:牛羊乳鉴定试剂的配制、样品检验鉴别、混掺结果观察鉴定。该发明方法可现场、短时获知牛羊乳混掺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