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恒湿自动补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50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15325.6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7/003 A01G27/005 A01G27/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恒湿自动补水装置,其中心轴穿过支撑杆与平衡臂使其形成铰连,平衡臂通过连接的轮轴与滚轮铰连,支撑杆上部固定斜块,水平臂两侧连接吊盆,一侧吊盆内放置标准重物,另一侧吊盆内放置土壤钵,输水管由上至下贴紧斜块置入一侧吊盆的土壤钵内。通过平衡臂、滚轮与斜块的联动作用实现了土壤钵的自动补水,使土壤钵中散失的水分可得到及时定量补充,保持土壤湿度恒定,解决了维持土壤钵湿度恒重而繁琐重复的补水工作,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准确可靠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一种无杂菌污染茯茶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701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88646.X

    申请日:2017-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0 A23F3/14 A23F3/18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杂菌污染的茯茶制作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活化培养纯种冠突散囊菌;制备茶叶水;制备茶叶粉;制备菌悬液;制备菌母茶;接种菌母茶;压制成型;发酵培养;干燥陈化。茯茶砖可呈现茶叶清香及特殊菌花香气。本发明将现有茯茶生产工艺的周期由30-35d缩短至9-10d,解决了原料茶叶中杂菌的污染问题,成品茯茶中冠突散囊菌生长旺盛,富有浓郁的茶香味,孢子数量得到极大提高,可切实有效的控制茯茶品质,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实现茯茶制作的自动控制及标准化,并且便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8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494327.4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其技术方案是:槽型刀体的一端为斜面,左侧斜面上开有左斜面刀刃,右侧斜面上开有右斜面刀刃并标有右斜面标尺,底面上开有底面刀刃并标有底面标尺,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分别为一组刻度线,槽型刀体另一端底面设有操作手柄。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在培养基上开槽,尤其是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可实现对开槽深度的准确控制。解决了常规开槽工具操作繁琐、易污染培养基且不能控制开槽深度的难题,具有造价低、制作及操作简单、便于灭菌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一种植物与AM真菌共生的双向培养盒

    公开(公告)号:CN103875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55399.3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一种植物与AM真菌共生的双向培养盒,是在储液池内盛有营养液,其上连接支板,支板上铺放吸液纸与菌丝滤膜,吸液纸两端浸入营养液内,支板上部设植物生长室,两侧分别设置菌根室与换液口,植物生长室内放置培养基质并与菌根室底部相通、其顶端分别用透气封口膜密封。本发明可使营养液自动进入菌根室和植物生长室,使植物根系沿菌丝滤膜生长,待根系进入菌根室后将AM真菌孢子接种于根系表面,即可实现在透明直观条件下观察AM真菌菌丝特性及与宿主植物根系共生结构的形成过程,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及AM真菌生理生化特性。本发明实现了对AM真菌和整株植物的双重培养,为研究AM真菌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对植物的作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

    公开(公告)号:CN10354866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94350.3

    申请日:2013-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吸液的植物育苗盆。其技术方案是:在盛有营养液的储液池上放置外盆,外盆下部放置储液基质,吸液绳一端置于储液基质内,另一端置于营养液中,在储液基质上放置根系阻隔网,内盆压紧放置在外盆内的根系阻隔网上,内盆内放置培养基质。本发明利用吸液绳使营养液自动进入储液基质内。实现了对植物营养液的自动供给,并使根系长期处于通气状态,利于植物多发新根和分枝,使植物生长茂盛;利用双盆叠加固定根系阻隔网,有效地防止了植物根系沿吸液绳生长并进入储液池。在移栽植物苗木时可将外盆取下,从内盆底部向上推,从而轻松地将植物苗木取出,而且不会伤及植物根部,提高了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94327.4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基专用开槽铲。其技术方案是:槽型刀体的一端为斜面,左侧斜面上开有左斜面刀刃,右侧斜面上开有右斜面刀刃并标有右斜面标尺,底面上开有底面刀刃并标有底面标尺,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分别为一组刻度线,槽型刀体另一端底面设有操作手柄。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在培养基上开槽,尤其是右斜面标尺与底面标尺可实现对开槽深度的准确控制。解决了常规开槽工具操作繁琐、易污染培养基且不能控制开槽深度的难题,具有造价低、制作及操作简单、便于灭菌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一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40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5351.0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林木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枯草芽孢杆菌WB1发酵液90~110份,填料42~48份,助剂28~32份。本发明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WB1可湿性粉剂活菌数高,悬浮性、分散性和湿润性好,可常温下长期贮藏、运输和林间大面积喷施,具有广谱抑菌性,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立体几何形状的微生物固体菌剂

    公开(公告)号:CN109182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7121.8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几何形状的微生物固体菌剂,是经优选的菌种通过肉汤培养基扩大培养,离心获得菌泥,向菌泥中加入保护剂后振荡重悬,再对其冷冻后加入辅料,磨具成型获得具有一定立体几何形状的微生物固体菌剂。经压制成型后的菌种更加致密,单位体积或重量的菌剂中活细胞数量更多,细胞分散更均匀,剂量更准确,可极大提高实验成功的几率,实现固体菌剂分粒包装而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用作标准菌种和质量控制样品时获取更为便捷,在生产、贮藏、分发和运输过程中稳定性高,细胞不易死亡或退化,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经济产业价值。

    一种防泄漏按压式储存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9498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24253.7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泄漏按压式储存瓶,是盖体与瓶体口连接,按压头连接压流管穿过盖体进入瓶体内,吸流管与压流管套连并抵瓶体底部,按压头一侧设有溢流管与压流管相通,溢流管下面设有凹槽及凹槽卡扣,溢流管一侧的按压头相交处设有铰轴并铰连限位杆,限位杆两侧均有突出的把手,在盖体与限位杆垂直对应处设有盖体卡扣。本发明可防止按压式储存瓶在误压的状态下发生泄漏,实现快速固定和解除固定使用而且外表不受影响,不借助外物,方便美观易携带,克服了目前各类储存瓶所存在的缺陷,具有做法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