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富集筛选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5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37340.2

    申请日:2018-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3/00 C12M23/34

    Abstract: 本发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富集筛选装置,是在箱体内分别设置滤布,使箱体形成主培养容器、主富集容器、主富集容器与副培养容器,在主培养容器与副培养容器底部分别开有排水孔。在主培养容器中填充培养基质,将无菌的宿主植株种植在培养基质中;在主富集容器与副培养容器中填充无菌基质并种植宿主植株;在副富集容器中填充无菌河沙并施加含有逆境因子的营养液,收集培养基质并通过湿筛倾析法得到大量具有抗逆特性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本发明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培养方式在一般的实验室均可达到,与毛状根繁殖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方法相比,该装置及方法不必考虑孢子污染的问题,操作使用简单,且装置可重复利用,可行性高。

    用于观察植物根系真菌的快速透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233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19663.9

    申请日:2014-12-01

    Inventor: 唐明 李朕 吴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植物根系真菌的快速透明方法,是按质量份组分配制成混合溶液,然后加水定容,最后与浓度为4~8%的NaClO溶液按照体积/体积比为19:1混合成透明溶液;采集新鲜植物根样,流水冲洗干净剪成根段并浸入透明溶液中,在温度10~25℃浸泡5~10分钟;冲洗至无透明溶液残留,植物根系透明完成;对透明后植物根系进行真菌定殖显微观察。本发明所采用透明溶液极好的保护了植物根系细胞,避免了对植物根系造成的细胞损伤,更有利于对植物根系及内生真菌进行观察,减少了传统透明方法繁琐的操作过程及大量的等待时间,集合了快速、方便、保护根系细胞等优点,极大的提高了植物根系的透明效率以及对植物根系的观察效果。

    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8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494327.4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其技术方案是:槽型刀体的一端为斜面,左侧斜面上开有左斜面刀刃,右侧斜面上开有右斜面刀刃并标有右斜面标尺,底面上开有底面刀刃并标有底面标尺,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分别为一组刻度线,槽型刀体另一端底面设有操作手柄。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在培养基上开槽,尤其是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可实现对开槽深度的准确控制。解决了常规开槽工具操作繁琐、易污染培养基且不能控制开槽深度的难题,具有造价低、制作及操作简单、便于灭菌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一种植物与AM真菌共生的双向培养盒

    公开(公告)号:CN103875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55399.3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一种植物与AM真菌共生的双向培养盒,是在储液池内盛有营养液,其上连接支板,支板上铺放吸液纸与菌丝滤膜,吸液纸两端浸入营养液内,支板上部设植物生长室,两侧分别设置菌根室与换液口,植物生长室内放置培养基质并与菌根室底部相通、其顶端分别用透气封口膜密封。本发明可使营养液自动进入菌根室和植物生长室,使植物根系沿菌丝滤膜生长,待根系进入菌根室后将AM真菌孢子接种于根系表面,即可实现在透明直观条件下观察AM真菌菌丝特性及与宿主植物根系共生结构的形成过程,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及AM真菌生理生化特性。本发明实现了对AM真菌和整株植物的双重培养,为研究AM真菌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对植物的作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

    公开(公告)号:CN10354866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94350.3

    申请日:2013-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其技术方案是:在盛有营养液的储液池上放置外盆,外盆下部放置储液基质,吸液绳一端置于储液基质内,另一端置于营养液中,在储液基质上放置根系阻隔网,内盆压紧放置在外盆内的根系阻隔网上,内盆内放置培养基质。本发明利用吸液绳使营养液自动进入储液基质内。实现了对植物营养液的自动供给,并使根系长期处于通气状态,利于植物多发新根和分枝,使植物生长茂盛;利用双盆叠加固定根系阻隔网,有效地防止了植物根系沿吸液绳生长并进入储液池。在移栽植物苗木时可将外盆取下,从内盆底部向上推,从而轻松地将植物苗木取出,而且不会伤及植物根部,提高了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94327.4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其技术方案是:槽型刀体的一端为斜面,左侧斜面上开有左斜面刀刃,右侧斜面上开有右斜面刀刃并标有右斜面标尺,底面上开有底面刀刃并标有底面标尺,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分别为一组刻度线,槽型刀体另一端底面设有操作手柄。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在培养基上开槽,尤其是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可实现对开槽深度的准确控制。解决了常规开槽工具操作繁琐、易污染培养基且不能控制开槽深度的难题,具有造价低、制作及操作简单、便于灭菌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AMF群落多样性巢式PCR-DGGE检测中DNAMarker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637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617030.9

    申请日:2010-12-30

    Inventor: 唐明 张海涵 陈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MF群落多样性巢式PCR-DGGE检测中DNA Marker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提取土壤DNA,DGGE分析,克隆转化,验证条带在DGGE胶片上的位置,制作AMF群落多样性巢式PCR-DGGE Marker,使用NS31-GC和GloI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合序列分析结果并命名使用。本发明在AMF群落结构的Nested PCR-DGGE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缩短实验时间,尤其适用实验样品量大的实验过程。依照本发明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研究AMF群落的DNA Marker,使得巢式PCR-DGGE技术在AMF分子群落研究中更加适用、快捷、准确。

    真菌单个孢子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0432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617115.7

    申请日:2010-12-30

    Inventor: 唐明 孙学广 陈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真菌单个孢子的分离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玻璃毛细管从尖端插入巴斯德吸管中,用Parafilm封口膜将巴斯德吸管尖端管口处封闭,用解剖针挑取待分离的真菌材料,将毛细管管口中心正对并接近孢子,转移孢子至培养基上方,真孢分离完成,培养基选用PDA培养基或SDA培养基或MEA培养基。本发明通过将巴斯德吸管和不同规格的玻璃毛细管相结合来实现对各种真菌孢子的吸取和转移操作。具有造价低、制作及操作简单,便于拆卸灭菌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同时弥补了目前各种方法均不适合从液体环境中分离真菌孢子的缺陷。

    一种可防止盆栽土壤板结的分层浇水滴头

    公开(公告)号:CN10304193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011548.1

    申请日:2013-01-14

    Inventor: 唐明 胡文涛 陈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盆栽土壤板结的分层浇水滴头,其方案是:在空心圆柱形外管上部设有外管把手,下端为外管锥头,外管自上而下依次开有上水孔、中水孔与下水孔,空心圆柱形内管上部设有内管把手,内管自上而下依次开有上水孔、中水孔与下水孔,内管嵌套入外管内,其内管各水孔分别与外管各水孔在水平位置相对应,保证在插入土壤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各水孔堵塞,从而保证了浇水畅通;同时可使上部与下部获得适量的水分,保证土壤的透气性良好不板结,中部获得充足的水分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种分层浇水的效果有利于植物根系全面发展。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奇特,是一种理想的盆栽浇水滴头。

    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

    公开(公告)号:CN1035486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494350.3

    申请日:2013-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其技术方案是:在盛有营养液的储液池上放置外盆,外盆下部放置储液基质,吸液绳一端置于储液基质内,另一端置于营养液中,在储液基质上放置根系阻隔网,内盆压紧放置在外盆内的根系阻隔网上,内盆内放置培养基质。本发明利用吸液绳使营养液自动进入储液基质内。实现了对植物营养液的自动供给,并使根系长期处于通气状态,利于植物多发新根和分枝,使植物生长茂盛;利用双盆叠加固定根系阻隔网,有效地防止了植物根系沿吸液绳生长并进入储液池。在移栽植物苗木时可将外盆取下,从内盆底部向上推,从而轻松地将植物苗木取出,而且不会伤及植物根部,提高了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